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极限警戒 第922节(2 / 2)

加入书签

根据考证,清明上河图几字本是宋徽宗所题,标题旁,还有徽宗收藏使用的双龙小印留下的印记。

在后世,这幅图画中、宋徽宗的题字和印记都不可见。

宋徽宗虽然不是个合格的君王,却绝对是个优秀的艺术家,他的收藏和题字亦很有收藏价值,是以后人认为,题字印记的不见,是有人为钱独自裁剪掉变卖了。

如今仍能见画卷中的题字和印记,沈约倒是微有兴奋之感。

但他的兴奋感很快被完颜宗翰打断,“先生也知道张择端?”

后人知《清明上河图》的少有不知道张择端的,就和知道鲁迅的,基本都知道周树人一样,沈约却从完颜宗翰口中听出点儿别情,“我为什么不能知道?”

杨幺一旁打个哈哈道:“杨某是不知的。”

他不是因为被完颜宗翰冷漠而插话,不过是隐约的提醒沈约。

杨幺也早看出来了,完颜宗翰既然不是风雅人,偏偏带了一幅画来,又在听到沈约谈及“琴、画、书、棋”的时候,很有异样。

这足以说明这四件东西内、藏着完颜宗翰极为关心的事情。

而完颜宗翰这种人关心的,绝不是风雅!

完颜宗翰盯着沈约,“先生对张择端知道多少呢?”

这倒问住了沈约,他不想到了八百年前,还有人考究他在琴棋书画方面的造诣,沉吟片刻,沈约才道:“嗯,他应该是个宫廷画家,擅长舟车、市桥、城郭的画法。”

他对清明上河图没什么研究,这些分析,完全是根据自己的经验来推测。

完颜宗翰略有失望的表情,看了完颜希尹一眼。

沈约几乎可以肯定——完颜宗翰他们对张择端的认知,不见得比他高明很多。

可一个金人的勃极烈,为何会关心一个宋朝、不算得志的画家?

张择端在沈约那时候很有名声,可在宋徽宗的时候,绝对不算得志,因为他的图画虽得宋徽宗题字,可随即被宋徽宗赏赐旁人,同时张择端的出身记录极为简略,这不是宋朝一个名画家应有待遇!

那之后,汴京被破,宫中太多精品收藏被金人所获,完颜宗翰在金人中赫赫威名,为何唯独对张择端的画作产生兴趣?

沈约内心琢磨,微笑道:“或许兀室可以指教一二?”

完颜希尹干咳声,见完颜宗翰并不反对,终于道:“事实上,我们曾找遍汴京,不见张择端,而在询问宫中画师的时候,诸人对其也是印象寥寥。”

沈约笑道,“看起来这是个不得志的人。”

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山间有远亲,这句话适合大多世人。

张择端若得宋徽宗赏识,宫中同事何以会对他缺乏了解呢?

完颜希尹又道:“此人是个翰林,字正道,听闻一直游学京师,得人提点进入宫中,因为画艺高绝,为人却是孤僻,因此不太得旁的画师喜欢。”

沈约分析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完颜希尹点点头,“世事的确如此。根据宫中记载,张择端呈上清明上河图后不久,就悄然离开宫中,不知所踪。”

说到这里,完颜希尹缓缓道:“这是我等对张择端的所知。”

沈约笑道,“但兀室大人却在很认真的寻找此人?”

他没问的是——你们寻找的内情呢?

完颜希尹沉默片刻,“还请先生看看图画,稍做评点?”

沈约终于徐徐展开画轴,看似仔细的从头看到尾端,却在悄然的留意着完颜希尹、完颜宗翰的表情。

那两人亦在查看着他沈约的表情。

沈约自然不会去看二人,而是在感,同时在想——他们拿出这幅画来,自然是早对图画看过多遍。

完颜宗翰粗中带细,不注重中原礼仪、亦难对中原文化产生兴趣,可完颜希尹既然建议用中原礼仪取代金人的惯有传统,自然是对华夏文化有了深邃的研究。

完颜希尹认为这幅图中一定藏有个惊天的秘密?

那秘密何在?

金人对消失的张择端很是留意,换个角度来思考,真正有秘密的不是图、而是张择端。

张择端知道他绘制图画中的真正秘密?!

一念及此,沈约脑海中突然闪过一人的影像。

那人身材高大且健硕,眉目硬朗,是个硬汉的模样……

他沈约认识那人!

第1385节 破国之画

沈约脑海中蓦地闪过个硬汉的模样,这是他大脑预知系统再度提前运作。

脑海中的那个硬汉,他是见过的!

当初和石田秀子、暖玉探讨天柱山事件的时候,他沈约见过此人。

硬汉就是萧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