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极限警戒 第1533节(1 / 2)

加入书签

他真的是半颗心在跳动,因为另外半颗心,不受他的控制。

不等再说什么,颍昌城的方向金鼓声大作。

夏常落马,金骑兵已乱。

岳银瓶自然不会错过这个机会,轻盈回纵马背上,长枪一挥,游奕军终放短弩!

寒光闪动中,金骑兵蛇已无头,再被短弩近射,阵型混乱中冲势自然弱化,游奕军却是人借马势,马借刀势,刀借气势如割草的铡刀般向金骑兵劈去。

金骑兵瞬间倒了小半。

岳银瓶气势锐利,一气冲到金骑兵阵尾,竟不收势,居然向不远处的金人冲去。

金营这才鼓声大作,随即有两列骑兵成犄角之势跃跃欲试。

岳银瓶却不杀去,随即随即回马调转,再度向金人前锋残阵冲杀。

金人骑兵并未追出,只是眼睁睁的看着那些金骑兵哀嚎惨叫,奋力反击,有一些金骑兵见状不妙,竟要返回金人主力阵营,就见有羽箭射出,竟将那些逃兵射杀当场。

林逸飞见状,“我记得,这次金人的统帅就是……金兀术?”

完颜烈听闻亲爹在此,没有任何波澜,“你觉得金兀术做的太狠了吗?”

疆场之上,金人连自己人都杀,可说是极为狠辣。

林逸飞叹息道,“我知道这是金人的规矩。夏常以三倍的兵力对阵岳家军,不能取胜还要败逃,这绝不被金统帅谅解的。”

完颜烈没什么表情道:“不错,金人重视勇气、尊崇强者。双方都无外援,他们以三倍之力,不能胜已是罪过,拼杀掉最后一人,才能洗刷他们的过错,获得族人的尊敬和谅解!若是败逃,那只会影响金人的士气。”

林逸飞缓缓道,“因此金兀术用斩杀逃兵的方法告诉所有金人,此战不容有失,没有后退可言!”

“这是规矩,金人的规矩。”完颜烈凝声道。

林逸飞想问什么,却又止住。

完颜烈见状道,“你想问金兀术为何不太遵守这个规矩?”

宋金战场上,金兀术纵横驰骋,绝对是宋金战争中期的主角,可他显然不是百战百胜,最少在黄天荡的时候,金兀术输了,而面对岳家军,金兀术的胜率更是大幅度的下滑。

若是输就要死,金兀术早就不在这个世上了。

林逸飞想说就是这点,可感觉没什么用处,遂不再追究细节。不想完颜烈居然点明此事,“因为金兀术是统帅,制定规则的是他。”

露出讥诮之意,完颜烈强调道,“最先破坏规则的人,通常就是那些制定规则的人。从这点而言,金兀术也不例外,因此……我是鄙夷他的。”

林逸飞怔住,他感觉完颜烈有金人六亲不认的传统,可和真正的六亲不认又有差别。

“我期望金兀术能改变。”完颜烈终叹一声,“可惜,积习难改。他不会改变,也不可能改变。”

再望沈约,完颜烈缓声道,“你教了我一件事情……”

哪怕林逸飞都不知道完颜烈说什么,沈约只是微笑,听完颜烈又道,“没人能劝我放弃易安,只有我自己明白了她有自己的归宿,我才会放弃。同理……没人能让根放弃灭绝世人的想法,只有它明白了人类有自身的前程……因此,你才根本没有去想说服根……因此,你才只是跟我到宋金战场,却什么都没做。你想让在这个战场的人告诉根一些事情……”

沈约并未否定。

人都是自愈的,人亦是自觉的!

“可惜,我看不到希望。”完颜烈叹息道,“最少我从金兀术身上,看不到任何希望,这是我鄙夷他的原因。小时候,我很崇拜他,我认为他无所不能……”

他没说下去,沈约却道,“你或许不再相信金兀术,但你最少可以相信自己,相信到了今日,有无数人前仆后继,努力的维系着人类的希望。如果只是历史,苟且、偏安、丑陋的确是主角,可那些曾经的努力,终究改变了什么……奇迹,或许就在坚持的下一刻,下一秒!”

第2300节 宋金对决

坚持就是胜利!

沈约说出这个意思的时候,并没有蛊惑。旁人或许用蛊惑获利,但他口说心行,确信不疑。

完颜烈、林逸飞看到他的模样,不由暗想,若真有人能改变人类的结局,或许只有这个沈约。

颍昌城激战终起。

夏常的死,看起来不过大战的开胃菜而已。

金人竟坐视前锋军被岳银瓶所率的游奕军屠戮,并不增援。金人剽悍,对赵佶都采用牵羊礼受降,将宋朝一国之君视为弱羊,自然视宋人为猪狗。

面对自己轻视的人物,他们以多胜少都是不屑,如果以多击少不能胜,还要派兵增援,那实在是奇耻大辱。

金前锋五百多人尽亡。

游奕军同时血染战甲,哪怕岳银瓶的面具,都被鲜血泼染。

金人后退,却不败退。

完颜烈喃喃道,“决战刚刚开始。”

林逸飞明白金人的用意,“他们要空出更大的空间,方有利拐子马和铁浮屠的冲击。夏常妄想突袭决定胜负,但金兀术清楚知道,对付岳家军,突袭没有作用,他们只能依靠人数和轻、重骑兵的优势。”

提及“拐子马、铁浮屠”的时候,林逸飞带着戒备之意,当年哪怕是他面对拐子马、铁浮屠的冲击,仍旧不敢有丝毫大意。

当然,以他现代的目光来看,拐子马、铁浮屠几乎是古代战场轻骑兵、重骑兵的典范。拐子马是金人的轻骑兵,擅长以灵活的机动性攻击敌人的侧翼、弱侧,而铁浮屠本是当年北宋时期李元昊所创的铁鹞子的翻版。

当年北宋时期,西夏李元昊崛起,以三千铁鹞子威震天下,宋人难敌,甚至有三千铁鹞子可顶十万军的说法。

金人立国之初,礼仪文化方面传承自宋、辽,但在用兵上,却渐渐继承了西夏人的做法。铁浮屠就是西夏铁鹞子的翻版,属于古代重骑兵的巅峰,若论冲击力之猛,装甲之厚,实在是难找匹敌的对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