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带父母快穿后躺赢了 第63节(1 / 2)

加入书签

“累坏了吧,走,去茶棚里坐坐歇歇。”

李建丰摇头道:“算了,在外面不自在,走,我们回家歇。”

李婵道:“我记得来的时候路边有片芦苇地,我们去那里吧。”

一家人于是又往回走。

路上天天渐黑,偶尔不知哪里传来一声惨叫或一阵嘶吼,似是发生了什么争斗。

李婵一家只当听不见,一心赶路,进入芦苇地后便消失了。

回到空间后,李建丰和方婉一起做了顿丰盛的晚饭,还特意开了瓶红酒庆祝再次重逢。

李婵现在是小孩子,只能喝果汁。

吃饭的时候闲聊,不免商议起未来的打算。

李建丰的意思是接下来找名门大派拜师;方婉想找个地上安顿下来,等新王朝建立安稳后再出发。

李建丰摇头道:“武功都是从小练的,我们本来年纪就大倒也无所谓,可是小婵正是习武的年纪,不能耽搁了她。”

李婵也想早点学武,不过安全最重要,于是折中道:“反正我现在年龄还小,等两年也等的起。再说爸你知道这里有哪些名门大派、各派作风,门派地理位置,招收弟子的条件吗?”

“这我还真不知道。”李建丰挠了挠头,想了想,觉得拜师这事的确得好好调查一下才行。

在这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时代背景下,万一遇到作风不好的师门,让女儿陷入危机就不好了。

“那我们先找个地方定居,打听一下情况再说。”

李婵道:“那我们还是去省城吧,小说里的门派都在深山老林,但是从经济的角度讲,就算是高手也要吃饭过好日子的,这都离不开经济的支持。经济繁华的地方肯定有武馆或者是江湖人。”

方婉摇头道:“不能去省城,你忘了李家人的目的地也是那里吗?”

就算省城大,遇见的几率很小,可那也是存在着。

“那我们先去相对安稳的县城打听一下,到时候直接搬到小婵师门所在地。”

至于现在所在的小县城,一家人都没打算继续待下去。

之前在这里遇到了强人,万一哪天人家回来寻仇就不妙了。

在打听了之后,李婵一家觉得去隔壁省城的一座小县城,那里没有发生旱灾,还算安稳。

李婵一家人半路买了马车,还买了一对仆人,一男一女,一老一少,假装家境殷实的人家逃难至此。

作者有话说:

感谢在2022-05-12 21:56:50~2022-05-13 17:58:16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心中想的还是他 20瓶;长安小酒馆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53章

◎5◎

李婵一家的目的地叫随县, 当地水路多,没受到旱灾影响,加上早就属于新皇统治下, 局势还算安稳。

一路上也有几次危险,不过外面有带刀车夫,马车里有热武器,想抢劫的流民以为李婵家是江湖人,会使暗器, 只要不闹出人命, 很快就会退缩。

就这样, 李婵一家驾着马车, 一路不急不缓的来到了随县。

王朝末年战乱纷纷十几年, 可谓是十室九空, 李婵一家假装从外地逃难来, 没有引起怀疑, 顺利融入了其中。

尽管随县没有干旱, 可前几年战乱死了不少人, 好不容易安稳了, 近两年粮食年年丰收。然后又受隔壁省旱灾影响,粮价高涨, 当地人的日子一直也不好过。

土地房子都不贵,李建丰直接买了栋小院子暂时安顿下来, 又买了两个婆子洗衣做饭。

生活无忧后, 便开始打听江湖上的事情。

许是高来高去的江湖人和平民百姓的生活相差太远,李建丰并没有打听到江湖上的消息, 只得到了当地一些武馆帮.派的消息。

算是武侠世界的特色吧, 明面上是朝廷管理天下, 实际上还有武林中人通过武馆、□□管理地盘,汲取钱财资源,收纳弟子等。

有武馆招收弟子,只要交钱就能学一招两式。

有钱有天资的可以继续深造,学成后可以去有钱人家当护院,或者是自己做些生意;没钱没天资学些皮毛,要不回家做老本行,要不就进入了帮派给人卖命。

当地有三家武馆,正好对应了三家帮派,两者各自独立,又相互影响。

一家教拳,一家教腿法,一家教刀法。

其中教拳的武馆名气最大,学徒最多,三教九流都有;其次是腿法的武馆;最后的大刀馆学徒最少,但他的学徒家底最厚。无他,刀剑是武器,而一把好刀的价钱可不低,不是一般人家能玩的起的。

一家商议后,由李建丰先去武馆拜师继续打探消息,如果有合适的门派便送李婵去学艺。

李建丰去了罗氏拳馆——馆主是白鹤拳罗阳。

武馆门口站着一对熊腰虎背的彪形大汉,见李建丰上门,一人高声呵道:“闲人止步。”

李建丰道:“我是来拜师的。”

“带钱了吗?武馆每个月学费十两。”

“带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