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极限警戒 第838节(1 / 2)

加入书签

过道无穷无尽般,有着不易觉察的弧度。

沈约直觉敏锐,感觉自己像在一个球的表面行进。

你在地球上行走,除了上下坡,多数的时间,是认为自己处于一个略平的地面上,但你如果认准一个方向笔直走下去,如果不掉入海中、落入悬崖,是有可能回到出发点的。

你若不知道这个道理,总会觉得空间有鬼,沈约自然知道这个道理,很快感知自己就是在类似的情况走动。

换句话说,他始终在太空船的外围走动。

他们如同行走在一个弯曲的长方体中,那要接近太空船内核,就需要突破这个长方体。

就是想到了这点,沈约拿出了手机,开始进行检测。

一切如他所料,周围的墙壁是金属打造,但其后是有空间的。

有暗门!

怎么开启?

指纹、压力还是密码?

沈约这么想的时候,已经探测到一处墙体稍薄,那意味着他面前的可能是一道高科技门。

咳嗽几声,沈约以手按住暗门,片刻间了尝试几种方向的开启。

拉、推、横移,上下……

他用遍了开启一道门的可能方法,可暗门仍旧丝毫不动!

第1255节 西西里人

沈约皱了下眉头,知道门是被锁死的,恐怕只能用某种高科技方式开启。

顺着过道继续走下去,沈约重复着方才的举动,发现他虽然路过了几个暗门,但始终不得进入此间内部的方法。

这里的人,已经封闭了进入这里核心的通道?

可颜飞花和她营救的那个女子应该不止在外围转动,按照坂田诺夫的描述,她们最少应该到了个能启动异象的地方。

正因为坚持这种念头,他仍耐心的前行探测可进入太空船核心的入口,鼻翼突然动动,沈约止住脚步,坂田诺夫几乎同时道:“上仙。”

沈约回头,看到坂田诺夫很是兴奋的样子,“怎么了?”

“是土番子的味道。”

坂田诺夫低声道:“我嗅到了土番子的味道,这是一种野生植物,有着泥土的气息,却有草木的生命。”

他说的奇特,沈约却一听就明,“你熟悉这种味道?”

坂田诺夫连连点头,“这是林忍者的味道。他精熟‘风、林、火、山’四字真言的林道,因为土番子习性奇特,他认为土番子是沟通山、林两道的关键,因此随身都带着土番子感悟这个玄奥,是以身上会有土番子的味道。”

他说的已是玄之又玄,沈约仍旧明了。

古人没有现代科技,但有自己认知这个世界的方法,亦不约而同的认为这世间是由几种物质构成的。

在释迦所处的古印度那里,认为世界是由地水火风四大元素组成,因此才会有“四大皆空”的说法,所谓的四大皆空,就是说虽然世界由“地水火风”四种元素组成,但它们是由空成,又最终成空。

而这个“空”,在李巨人看来,就近似暗物质的概念。

古代华夏的认知和释迦略有区别,认为世界是由五行组成。

五行就是常见的金土水火木五种元素。

如果比较一下,就会发现五行说法和四大有着相近的概念,无论古印度和华夏,都认为世界组成的元素有水火,古印度的地元素,其实和华夏的土元素大同小异,而古印度的风元素,其实和华夏的木元素很是类似。

就和火元素说的是一种能量般,木元素不是单纯的说植物,而是主生发的万物,风的含义亦蕴藏流动生生不息之意,两者都隐约有成长的内涵。

因此东方不分种族地域、在对世界认识上,都有某种类似的观点。

东瀛的知识是取用华夏文明生长出的分支,东瀛人虽然创出四字真言——风、林、火、山四道,其实仍逃不过五行的窠臼。

风林对木,山对土。

从这点来看,东瀛的四字真言不过是对华夏五行的一种细化剥离,却已经缺乏了更整体的概念。

就和现代解剖学般,太注重局部数据的精细,却少了一种全局系统性。

而华夏自古就主张天人合一,早言明世界大宇宙,世人小宇宙,大小宇宙间是有微妙相通之意,这又和释迦的“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很是接近。

东瀛的忍者无论怎么诡异多变,但认知始终无法超越华夏的根本认知,所以坂田诺夫提及的土番子沟通林、山两道的概念听起来神奇,但无非是天人合一概念的一种延伸而已。

一法通、万法明。

沈约在坂田诺夫说出原委那一刻,已经比坂田诺夫更清楚一切,“你是想说……林忍者很可能来到过这里?”

坂田诺夫连连点头,“不然这个死气沉沉的地方,如何会有生机存在?”

他为和沈约同时想到这点而振奋,却不知道沈约想的是——林忍者如何能到达此间?林忍者如何能躲过那诡异波纹的侵袭?

沈约虽对忍者不熟,但已经想到林忍者是哪个了——当初蒙面人从大树中抓出一人索要解药,而那人亦有解药,不用问,那个人就是林忍者,亦是忍者四绝的关键人物。

这样的一个人虽然不差,但若说心境清明、可以躲避那股波纹的干扰,沈约总觉得有点儿问题的。

可事实却是——这里的确有林忍者的气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