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极限警戒 第886节(2 / 2)

加入书签

他说完后,示意手下先行,然后对沈约做了个请的手势,沈约一头雾水,但不妨碍他随机应变,微笑点头,跟着那些人向上走去。

向上的甬道不算太长,甬道的尽头是条死路,有的只是石墙。

杨幺身旁那人迟疑片刻,最终还是上前摸索片刻,一用力,石墙竟向一旁划开。

沈约眼皮微跳,不为石墙的滑门设计的精妙,而是想到渡劫迷宫有些地方、不也是一样的设计?

这本来是一批人设计的类似环境。

他们走入到石墙之后,那如兔子的人关闭了石墙后,他们置身于一个孤单单的石室内。

杨幺突然笑道:“沈先生通天之人,可知道我等所为的用意?”

他简单的一句话,着实让人困惑,沈约听到“通天”两字却是心中微动,暗想杨幺是说他沈约可以和神仙说话吗?

置身这种奇特的环境,多数人都会发懵,沈约却早将附近的构造想个明白,故作随意道:“此间或许是隔水之用。通过此间,我们就可到达湖底,再浮出水面?”

水牢是在湖底,其中虽然有水,但并不满盈,说明水牢和外部洞庭湖有个很好的隔水系统,不然按照等位原理,水牢早就灌满。

水牢置身湖底,偶尔有人出入,杨幺这些人如何能做到不带水进来?

潜艇的排水舱就可实现这个干湿分离的功能。

在沈约的年代,稍微懂点科技的人,多少都明白这个设计,沈约随口说出,杨幺却是赞道:“沈先生真乃大智慧之人。”

他说话时走到对面墙旁,伸手用力一扳,前方墙面滑开,随即有大水如面墙体般冲来。

事发突然,沈约却早有预料,顺水而退,等到水压稍减后,随即跟随众人游去。

杨幺人在水中,却如大鱼般灵动,亦看得到沈约的跟随,舒展四肢,向湖面浮去。

“哗”的声响后,杨幺纵跃出水,看到身旁如影随形的沈约,大笑道:“很好,许久没有见到沈先生这般水性之人,痛快、痛快。”

他言谈颇为豪爽,随后伸出手来,抓住一根长杆,随即被人拉到水面的一艘大船上。

沈约如法炮制的上船,就见日又将落山,水面开阔、有江波渺渺,粼粼水光被日光照射,泛出光影如蛇,着实让人有心旷神怡之感。

不过他随即注意到所在船只之高,微有惊诧。

华夏造船技术一直冠绝天下,明朝宝船更是时代巅峰,让西方叹为观止。

此时虽是宋朝,可船只足有四层之高,规模之大,让沈约亦是感慨古代工匠卓绝之能。

杨幺人在甲板之上,终向沈约望来,沉声道:“不才曾读过先生伟绩,想武帝受禅,先生功劳第一,不想天妒英才,先生隐去。俗人都说先生是被梁武帝害死,哪怕不才亦没想到先生竟入仙班,如今莅临洞庭,不知是何心意呢?”

沈约内心微动,倏然醒悟。

杨幺不是认识他沈约,而是将他当作另外的一个人,而那人也叫沈约?帮助梁武帝取得过帝位?在杨幺的眼中,如今沈约成为神仙回转了?

第1332节 神仙辅佐?

很多玄奇的事情,一说明原委,就变得简单非常。世人之所以痴迷,只因为从未去想原委,也想不通真正的因果。

沈约想到对方将他误认为另外一个沈约,微有皱眉,暗想酆都判官极有可能没有回转,不然杨幺不会错将冯京当做马凉!

酆都判官怎么会没有回来?

他有点儿想不明白。

沈约当然不是奸人,可他对很多奸人的心理却看得清清楚楚——酆都判官为人谨慎小心,最后使出压箱绝技后,一定知道他沈约再度脱困后的结果,他沈约若是酆都判官,第一件事就是马不停蹄的回转,哪怕不能回转,亦会飞鸽传书什么的,怎么眼下会是渺无音讯的模样?

杨幺见沈约皱眉不语,不知道他在想着另外的事情,颇有热切再道:“杨某不知道沈先生如何会入了困仙池内?”

那个水牢就是困仙池?

杨幺认为那是困仙池,说明亦相信神仙一事?

沈约推断中,看出杨幺的试探,亦看到那个如兔子般手下的狐疑,缓缓道:“我和酆都判官有些冲突,被他送入水牢内。”

杨幺身后那如兔子的人立即道:“阁下和酆都判官有何冲突?”

沈约微笑道:“还不知道先生大名?”

那人稍显不自然,杨幺已道:“他叫黄诚,眼下为杨某的军师。”

沈约对杨幺手下的人事结构全不了然,可却看出黄诚应是杨幺很信任之人,缓缓道:“酆都判官要烧船杀掉吴均,我不赞同此事,就被他送到此间。”

杨幺微有扬眉,恍然道:“原来如此。”他显然对吴均一事颇为了解。

黄诚立即道:“阁下为何不赞同呢?”

沈约淡然道:“我方才尊称阁下一声先生,看起来大错特错。为已私欲,视人命于草芥之事,稍有良知的后生都不肯为,先生更是不忍为之,阁下难道竟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吗?”

黄诚脸色微红,竟不能言。

杨幺目光闪动,却道:“沈先生此言极是。”

沈约微有诧异,不但因为杨幺的赞同,还因为他从杨幺、黄诚的肢体语言看得出来——他们的确未和酆都判官有过交流!

杨幺略有沉吟,随即道:“想当年杨某不才,却继承钟大哥遗志——等贵贱,均贫富,想着让天下变成不让人厌恶的模样。”

沈约微有扬眉,喃喃道:“真的好想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