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极限警戒 第1424节(2 / 2)

加入书签

“萧布衣认为,甚至不用等他死,他会老,老了就会糊涂,糊涂就会做错事。”天涯又道。

沈约微笑道,“不然何以有生老病死四苦之说?”

释迦当然是个奇才,他在当太子时,享受着无尽的欢乐,却能看到这四苦,进而寻求四苦的破解之道,本是有绝佳的悟性。

可世人贪图享乐的时候,从不解“生、老、病、死”的苦意,哪怕躺在床榻上,插管吸氧时,太多人仍想着好转后如何享乐补偿这段“荒废”的时光,却没意识到这是生命的警告。

“因此萧布衣决定和孙思邈共同完成改变世界的计划。”

天涯介绍道,“孙思邈本认为红尘无药可解,但从空间裂合中却得到启发,他认为天人合一,人和空间密切相关,既然人之不一致导致了空间的分割,那人如一致,就会产生合并空间。”

沈约喃喃道,“我认为这个想法没有问题。”可他又深知这个方法大有问题,因为若是方法完全正确,那本源世界绝不会是如今的模样。

“沈约,你自然看出这个计划的关键所在?”天涯缓声道。

沈约沉吟道,“关键是人?”

“为什么是人?”天涯反问道。

沈约思索道,“修行中,合一不是强合,而是真合。就像想将水火合一,那看起来是根本枉费力气的举动。”

“但可以抽坎添离。”

水轻梦对道术了如指掌,“后天之水火均有缺陷,因此在卦象中离火中空,坎水中满。道家为求长生,就想出一法,希望后天转先天,是以在修行中,要将坎水中的真阳置换离火中的纯阴。后天水火中阴阳互换,就可还到先天纯阴纯阳之境,实现长生永恒之态。”

见沈约不语,水轻梦蹙眉道,“我说错了什么?”

沈约摇摇头,“你说的再正确不过。可你说的道术对常人而言实在过于高深。如果真能领悟你言语真意的人,无疑是个悟性不差的人,若还能按照你说之法修炼之人,那更是万中无一。可是,就和佛法般,常人都是见明行暗,知难行更难。”

微有叹息,沈约缓声道,“空间若真合,必定有真意之人操作。这世上如孙思邈、萧布衣的人本来极少,退而求其次,如太平道四道道主之人,又有几个?”

第2103节 镜非镜、门非门

众人闻沈约所言沉默不语。

他们或许讨厌太平道的兴风作浪,但又不能不承认,若非有着高明的见知、非凡的能力,也无法做到太平道主那般。

好人或许不差,但好人在世人眼中最大的问题是——他的确好像没有做什么坏事,但他也没有建设什么。

坚持善良没有问题,可善良和功德一样都是飘渺无依,当老实善良被世俗和无能划上等号的时候,世人更喜欢能看到的是真实产出的东西。

“对于孙思邈、萧布衣而言,完成他们计划的人,不但要对空间有非凡的了解能力,还需要根器极佳,理解合一的念头。”

沈约沉声道,“因为他们计划就是要通过人之合一,实现空间合一!这天底下,想着合一的世人又有几个?”

天涯轻叹道,“你若是早到多年,或许孙思邈就不用那么痛苦。”

众人听出天涯的言下之意,“孙思邈痛苦什么?”

水轻梦更是问,“他的计划失败了?”缓望四周,水轻梦随即道,“但这里,不就是他成功的标志?”

众人望向四周,完颜希尹缓声道,“是啊,我记得沈先生说过,这天子基,就是合一的成绩。”

天涯默然片刻,终于道,“不错,天子基是空间合一的结果,可也是唯一的结果。”

众人心中微沉。

沈约倒不气馁,看到好的一面,“天子基已存在许多年,却没有被本源世界抹去!”

他的认知更深邃!

人体有自免疫系统,但本质也是个排斥系统,对于不属于人体本来细胞的异物,免疫系统会想方设法的除去外来物!

当然了,当身体不能除去外来物后,就开始容忍异物,觉得可以让它继续存在下去,往好了说,那叫包容,往不好了讲,那叫改造。

比如癌细胞,比如坏习惯……慢慢都成为人体的一部分,让世人或觉得理所当然,或坐视问题的出现而束手无策。

世人如此,空间亦如此!

既然世人会排斥,空间为何不会?

常人或许无法理解空间排斥的现象,但你想着水中容不下一颗石子,对这个现象或许就能明白了。

水和石头,不同样是空间?

但水滴石穿,只要持之以恒,水可以凿穿石头。那复制世界在本源世界多出个空间,是不是意味着水滴石穿的结果?

沈约刹那间念头飞转,天涯随即将他的念头显示众人面前。

众人细心观看的同时忍不住在想——沈先生实在是无事不可对人言,若是旁人,片刻间的确念头千转,但大部分念头都是不能现出人前,像沈约这种,直指问题关键、毫不偏离本心的分析实在少之又少。

“不错。”

天涯转完文字后,随即道,“天子基是孙思邈始终坚持的缘由所在。对沈约你而言,空间分裂合并不足为奇,但对孙思邈来讲,他是需要太多年的光阴,才渐渐明白时空的概念……”

众人望向沈约,不由有丝困惑。

根据历史,他们多知道孙思邈足足活了一百五十年左右,但怎么看,沈约都不过是而立之年。

孙思邈是个奇才,可看起来,沈约却比孙思邈了解的更深邃、更透彻,沈约又是如何做到这点的?

“只是研究昆仑传下的、和空间有关的科技,就又花了孙思邈多年的时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