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极限警戒 第1140节(1 / 2)

加入书签

“早听沈公子为人谦和,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刘延庆先用客套开场。

沈约笑而不语。

刘延庆随即道,“其实卑职也喜公平,奈何大宋祖宗家法对武人素不友好,屡次为世忠争取机会,却被朝廷压下。幸好努力还有收获,童贯大人昨日召见了卑职,询问世忠的事情……觉得世忠赫赫战功,如今不过是秉义郎,从八品的官职,未免和功劳不符。”

韩世忠暗自诧异,心道沈约简直是神仙,早算出刘延庆一定要拿他韩世忠示好。

沈约微笑道,“的确有点不符。”

他知道讨价还价的技巧,谁先开价,其实就是将底牌晾给对方一半了,是以不过顺着对方的话头。

刘延庆被沈约看的如同个无良奸商被看穿使用八两秤般,喏喏道:“童贯大人政务繁忙,自然难以对军事面面俱到,查到这个问题,着实大怒,重惩了负责之人。”

若是以往,韩世忠说不定就信了刘延庆的言语,甚至因此自责,感觉给别人带来了麻烦,可经过了梁红玉和沈约的分析,韩世忠对此倒是明白——贪功负责就应是刘延庆、童贯两人,那童贯重惩了谁?

沈约微笑道,“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评价别人,其实多少反应自身的某些特质。

刘延庆为人笑面虎,看沈约就感觉沈约如同开了个培训笑面虎的学习班,琢磨不透沈约的底细,他只能主动交底,“沈公子说的不错,童贯大人雷厉风行,立即对此事纠正,认为以世忠的功劳,最少也得转为武节大夫……”

韩世忠微震。

他疆场戎马二十年,出生入死,若说不想升迁,那是假的。

对于朝廷武人的地位,他是多少知晓的,秉义郎是从八品的官阶,武臣阶次46,武节大夫为从七品,但武臣阶次已达30。

如果让他自己计算,恐怕再征战十年,浴血厮杀,才可能到达这种地位。

童贯的一个改正,他就可以少奋斗十年?

第1695节 见好不收

世事难公,有时候,有些人奋斗一生的终点,可能还未到达别人的起点。世事又公,因为无论从哪里出发,跑到哪里,最终都是会归于原点。

韩世忠久处不公之境,一个逾越让他内心难免不能自己。

沈约倒是波澜不惊,听到刘延庆说的“最少”两字,他就多少知道对方先打出兜底牌,这自然有很大的讨价还价空间。

“武节大夫听起来倒像什么无节大夫,韩兄为人极有气节,我倒觉得,这个名号不太适合。”

刘延庆眼皮微跳,如何听不出沈约感觉这封赏太薄。想到童贯的吩咐,刘延庆咬牙道,“卑职也觉得有些不妥,其实卑职觉得……加个……刺史的官阶,似乎才符合世忠的功绩?”

韩世忠默然不语,可内心着实震撼。

刺史是武将虚衔,是从五品的官阶,从从八品直到从五品,其实是他目前所能想象的极限。

他从军之时,以一寒门之子,从未想过自己有升迁到刺史的那一天。

沈约不咸不淡道,“只听说天子赐谁一死,刺史赐死,也太不吉利了。”

刘延庆提及童贯,自然是受童贯指使而来,但他和童贯千算万算,却从未想到过这个眼下的京城第一红人居然很迷信。

武节是无节?刺史是赐死?

那我这节度使是不是吃不饱的意思?

虽是这么想,刘延庆终究不敢拿自己的官阶开玩笑,赔笑道:“沈公子觉得,世忠该当何职?”他感觉还是让沈约开价最好不过。

听他们谈论自己的升迁,韩世忠却感觉自己像个局外人一样,也只能当个局外人。

沈约倒不迟疑,微笑道,“我听说禁军中,捧日、天武、龙卫、神卫军都是名号吉利。”

韩世忠极为震惊。

刘延庆也是凛然,半晌才道,“沈公子的意思是?”

沈约淡然道,“我其实也不知道这四军的官阶怎么称呼,好像四军中有什么都指挥使的职称?”

刘延庆越听眼珠子瞪的越大。

沈约很是“谦逊”道,“如果让韩兄做个什么四军的都指挥使,节度使认为如何呢?”

刘延庆失声道,“这如何可能?”

韩世忠也是目瞪口呆的样子。

他见沈约说武节大夫、刺史不吉利,早知道沈约在为他寻求更高的地位,内心着实感激。

这一生来,除了身边出生入死的兄弟、梁红玉外,再未有一人对他这般器重。

他早将沈约引为知己。

不止是因为沈约的器重,还有沈约行事的光明磊落。

士为知己者死。

虽未说,但他早想到,无论何种情况,沈约若是有为难之事,他这个愚兄定当一肩担当。

可他没想到沈约会为他索要四厢都指挥使的职位。

这如何可能?

宋禁军中,捧日、天武、龙卫、神卫四军又称四厢,分别隶属于殿前司,马军司和步军司,或许不是最有战斗力的军队,却绝对是皇家最信任的军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