阅读历史 |

重生从小钱挣起 第543节(2 / 2)

加入书签

“办法...有!”

“说~!”

陈理看向邓为民,他之所以挖邓为民过来...就是因为对方在啤酒行业待了那么多年。

这种专业性的问题,自然还是要邓为民来解决。

“根据我们神农啤酒的现状,我认为当前我们想要解决目前的困境,最好的办法是...”

“拿奖!”

邓为民说的是拿奖,而不是参赛!

啤酒做为一种消费品...那也是有各种各样的比赛评选的。

比如国内的琴岛啤酒,就在国际上拿过非常多的奖项。

而在国内就更不用说了,打从新华夏出现,琴岛啤酒在国内各大比赛的评选中...就一直是金奖,从无例外。

当然~琴岛啤酒做为国内啤酒行业的no1,获奖自然是没什么意外的。

可如果换成神农啤酒...那就不一样了。

神农啤酒根本没有任何名气,别说参赛拿奖了,估计连参赛名额都拿不到。

而且邓为民直接说的是“拿奖”,而不是参赛,就知道参赛与否并没有什么意义,拿到金奖才是最终目标。

说白了~邓为民的目的就是要......

名气!

第446章 卢卡斯的歉意

名气~或者说是口碑,这玩意如果是在过去,那是需要一点一滴慢慢积累的。

尤其是在信息化不算发达的过去,名气和口碑的积累往往需要长达几十甚至上百年。

不过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化时代的来临,这个过程被无限制的缩小了。

其中...国内最为有名的例子大概就是央视的“标王”了。

大把的真金白银投下去,名气直接就会在当年达到一个顶峰。

但是...非常可悲的是,在那些获得标王的企业当中,最后真正能做起来的企业...寥寥无几。

有人说央视的标王有毒,可实际上...这些企业在获得标王之后,的确获得相当大的宣传效果。

说句实话~如果二十年后,有企业能花同样的钱或者二十年前的那种宣传效果,估计脸都要笑烂。

可这一前一后...就是二十年啊!

97年~央视的标王中标企业,花费的资金为3.2亿。

98年~央视的标王中标企业,花费的资金为2.1亿。

今年~也就是99年,新一届的标王中标企业,花费的资金为1.59亿。

虽然看起来,这中标的资金似乎是在逐年下降,可实际上...哪怕是今年的1.59亿,这个中标价格也是超级离谱的。

很多中标的企业,本身其实的生产价值根本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这种标王式的宣传...更多的像是一种赌博。

这其中~有赌赢了的,但是绝大多数都因为自身的问题最终输的一败涂地。

所以前世的互联网上,总有人说央视的标王有毒,因为很多企业在拿到标王之后没几年...不是破产就是倒闭重组。

可实际上呢?这些企业在获得当年央视标王之后,其本身获得的宣传效果,简直就是爆炸。

一些原本的小企业,在拿到标王之后,直接摇身一变成为了全国知名品牌,销售额更是几倍几十倍的增加。

如果把这个锅甩到央视身上,那绝对是冤枉央视了。

毕竟愿意真金白银拿出来的人,是企业本身的管理者,可不是央视拿刀逼着谁交钱的。

而且央视标王的宣传效果也的确很好,否则也不会有那么多人去追捧所谓的标王。

但也是因为太多的人知道这个宣传的效果,所以让原本的宣传,却被一些人当成了一场“赌博”。

虽然一开始可能尝到了甜头,但如果不好好做产品,只想靠宣传,最后的下场自然不会太好。

但同样的~在如今的这个信息化时代,如果一味的单纯只想着靠产品的质量慢慢积累口碑...这样做不是不行,只是这样做一来发展缓慢,二来...很容易被竞争对手挤兑死。

这年头,可不是说你自己个好好做生意就能一直做下去的。

有时候你不招惹别人,别人也会过来找你的麻烦。

闷头做生意那一套...在如今这个时代,不是说不行,只能说很难。

尤其啤酒行业,利润其实真没想象中的那么大,除非...品牌价值高。

而且最过分的是,神农啤酒的成本摆在那里,售价根本不可能太低,所以如果不提高品牌名气和价值...单纯想靠口碑慢慢积累,真的很难!

所以邓为民说的“拿奖”,的确没什么毛病。

神农啤酒的质量还是没问题的,好歹也是后来风靡全球的啤酒品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