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极限警戒 第1319节(1 / 2)

加入书签

夜星沉微有扬眉,不想沈约对道家内功如此熟悉。

“释家的去五蕴法门,和道家此理相若,本意就是去除世浊对人体六轮的影响。”

沈约再道,“玉不琢、不成器,美玉不去外部原石,终究是无用之物。六轮清,心性显。精气足,灵光现。释家、道家修炼的法门看似复杂难解,但本质不离去浊显清之理。”

夜星沉淡淡道,“听你这么一说,那些道家秘术倒是不足一提。”

他虽是这么说,可眼中的光芒却说明他是赞同沈约的。

沈约自信道,“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此为《黄帝阴符经》开篇之言,无论释迦还是黄帝,都对世人明言大道至简。奈何道理浅显,对太多人而言,行之却难。”

夜星沉看着沈约,“你希望天下人能尽行此理?”

沈约默然片刻,“不错。”

“虽知不可为却为之,若非莽夫,就是大智大勇之辈。”夜星沉肯定道,“你不是莽夫。夜某生平少有钦佩之人,但你就是其中的一个。”

他就是这样的人,圣人帝王昧行,他看不顺眼,都会当面骂上几句,可哪怕是稚子,只要是真行真言,他都是会佩服的。

“就因为你深知六道六轮至理,因此坚信徐福的灵明点,绝非是从海底射出。”夜星沉听沈约解释,知道沈约断定的理由何在。

沈约缓缓点头,“海底为人体阴阳转换之关,宜储惜泄,真正修道之人,更视之为生死玄关,时刻警惕此关失守,徐福这种道人,既能坚信长生不虚,如何不懂这种肤浅的道理?”

夜星沉思索片刻,“那亮点稳定在徐福的胸口又做何解?”

张继先闻言讶异,他本来以为的刀光剑影却转化为坐而论道,听夜星沉问的诚恳,张继先不由想到——若有心机之人,这时候不提条件,实在错过机会。

沈约却似根本没有任何心机,坦诚道,“据我所知,人体六轮对六道,胸口心轮对应的就是人道。”

夜星沉缓声道,“我不太清楚你说的秘法,倒不知六轮具体何在,又如何对应六道?”

沈约闻言,暗想刘武能变成夜星沉绝非无因。

常人到达夜星沉这般境界,多是狂妄无边,夜星沉这般人物,不懂就虚心询问,着实是难得的品质。

沈约同样谦逊,并不以夜星沉问询为骄,耐心道,“六道以畜生、饿鬼、地狱为下三道,对应之轮为腹轮、海底和足轮。”

夜星沉微微点头,示意理解。

沈约再道,“六道中上三道为人道、修罗道和天道,对应人体的心轮、喉轮和顶轮。如果我没有想错,徐福能得长生之秘,多是因为心轮真正的开启。”

夜星沉反问道,“你所言的六轮和道家的气脉有何区别?”

沈约暗想密宗教法是在唐后流传,无论刘武还是夜星沉都是汉时人物,对此不了解很是正常。

可水轻梦能浏览历史长河变迁,为何夜星沉反倒不能?

疑惑一闪而过,沈约真诚道,“释家有显密之别,显教以戒定慧之步骤去除贪嗔痴三毒。”

见夜星沉微有点头,极为了然的样子,沈约暗想,从此看来,夜星沉对佛教有过研究,毕竟汉时就有佛教传到华夏,而夜星沉不知唐后的密宗,会不会是时空封锁的缘故?

夜星沉这般人物,似仙非仙,像神不是神,他无意长生而得长生,不惜死偏偏对长生香的奥秘很是关注。

沈约想到这里,对夜星沉这个人好奇之意更浓。

此人明明垂手可救儿子,却能忍住不救,他击败了都子俊等人,如今仍对那些人并不关切……

这完全是个矛盾人物。

而最关键的是——夜星沉存在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第1946节 心轮开启

人活着有意义吗?

在现代社会,这是个哲学问题。

深思之下,会让太多人产生困惑,怀疑自身的存在、进而产生极多的问题。

国家机器多知道这个问题,因此会主动赋予给每个人一定的意义,避免太多人的“胡思乱想”。

可真正的意义,从来不是别人赋予的,就和真正的自由,不应该是有条件限制的。

庄子早知这个问题,才会在《逍遥游》阐述自由之意。

清醒的人,知道自己存在的意义。

夜星沉这种人,本不是困守某地的人,可他无疑在守护着汉末时空封锁的秘密,沈约肯定这点,是因为都子俊他们撞在枪口上。

夜星沉就是枪口,阻挡任何人接近汉末封锁的秘密。

沈约暗中推测,夜星沉更像个门卫的角色。

可夜星沉这种人物,一定是觉得有意义的事情才会去做,究竟是什么意义才让夜星沉甘心情愿的做这件事情?

沈约思索着这个问题,继续解释道,“因为修行中‘戒定慧’这些步骤看似寻常,让世人反倒产生怀疑。”

夜星沉淡然道,“人性好奇,不知神藏于常,反倒希望从无常中追寻至道,难免对寻常产生怀疑。”

沈约赞叹夜星沉的认知高明,点头道,“传说中,释迦有感世人蒙昧,知其说的常理必定会湮没在世俗中、被世俗曲意修改,反变成修行桎梏,这才以莲花转生,创密宗传世。”

夜星沉喃喃道,“原来如此。”

他本不知密宗,但一听沈约解释有理有据,深觉沈约解释符合情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