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带父母快穿后躺赢了 第209节(1 / 2)

加入书签

公婆俩这才想通,他们急也没用,儿子儿媳就是没有也没办法。

催生一事才这么过去了。

孙女生的粉雕玉琢,乖巧活泼,本就深得双方长辈疼爱。

李建丰方婉早就知道外孙女是李婵这辈子唯一的孩子,将她捧在手心里。之后公婆得知这可能是唯一的孙辈,对孙女也掏心掏肺,视若珍宝。

所幸李婵和纪伟峰重视教育,这才没让女儿被宠坏。

倒是方花花,有时候回娘家碰到李婵,见她生了孩子这么多年还好似十八岁的小姑娘一样水润,浑身透着幸福,心头暗自嫉妒。

不过想到李婵只生了个女儿,她又心头暗自得意,还是自己有福气,她可是生了三个带把的儿子!

李婵看着方花花的神情变幻,都能猜出她的想法。估计儿子就是她苦闷生活唯一的期盼和支柱,也只能靠着这个当精神胜利者了。

因着当年的事,方花花的夫家对方花花很是防备,生怕她哪天又出.轨了。就算没出.轨,曾经有过男人,还背叛过前未婚夫,一个没有工作,靠丈夫养的家庭主妇,能指望她的公婆丈夫有多尊重她吗?

方奶奶和方母可是和邻居们吐槽过不少次方花花婆家抠搜,方家弟弟结婚,方父方母上门借钱都一毛没借,还要他们将方花花领回家。

领回家是不可能领回家的,方母只能晦气的往地上吐了口吐沫,大骂方花花没用,让她以后少回家。

方花花心头委屈,但又不敢抱怨婆家人。

毕竟她一抱怨,丈夫就让她滚回娘家,娘家又不欢迎她,别提多憋屈了。

有时候方花花会想,如果当初和周俊一起下乡会不会幸福?可她心头又很清楚,就算让她重新选一次,她也不可能下乡,只会重新换个人选嫁。

另一头下乡的周俊心头也在后悔,后悔当初没抓住李婵。

下乡的日子太苦了!

种地除草挑水,撒肥上粪,烈日炎炎依旧要从早到晚蹲在地里干活,汗水像奚流一样淌下。

手上磨破了泡不等好,又磨烂了一层,直到成为一个个老茧。

就算这样,分到的粮食还不一定够吃。

第二年他的三弟也下乡了,去了另一个地方。

许是觉得两个儿子以后也不一定能回城,他们只能跟着老大养老,在三儿子也下乡后,许父许母便断了对周俊的补贴。

任他怎么写信哭喊苦累,要补贴,他的父母也没有回应。

周俊明白自己成弃子了,只能自己为自己打算。

在下乡的第三年,他娶了村里一位大队长的女儿。

对方长的不漂亮,但力气大,是干农活的一把好手,又有兄弟三个帮扶。

娶了对方后,周俊的日子好多了,衣裳有人洗了,饭有人做了,地里的活也有人帮忙干了。

婚后两人三年抱俩,五年抱三,一男两女,彻底融入了农村生活。

有时午夜梦回,想起曾经的生活,他反而感觉陌生了起来。

时间悠悠,眨眼到了77年高考恢复。

李婵不出意外地参加高考,并考中了京城师范大学。

纪伟峰在她的督促和帮助下,考中了京城政法大学。

夫妻俩带着孩子一起去京城读书,李建丰和方婉卖了工作跟着去京城帮忙带孩子,顺带预备开放后赚点钱。

至于下乡的周俊得知高考恢复后,精神恍惚了一阵,望着自己的老婆孩子,脸上只余苦涩。

这么多年,他早就将知识还给了老师。何况如今还有三个孩子,回城孩子怎么办?带回去吗?他自己都不知道未来如何,带孩子怎么生活?

将孩子留给妻子?周俊心动了。

有机会回城,谁会不争取这一丝机会?周俊自是想回城,也捡起书本复习起来。

周俊想考,周俊妻子不反对,但是家里的活也不许他放下。

在第一次高考失败后,周俊心头埋怨妻子不支持他脱产考,耽误了他的前程。

夫妻俩大吵了一架,这夜妻子答应供他脱产再考一次,如果失败就老实种地。

之后陆陆续续传来离开的知青抛妻弃子的消息,周的妻子反悔了,两人再一次吵了起来。

在周俊的发誓下,妻子愿意相信他一次,加之曾经答应过他,所以供他脱产考了一次。

可周俊再次失败了。

这次轮到妻子抱怨他没本事还怪她,不再愿意支持他考试。

周俊没说话,午夜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

其实有关系的人,没考上学校也能转回城市。

他也不是没关系的,他是城里人,只要父母愿意接受他,他就可以留在城里!

自从当初他写信求援父母不回消息,他便当自己没有父母了,这么多年都没再联系过对方,也没有回去探亲过。

时隔多年,周俊终于回家探亲。

之前没见也就罢了,如今一见,周母瞧着黑瘦差点没认出来的儿子,泪如雨下,抱紧儿子嚎啕大哭。

便是冷情的周父也不禁抹了抹眼泪,红着眼睛道:“瘦了,也黑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