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极限警戒 第1274节(2 / 2)

加入书签

水轻梦沉默下来。

琴丝回到正题,“都子俊用的方法虽然老套,但越老套的方法,其实越有效!因为人心,不也总是挣扎在那几种情绪中不能解脱?”

顿了片刻,琴丝幽然道,“只要你抓住世人真正执着的东西,世人无论付出什么代价,不都是会拼命的来得到?比如说……翻船时候的稻草,寒夜中的温暖。”

水轻梦肯定道,“方腊要抓住的是——寒夜中的温暖,那沈约呢?沈约是否知道这些呢?”

她虽然能感知到沈约的动静,却没有去刺探沈约的思想。

对她而言,猜测更有趣味,也能让她更快的熟悉沈约乃至整体的社会规则。

琴丝淡然道,“你我能想到,你觉得沈约会想不到吗?但沈约知道又能如何?他哪怕阻止了方腊、救下了赵佶,只会成为下一次空间还原的问题点。问题在,空间循环不绝,都子俊可以利用这个特性,制造更多的问题。”

水轻梦点头道,“我懂了,因此……眼下的关键是——要赵佶自己来解决问题!”

想做扭转命运的人,自身当然要有扭转命运的意志和力量。如果依仗着别人来扭转你的命运?那你是什么?命运的玩偶?

赵佶望着方腊和他手上的利剑,没有丝毫的畏惧之意。

“我说很好的意思,就是说方教主意志很坚定,这很好。”

赵佶没有丝毫做作,他上前一步,摆手止住了岳飞的跟随,“我一直以来,就是缺乏方教主的这种意志。”

“哪怕我是想杀你,你也觉得很好?”方腊字字带着冰寒。

赵佶居然笑笑,“若是以前,你想杀我,我自然会畏惧、会愤怒,会觉得你大逆不道,罪应当斩!”

方腊微迷眼睛,他眼中的血红色淡了些。

“为什么?”

赵佶自问自答道,“因为我觉得我是天子,我受命于天,天底下,我说的话就是道理,这世上不应该有违背我的人。”

方腊冷冷道,“你病了!”

当很多人如果像赵佶这般认为的时候,世人无例外会得出这是个神经病的评价,可若是皇帝这么说呢?数千来来,似乎哪怕史学家,都没有批判过这个问题。

丑话说在先,拳大说的算,是世人默认的潜规则。

赵佶没有丝毫恼怒,“我的确是病了,或许更准确的说,应该是我痴了。”

方腊有些意外,他创明教、自然知书读经,明白精要,在和赵佶的对谈中,敏锐的感觉到赵佶说的居然很有道理。

能说出这么有道理话的皇帝,通常不应是昏君的。

赵佶和他方腊认知的那个皇帝截然不同!

“我就如狂风中一片枯叶,随风起舞,看不到周围的狂风,却以为是自己造就的地动山摇。”

赵佶涩然道,“世人多是如此。不知道自己真正在做什么,能做什么,却觉得自己可以做一切事情,能做一切事情。”

方腊轻吁一口气,“你若觉得这些话可以让你免除一死,那就未免太天真一些。”

赵佶摇头道,“我不再天真。”

看向沈约,赵佶微笑道,“方教主说我们都该谢谢沈约,我很赞同。从我的角度,我对他的感谢,如今发自肺腑。”

众人有的难免在想,听你的意思,那以前的感谢,还是有点虚的了?

赵佶竟似看穿一些人的想法,随即道,“以前我对沈约的感谢,是出自私心的。”

看向夜空,似生平第一次真正的凝望夜空,赵佶喃喃道,“我经历了一次前所未有的经历,在那场经历中,我痛苦、郁闷,甚至愤恨不已,恨老天为何如此待我,恨我的子女如何这般无用无情……”

第1883节 引颈待戮

人谁无怨?

圣人也会牢骚满腹,不然孔子也不会说出“以德报怨、何以报德”的话语。到了孟子那里,不但继承了孔子的言论,更是发扬孔子的暴脾气,一言不合,就揭穿你虚伪的老底,甚至想撸袖子对你饱以老拳。

孔孟变得和蔼可亲,是后世权术改变的结果。

权术希望你有孔孟的恕道,却不希望你有孔孟的脾气。

但这如何可能?

圣人都不能克制的脾气,你让寻常世人克制,那世人如何能够做得到?

圣人有怨,赵佶自然也有怨。

可赵佶的怨言却让众皇子、公主面面相觑,暗想父皇这是疯了吗?怎么会如此胡言乱语?

父皇不是一直养尊处优,哪里有过什么险恶的经历?

在场众人,倒只有沈约知道赵佶说的是曾经经历的那可怕、屈辱的岁月!

在那场经历中,赵佶数次遭遇背叛。

沂王赵愕是明目张胆的背叛,直接诬陷赵佶;那赵构呢?人在江南称帝,始终对他这个父亲不闻不问,是不是也可以说是背叛?

“方教主,你可能觉得我在胡言乱语。”赵佶苦涩道。

方腊淡然道,“我只知道,你说的是真心话。”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