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带父母快穿后躺赢了 第95节(1 / 2)

加入书签

“现在你是什么想法?”

李建丰道:“现在呢,我们一家商量后,打算跟小婵一起在县城里生活,所以想办些手续。”

雷队长劝道:“建丰,你想清楚了吗?你们一家都去县里生活,只有一份工作,可能养活不了一家三口呀,就算能养活日子也难过。倒不如你们在家劳务,小婵一个人留在县里工作。”

李建丰为难道:“我也想留在家里自食其力,只是小婵一个女孩,有房有工作,她前夫家又不是好相与的,已经上门闹过几次了。我怕有人对她生了歹意,不放心让她一个人住。”

“她妈是女人,不一定能护住她。如果我留下,让她妈一个人留在乡下种地也不好。所以我们商量过后,这两年我和她妈一起陪她,等她找到好人家,不需要我们了,我们再回来。”

人家闺女虽然离婚了,但有房子有工作,肯定不愿意回来。反正李建丰夫妻不在乡下干活,便不能拿工分赚钱,对队里影响不大。

左右女孩嫁人很快,也就是一两年的事,雷队长想了想,便同意了。

李建丰办好手续,这才慢悠悠地往家里走。

李建丰家是茅屋,一个月不见,进屋已经落了好大一层灰。仔细瞧瞧,屋里丢了不少不起眼但日常会用到的东西,包括粮食、针线、布料。

不用想,肯定是他的好亲妈拿走的。

李建丰将一些用的到的东西收拾到空间里带走,便往老宅去。

老宅院子里,四只老母鸡正在院子里找食,李奶奶在门前呐鞋底。

李建丰仔细打量着,这布料似乎是原主家的吧,或许连老太太手里的针线都是原主家的。

“妈,我一个月没回来,家里进贼了,不仅锁坏了,还少了好些东西。连粮食都没了。”李建丰挑眉指着老妈手里的鞋底,意有所指道:“妈,这布料看着真眼熟,好像我们家的那块布。”

“你们不在家,粮食不吃都霉了,我让你大哥搬回来吃了。正好小康想要双新鞋,我瞧见你那有布,就拿来用了,反正你们也不用,收着也是收着,浪费。”老太太毫不羞愧的承认了。

李建丰挑眉,轻哼道:“谁说我们不用,好不容易省出来的一块布,就这么被你霍霍了。”

“哎,老二,一个月不见你脾气见涨啊。”老太太瞥他,问道:“你去县里干嘛了,这么长时间?”

李建丰道:“小婵流产又离婚了,接下来我和她妈都留在县里照顾她,等她再嫁了再回来,现在回来跟你说一声。”

“小婵离婚了?”老太太瞪大了眼睛,刹那间变了脸色,尖声道:“咱老李家八百年没出过离婚的女人!”

她停下手中的活,恼怒道:“你可别把她带回来,丢人!”

李建丰有想过家里的反应,可他没想到老太太是这样的反应。

他不高兴道:“大清都亡了几十年了,你还当生活在古代呢。”

“小婵回不回来你说了不算,不对,小婵还不稀罕回来呢。”

老太太横眉不满道:“你翅膀硬了,敢和我这么说话!”

李建丰语速极快的说道,“我回来是跟你说一声,以后我和小婉估计要在县城里住上一段时间,到时候你二老的养老钱和口粮,我会每个月送回来给你。“

老太太没以为他会住多久,不耐烦道:“你走就走,没人稀罕你。小婵你赶紧给她找个远点的婆家嫁了,可不能让村里知道小婵一女嫁二夫。”

李建丰对她的封建思想彻底无语,不过想想她的年纪,正是民国生人,也就不和她计较了,胡乱应付了两句就走了。

他没留宿在村里,直接回了县里。

等中午李家人回来吃饭,从老太太口里得知李婵离婚了,李建丰方婉留在县里准备她再嫁的事,便嘀咕了起来。

李大嫂说道:“之前不是传消息回来说小婵流产了吗?怎么这就离婚要再嫁了?不会是找了野男人被男人打流产,然后离婚的吧?”

十七岁的李康震惊道:“堂姐不是这样的人吧?”

李大嫂瞥儿子一样道:“知人知面不知心,以后可得离你堂姐远点。”

要不怎么说流言蜚语最是离谱了,明明李建丰回来说的不是这个意思,被老太太一传,李大嫂一猜疑,就变成了李婵出.轨偷人被打被离婚。

幸好李爷爷没被绕道圈子里,他问道:“有没有让建丰嘴巴紧点,不要回来乱传?”

“那自然,咱老李家世世代代清白人家,可不能让小婵坏了名声,老头子,你说要不要咱们把小婵逐出族谱?”

李老头道:“大张旗鼓做什么,让建丰将她嫁的远远的,以后少回来就行。”

说完他似是想起来了什么,追问道:“建丰说他们住县里哪里了没?”

李奶奶道:“他没说,无非是租个小房子度日,等过几天他回来你再问他好了。”

李爷爷呵斥道:“都吃饭,这事不要再议论了,更不需到处传。”

“知道了。”

李建丰一家留在县里的事,在李家就这么伴随着流言轻描淡写的过去了。

似乎每个人都羞于提起李婵这个’败类‘。

没有极品干扰,日常还能去看闫振和明华这两渣男巡街被批,别人家见不到一点油荤,李婵家天天在空间开小灶,大鱼大肉,李家人都白胖了些。

明华让出来的工作是机械厂工人职位,做的体力活普工,所属的生产车间里都是男人。

李婵去报道时,领导得知她是谁后,想起来了,眼神看向她透着怜悯,让她转去了食堂打下手,实习期每月工资十元。

这时候食堂可是紧俏的工作岗位之一,福利之一便是可以从食堂带剩菜。日后李家开小灶,也可以拿这个当借口。

李婵不在乎工资的高低,也不打算干一辈子工人,作为过渡,食堂职工还是不错的,李婵高高兴兴的去报道了。

机械厂是个大厂,三班倒,厨房是两班倒,白天三餐,半夜1点钟还有一餐。

白班负责早饭和中饭,夜班负责晚饭也夜宵。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