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极限警戒 第1459节(2 / 2)

加入书签

沈约明白了一些,“你们的量子化观测,就是对量子场的研究?”

那个声音赞许道,“你明白了,这很好。我们的研究,本来是和黑洞密切相关的。我们试图冲入那个黑洞中,然后再离开那个黑洞……”

沈约感觉对于这种高科技理论,他听着就好。但听到这里,他还是不由道,“你们可以冲过黑洞?”

根据现代化理论,黑洞是个只吞不吐的家伙。

在黑洞周边,能不被黑洞吞噬都是牛逼的操作,穿越黑洞,更是世人无法想象的事情。

那个声音解释道,“在我们的实验模型中,黑洞是个外部固化、引力极强,而内部量子化的无序空间,只要我们半数人以量子态挣脱黑洞外层引力,进入内层空间,就如百川入海般,融为一体。”

沈约灵光闪动,“你说是有一半人进行这种操作,剩下的一般可以做量子纠缠观测,再赋予黑洞中那些量子化的人物以形态,就能想办法再按照穿入的方式,前往黑洞的另一端。”

那个声音感慨道,“这很难理解,我们还以为需要对你解释很久,不想你居然能够自己就想出来。”

沈约轻叹道,“想是容易,但实现,绝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

那个声音解释道,“但我们是一直在做类似的操作,才能彻底的了解我们的三维空间。我们经过完备的计算,认为我们有半数到了黑洞另外一端,就可以利用量子反纠缠,推动黑洞解体!这样,黑洞释放出来的能量,就足够我们解决创世镜内众多宇宙分裂的问题。”

沈约不明对方怎么操作,但真的感觉对方着实厉害的样子,“这需要精准的计算,大智大勇,和齐心协力,你们好像都具备。”

他突然意识到,对方似乎处于一个很糟糕的状态,这意味着对方失败了。

对方会败在哪里?

第2165节 白洞

成功靠的是不拔的毅力、正确的方法,还有运!

世俗的成功并不需要三者兼备,有时候只要一种就能达到所谓的成功。

在风口上,就是在运上,猪都能上天,但等风口转弱,还能傲视群雄的人物,基本是三者兼备的人物。

在世俗看来,李巨人、都子俊、女修他们都是成功的,因为他们站到了世人掳掠层次的顶尖上。

可苍鹰同样处于这种状态,它会认为自己是成功的吗?

只要不是自欺欺人,李巨人、都子俊、女修内心深处,多数是认为自己是失败的——没有实现目标,对他们而言,就是失败。

一个更成功的人,难道不应该有更崇高的理想吗?

他们掌控了运,有不拔的毅力,但在沈约眼中,他们还是失败了,而失败的缘由很简单——他们的方法有问题。

这些人无不是极度自我,因此总是在关键的时候,遇到分裂的因素,可神农那些人统一一体,又着实忘我奉献,那他们会在哪个环节出现问题?

还是方法!

“但你们的方法看起来仍有问题。”沈约喃喃道。

那个声音感慨道,“的确如此。我们对黑洞模型早进行了大量研究,同时利用创世镜内的黑洞进行了实验,本以为这次行动虽然是冒险的,可成功的希望还是很高。我们一半人进入了黑洞,成功量子化后,再成功的有序化,而且穿越到黑洞的边缘,可是……我们没想到,那一侧居然是白洞。”

白洞?

沈约脑海中闪过白洞的概念——白洞只吐不收。

现代科学中,对黑洞的相反态进行描述,形成了白洞理论。既然黑洞只吞不吐,那白洞自然只吐不入。不过科学家虽然观测到黑洞的存在,对于白洞,仍旧处于理论中,而且从未对其有过真实的观测。

“对于白洞,我们了解并不够。”

那个声音无奈道,“我们可以观测到极多黑洞,同时利用黑洞,但白洞的出现,对我们来说,仍旧是首次。”

沈约只能道,“结果怎样?”对于这种高科技的概念,他多保持谨慎耐心的倾听,然后将其和自己认知关联。

生有涯、知无涯!

有限的生命,自然要尽量关联最清澈有用的认知。

以其昏昏,不但不能使人昭昭,反倒会将自身推入大昏沉的境界。寻章雕句、皓首穷经,临死方悟一切终空时,会不会有些太晚?

那个声音缓慢道,“我们没有按照预期形成反量子纠缠,因为在被白洞喷出的那一刻,我们才发现,我们进入了更高纬度的空间。那时候,我们真正的到了四维。”

沈约微有讶异,真诚道:“我不明白。”

他感觉大部分世人都不会神农在说什么。

不是说更高纬度的生物对低级纬度是神一样的存在吗?为何神农的意思反倒是很糟糕的样子?

“我们那时候也不明白。”

那个声音直言不讳道,“被白洞喷出的我们,进入到一个极为……稀薄的空间。你应该知道宇宙大部分是空的。”

沈约点头。

世人的认知中,世界是实有的,可真相却是,地球和诸多星系在宇宙中,都是极为孤单的存在。

地球上海洋的比例要超过陆地,而在宇宙中,星系所占的空间,在空荡的宇宙中,实在不足一提。

太多人注目的都是实有,却不是空。

但空更广博!

那个声音继续道,“我们被白洞喷出后,所处的空间中,比你认知宇宙的空,还要更空,而且空的不可思议。或者可说,什么都没有!只有我们!”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