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重生从小钱挣起 第744节(2 / 2)

加入书签

而这时候吴女士也意识到了一个问题,此刻的港城~似乎找不到两家再次翻盘的机会了。

只有此刻正处于蓬勃发展的内地,才是吴家和郑家的未来所在。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拍卖会的第二天,吴女士便乘坐航班前往了燕京,也恰好在航班上遇到了同样返回燕京的陈理。

这一次前往燕京,吴女士除却考察了一番郑家那位小叔子之前考察的行业之外,还有一个目标就是考察内地的互联网。

这两年吴家和郑家原本在美利坚的资本市场上凭借互联网科技股大赚了一笔,也基于此对于计算机互联网有了一定的了解。

若是之前,吴女士其实多少还是有些看不上内地的互联网发展的,毕竟内地发展的时间太晚,即便到现在的成绩也只能算一般。

但是在互联网泡沫破灭之后,正因为内地互联网行业才刚刚起步,恰好躲过了这一场互联网泡沫危机带来的巨大影响。

虽说内地的互联网行业多少受到了一些波及,但也正是这场危机波及带来的影响~反而在吴女士的眼里成为了机会。

还是那句话~吴女士很看好内地的发展,当然~她也不得不看好内地的发展。

而因为看好内地的发展,所以她相信内地的互联网行业迟早也会发展壮大~达到某个高度。

只不过~互联网这边她还没有寻求到太好的机会,却先是从小叔子那边寻找到了一个腾飞的可能性。

做为曾经执掌过郑家食品公司的人,吴女士实在是太清楚高端食材所能代表的意义了。

之前她之所以能把郑家的食品公司盘活,凭借的其实只是曾经无意间结识的一位贵人。

正是凭借那位贵人的人脉,郑家获取了不少高端食材的渠道来源,基于此~才算是把郑家的公司给盘活了。

所以~对于一个高端食材来源的重要性...吴女士比谁都清楚。

并不是说高端食材能让郑家和吴家赚到多少利润,而是有了高端食材的稳定来源,可以让她打开很多以前根本够不着的门路。

单纯靠贩卖食材赚钱...那绝对是最低端的做法。

所以~这也是吴女士为什么找上陈理的原因。

不过呢~有一点陈理和徐兴倒是错怪吴女士了,她的确真的很看好点评网,甚至不光是点评网~还有陈理的熊猫qq她也看好。

但...这里面有一个问题,无论是点评网还是熊猫qq都是陈理的产业。

而根据吴女士这段时间的调查...陈理根本就不差钱。

之前她说可以拿出2000万港币投资点评网,那是她笃定这点钱根本不可能打动陈理。

别说两千万港币~就郑家和吴家现在的那点家底全部拿出来~估计也很难打动如今的陈理。

她可是很清楚的,陈理的那位基金经理在港城都有了做空女王的名头,又哪里是她区区两千万港币能搞得定的?两千万美金还差不多!

所以...之前徐兴说她拿投资互联网当幌子时,她根本不好详细解释。

毕竟真要是解释的太细了...万一人家真答应了,到时候她还真不知道该怎么办。

当然~两千万港币她自然是拿得出来的,只不过这么多流动资金拿出来,她名下的其他公司基本上就不要开了。

港城的小富豪就是这点很难受,一个个的资产动不动就数亿,可真需要往外掏钱的时候...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不是拿不出来,而是需要周转!

所以很多影视剧里经常会出现一些公司因为资金周转出现问题,最后甚至导致破产的情况出现。

实际上~在现实里这样的情况也多的是!

不过这一点在陈理这边就不存在,陈理这个人~就跟有那种资金不足恐惧症一样,别说公司资金周转不便了,甚至只要公司的流动资金稍微少一些他就开始心慌了。

年前那次因为微软突然宣布利好消息刺激股市大涨的时候,陈理为什么第一时间就让沐小青退出了?

不是他不知道这种利好消息对于股市的刺激作用,而是他实在是不敢去赌。

要知道当时他几乎把名下所有公司的流动资金都给抽的差不多了,如果股市出现什么问题,他很难想象那个后果。

虽然因为重生和系统的存在,即便失败他也有信心卷土重来,但...有保障不代表他不心慌。

所以这次泡沫危机大爆发之后,即便陈理知道将那些资金留在资本市场才能将利益做到最大化,可陈理还是陆陆续续的把资金抽回了一部分。

如今~他名下的几个公司,哪怕是暂时不赚钱的点评网,流动资金也充裕得简直能流出油来。

但能像陈理这样干的~即便放眼全国,估计也找不出多少人来。

而这一次任晓波前往港城考察,一开始在对方的安排之下,自然是发现不了什么问题的。

可随后任晓波在沐小青的帮助之下,很快就获知了对方的真实情况。

这毕竟是2000年了,虽然还不是后来那个信息爆炸的年代,但是很多东西瞒是瞒不住的。

吴家和郑家在美利坚的资本市场上损失惨重的消息,虽然外界少有人知,但是对于沐小青来说~想要打听一下却不是什么问题。

要知道沐小青现在可是做空女王~同时也是证券公司的超级大客户。

所以......现在的情况就是这样!

无论是吴家~还是郑家,都因为在资本市场上的惨败而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据悉~郑家在前段时间试图跟供应商更改合作条款,将原本每月支付款项的合作变成按季度支付。

但是这个提议遭到了供应商的集体反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