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极限警戒 第1505节(2 / 2)

加入书签

赵佶坚定点头道,“我心甘情愿。”那一刻,他心中竟有悲壮之感。

天子基门户再开,沈约和赵佶并肩而入。

沈约如滴水融入大海般不起微澜,进入天子基竟能一念不染,可见修为之精湛,赵佶仍如以往般一进入就像个烟筒般在冒烟。

琴丝见状叹道,“数千年来,念尘从未有如今这般明显易睹。”

众人均有同感。

世人习惯了错误,适应了错误,将错误当作正确来执行,却不知道自身因此尘垢深厚,益发的无明而在六道中苦苦轮回不得解脱,只有今日,众人才亲眼目睹念尘之惑。

叶宣儿突发奇想,“不知道能否将天子基转移到我等暗界,我想暗界有无数人应该期望着经天子基来洗尘。”

影像中,暗界众人露出期待之感。他们和明界众生还是大不相同的,在明界,更多人沉迷眼下,无论好坏,都想不到或者不想改变,暗界众生却始终向往着新新人类的境况。

琴丝居然点头道,“可以考虑这个事情,但当务之急还是看沈约如何解开赵佶这一环……”

话未说完时,赵佶身上倏然烟尘不起,暖玉立即道,“他已入定。”

入定无欲!

这是绝对肯定的事情。

无欲则尘弱。

若你始终胡思乱想,打坐的时候念头一个接着一个,受到念头的控制,总是在妄想中徘徊,那绝对不是入定,而是妄想执着、是以不能证得。

夜星沉见状道,“赵佶这次入定快了许多。”

琴丝喃喃道,“应该是沈约给了赵佶无边的信心。”

动荡中若非有深厚修行功底,自然难以入定,但在一个轻松安全的环境,入定就会变得容易很多。夜星沉虽不修禅定,可练天人合一的法门,绝对是修行的大行家,暗想赵佶不久前初次入定耗时极久,但在第二次入定却显得非常熟练,固然有沈约的因素,但绝非是新手所为,看起来忆起前生,对赵佶帮助颇大。

天子基蓦地震动下。

众人微惊,想问发生了什么时候,就见其上众妙之门大亮,射出一道光华,而光华中,赫然出现了两个和尚的影像。

第2250节 阿弥陀经

妄想遮心,正想明心。

赵佶第二次入定比第一次明显快捷许多,这就得益于他记起了前生修行的法门。

真懂了就很难忘却。

真明了如何会再犯痴?

忘却了,更多是因为觉得对自身没有意义。

世俗备胎是否会发挥作用,还是在于男神、女神觉得这备胎是否有意义,备胎因旁人评点而欢欣雀跃,感觉人生有了意义。但一个人的意义,本不该由旁人来决定。

赵佶忆起自己的前生是慧远,下意识的采用了慧远的言行,这本来就是创建天子基的用意所在——每个人都在感慨自己第一次做人,第一次做父母,第一次做子女,并没有什么经验,可一人若知道自己的许多生的经历之后呢?

是选择愤世嫉俗?还是选择明心见性?亦或是,根本觉得浮生了无,任由沉沦起伏、继续糊涂下去?还是觉得,游戏没有通关,还需要将所有的关卡都过一遍?

许多人选的恐怕是继续通关。这就和打游戏般,遇到难题后甩手不干,但看到别人过关后,感觉自己又行了。

赵佶选择了觉醒,觉醒后的他明白沈约和他再入天子基的意义,立即重新入定展现慧远变故之时。

影像中,两个和尚一站一坐。

琴丝见状立即道,“众妙之门展现出赵佶前生的情况。这应是沈约的缘故。沈约能……利用众妙之门。站立的和尚,是慧持。”

她停留在宋时空间数百年之久,可说是极为详尽的收集了这个空间的数据,慧持曾见过赵佶的事情,她自然记录下来。

慧持并没有怎么变样。

那坐定的和尚,自然是慧远!

慧远和赵佶没有任何相似之处,赵佶更像个风流才子,慧远却是方脸长耳,在世俗中,他的长相可说是怪异,但成为了和尚,这种长相却显得颇为法相庄严。

慧持有些紧张的看着慧远,慧远似有所感,睁开眼睛道,“弟弟,你我尘缘已尽,不必眷恋许多,想你我勤修净土之法,净土相遇不过是早晚之事。”言罢微微一笑,似有喜悦时之意。

沈约并不熟知慧远,但见慧远这种神情,知道慧远修行颇深。

大雪山秘法中,生不是值得庆幸的事情,因为那是人生无明之始,又有什么值得高兴呢?对真正的修行者,死亡才是值得期待的事情,因为那意味着他们完成了此生的任务,得以进入更高的精神层次。

因此古代高僧圆寂,对真正的悟道者而言,是值得开心的事情,你看那些见到师尊圆寂,痛哭流涕、很是悲伤的弟子时,就应知道——或者这高僧没有真正的圆寂,或者是弟子根本没有开悟。

当然了,终于有些弟子还算明白这个道理,因此会在师父死去后故作平静的对外人宣讲——师父得道了,师尊精神长存。

故作、假装都是痴迷,违背身口意合一,就是在造业。

慧持却显然发乎于情,突然道,“大哥,我们真的能前往净土吗?”他和慧远不但是同门,而且是亲兄弟,称呼随意,倒没有太多规矩。

慧远宣了佛号,正是“阿弥陀佛”。他随即慈悲的望向慧持,轻声道:“你忘记信为百行先了吗?”

慧持摇头道,“没有。”

慧远微笑道,“那你何必紧张焦虑?”言罢轻声道,“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

他突然如念经般,琴丝知道众人或许不知,解释道,“慧远念的是《阿弥陀经》,他是净土宗始祖,净土宗基本经典是三经一论,分别为《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阿弥陀经》和《往生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