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带父母快穿后躺赢了 第179节(1 / 2)

加入书签

李建丰相信她们不会无缘无故欺负一个孩子,便只当没看到李定才眼红的样子。

等收拾好了,方婉给新来的下人房间,李建丰才唤李定才到一边,问道:“怎么了?谁给你委屈受了?”

李定才气鼓鼓地委屈道:“娘说要给我娶媳妇分出去!”

回到房间后他越想越生气,越想越伤心,不自觉的落泪了。

李建丰继续追问:“她为什么突然说这个?”

问起这个,李定才住了嘴。

见他低着头,老半天不说话,李建丰也不问了,就要转身走人。

李定才见他转身,才低声答道:“因为我问她要丫鬟。”

第148章

◎14◎

古代丫鬟和少爷之间有□□, 实在是常见。

李定才今年都十六了,不少同龄人都已经当爹了。但他由于家当中落,至今亲事都没人提及。

放在现代也是思春期的年纪, 想入非非也正常。

只是十六岁在李建丰看来到底年轻了些,加上李定才的性子又惫懒的很,扛不起养家重担。若早早娶亲,担不起丈夫父亲的责任,那岂不是害了人家姑娘。

不过转念一想, 给他娶媳妇的事是该安排起来, 等有看中的姑娘直接定下来, 晚两年成亲也行。

或许李定才有了未婚妻, 人也能上进些。

这两年好好调.教一番, 能读书就读, 不能读书就安排个营生给这个便宜儿子, 让他能肩负养家重担。

至于让李定才成亲带着媳妇继续住在一起的事, 李建丰没起过这个念头, 住在一起难免有些摩擦, 还是让小夫妻自己搬出去住比较好。

李建丰招呼儿子跟他去房间里聊聊。

“说起来定才你也到娶亲的年纪了, 都是爹耽误了你。说说你喜欢什么样的女孩?温柔的,贤惠的, 憨厚的,还是活泼些的?”李建丰神色温和地问道。

一听要给他说媳妇, 李定才霎时脸颊飞红, 不好意思地别开脸呐呐道:“我没想娶媳妇。”

李建丰道:“跟我不用不好意思。”

李定才呐呐道:“只要贤惠孝顺就好,其他的都凭爹娘做主。”

“行, 那到时候我让你娘慢慢摸索吧。”

略过娶亲一事, 李建丰神色严肃起来, 直言不讳地道:“定才,你娘今天说让你娶亲搬出去不是哄你,是我和她早就商议好的。”

李定才闻言刷的一下脸儿发白,不敢置信道:“为什么?我是长子,你们不和我一块住,难道是要和小弟一起住吗?”

李建丰直说道:“不,我们不和你住也不和你弟弟一块儿,等你们成家立业我们想自己住。等老了不能动了,再由你们两家养老。”

闻言李定才的情绪稳定下来,但始终不解,“为什么?”

“没有为什么,硬要说的话我们就想自己住图个清净。”

不跟自己住也跟别人住,不影响自己的孝名,李定才也就不管了。

李建丰说完这事,又说道:“既然要娶亲了,你也是大人了,以后家里的事情你都也要参与,不能天天躲在屋里两耳不闻窗外事。”

李定才重重点头。

“那现在出去和我挑水吧。”李建丰含笑道:“现在人多了,光洗澡水就得挑两缸。我一个人可挑不过来。”

“啊?”李定才以为是指参与家里的大事或者啥决议,没想到是指家务,一时有些垂头丧气。

李建丰买的大水缸都是大肚汉,一缸得挑五六桶水才能挑满,四个水缸就是二十通。

李建丰体贴他年幼,可以只负责一个缸,但是必须装满水。

在李建丰的监督下,李定才歇了好几次,才将一缸水装满。

自此每天早晚都要打满一缸水成了李定才的日常,一开始他叫苦不达,三番五次想要放弃,但父母不许。

等习惯后,他倒是不觉得累了,还主动又分担了一缸水,日积月累的锻炼下,身子骨也渐渐健壮起来。

这些却是后话。

家里收拾的都差不多后,李建丰给李姑姑写了封信,隔天定国公便派管家去族学罢免了时常告假的老族叔。

可巧那天老族叔又告别在家,管家上门给了笔赏银,让他安心养老,随后便去族学当庭宣布会有一位秀才接任教导他们。

顾氏族学分为蒙童班和向学班。

蒙童班皆是还不识字或者学识不深,暂时没有科举需求的孩童,年龄在五岁到十岁之间,日常学习以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为主。

向学班,则以有心科举的学生为主,深入学习四书五经,目标是考取功名。

由于顾氏族学久未出秀才,不少有心科举的学子考上童生后都转到别的书塾或者拜入师门。

谁叫上京名师众多,知名的书塾不少,还有国子监这等国家院校。人家老师不是举人就是进士,还有名满天下的大儒,或经过宦海生涯安然退休的官员,只有两个混日子的老秀才的顾氏族学实在没什么值得留下的。

对于换新老师,蒙童班的学子还是有些担忧的,他们都松散惯了,万一来个性子木讷严肃的,岂不是要吃苦头。

何况管家说了新来的老师是定国公的小舅子,让他们老实点不要惹麻烦,摆明了不好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