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带父母快穿后躺赢了 第28节(1 / 2)

加入书签

李建丰这才压低了声音开口道:“据说咱们这是按人口分地,只是据说啊,你们可不要乱传。”

一听这话,李飞忽的想起什么,拍大.腿叫了起来,“前两天我妈托村里媒婆小花婶帮我弟弟说亲,然后听说福宝妈也请小花婶给林老五、老六,老七说对象。林老七才14岁,我妈还跟我笑话福宝妈心急。”

“肯定是从他们家老大那得到消息了,知道分地按人口来,能不急吗?搁我我也急。”

若真是夏收后分地,现在生孩子肯定是来不及了,那就只能靠娶媳妇增加人口以此多分一块地了。

众人暗自寻思了一下自家的孩子,有适合的人家立刻找了个理由急急忙忙走了。

没适合男孩的人家也要去告诉自家亲朋好友这个消息,免得他们错过了。

随后这个消息很快流传开来,村里媒婆家的门槛都要被热情的村民踩烂了。

有女孩的人家同样热闹起来,成了村里的香饽饽。

只是这会女孩可不比之前廉价,不是那么好娶的。

大家只知道分产到户,按人口分,那女孩子能不能也分到呢?有的人觉得如果算的话,让女儿现在嫁走岂不是让本该属于他们的地被男方家赚走了。

有些人家重视土地,因此在具体政策出来前,不肯把女孩嫁出去。但也有些人家则趁机狮子大张口,赚取更多彩礼。

消息一传开,林家之前的打算自然也是烟消云散。

原本想把女儿嫁给林老五的女方家叫停了此事,打算等分产到户后再谈。

气的林老五半夜去女方家踢门,导致女方彻底打消了和他结亲的念头。

若是李婵知道肯定要恭喜对方脱离苦海,剧情里林老五是个混不吝,家暴老婆,后面靠着高升的林老大,做灰色生意赚了不少钱,花心滥情,逼死原配娶了娇妻。

有的人家舍得花大钱,还是娶到了老婆,大部分人家都是不娶不嫁,等待最后的消息。

林家人口多是好事,也是坏事。这时候人口多便导致意见不齐,四个妯娌都不同意花高价彩礼为老五老六娶媳妇。

本来老五结婚有瓦房住就比她们那时候好,现在还要为他花几百块钱娶个媳妇,想得美!

适合的老五都没法娶媳妇,更别提才14岁的老七了,等长大再谈吧。

在村里喜事连连的时候,之前的流言很快化作事实,临河县的政策下来了,当地按人口分!

得到消息的村民们喜气洋洋,对夏收后的分田万分期待,恨不得夏收近在眼前。

— — — — — —

这些风波对李婵这些小孩子影响不大,反而是春天来了,让她们添了更多的欢乐。

扎风筝放风筝,迎着春风在花草丛里扑蝴蝶。

星期天,李婵闲着没事干,突发奇想摘蒲公英晒干泡茶,于是叫上南娃一起去摘。

田野里,河边小路两旁,大片黄色蒲公英盛开。

正在河边洗衣的李大嫂瞧见李婵和南娃的身影,见她们那么悠闲自在,心头暗恨。

自从李老三闹分家,两房陆续搬走后,李家的杂活就没人干了,只能老两口和李老大夫妻干。

李老头和李老大重男轻女,大男子主义,认为男主外女主内,一点杂活也不干;李奶奶借口哄孙子,年纪大了身体不好,用婆婆身份压制,最后李大嫂含泪承包了家里的杂货。

天天天不亮就要起来割猪草,喂完猪做饭洗衣裳,下地干活,时间到了回家做饭 ,每天累的要死。

都怪李老三闹分家!

老二家也是狼心狗肺!

李大嫂眼中恨意一闪而过,随即挤出笑容和边上的年轻少妇说道:“小芳,瞧,那边的两个丫头就是我男人两个弟弟家的孩子。”

“你有几年不在家,估计是认不出来了,年龄稍小一点的就是建丰家的闺女。”李大嫂招手呼唤道:“小婵,南娃,你们见到大伯母怎么都不过来叫一声。”

李婵和南娃一心摘蒲公英,听到她的话抬头才看到她,李婵上前打了声招呼:“大伯娘。”

李大嫂指着边上的少妇道:“这是田大婶家的小芳阿姨。"

“小芳阿姨。”*2

李大嫂打量着李婵身上的衣裳,挑眉道:“小婵,你又有新衣服了啊?”

田小芳闻言打量着李婵衣着,只见她一头及耳短发,上身黑色毛衣外套羊毛呢子,蓝色束脚裤,一双红布鞋。

一双格外明亮的大眼睛,收拾的干干净净,有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气质,格外突出。

李大嫂以为李婵是小孩子,没有遮掩自己的羡慕嫉妒,李婵一眼就瞧出她的怨恨,无非又是那套男孙都没有李婵不配穿的念头。

“是啊。”李婵微抬下巴,利索承认了,笑容灿烂道:“我个子长高了,以前的衣服不能穿,妈妈就给我新做了四套衣服。”

说完,她故意反问道:“大伯娘,金宝今年做了几身衣裳?”

李大嫂脸上的笑容消散,再也挤不出笑容,只剩刻薄,阴阳怪气道:“金宝可比不上你,新衣服一套接一套。”

李婵表示自己不信,“怎么可能?没搬走前金宝的衣裳那可是一套接一套的,穿都穿不完。”

提起这事李大嫂就来气,不耐烦地摆手道:“行了,你走吧。”

等李婵走了,田小芳才开口道:“建丰家的娃娃真厉害,我这么大的时候天天在家干活,哪敢这么和长辈说话。”

一听这话,李大嫂深有同感的点了点头,恨恨道:“这死丫头牙尖嘴利,要是没分家前,我非得给她俩耳刮子教她做人。”

“是该好好教教。”田小芳点了点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