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历史同人)开局给秦始皇盘点四大发明 第25节(2 / 2)

加入书签

可杨贵妃此人?

他后宫之中好像没有——

【儿子死了没什么感觉,宠妃死了倒是追封为皇后,还又给自己找了第二春——】

【杨贵妃,原武惠妃之子——寿王李琩的妃子。】

【在武惠妃病死之后,李隆基日夜寝食不安,觉得后宫里的美人虽然多,但却没有一个能使他满意,然后听人说武惠妃的儿子,即寿王李琩的妃子杨玉环很美貌绝伦,艳丽无双,于是……】

【于是当然是把儿子的媳妇召进宫,当自己的媳妇宠啦。】

【至于所谓的礼节什么的,他是皇帝,他说了算,就是这么霸道强宠。】

李隆基骤然脑袋一懵,只觉得眼前一阵晕眩……

天幕语气戏谑又不屑,简直犹如千斤重锤,狠狠击在了他的脸上身上!!

而此时,他已经不敢再看朝堂之上了——

那里站着的可不止有诸多大臣……

【关于李隆基和杨贵妃的争议有许多,后世作品中,经常将两人比作真爱,可事实当真如此吗?】

【不过是文学影视作品多为了美化罢了。】

【毕竟设身处地想一想,当时李隆基都多大年纪了?而杨贵妃又多大年纪了?你会心甘情愿爱上一个都能做你爹的老头吗?再者说,杨贵妃和寿王李琩成亲后的日子,又不是过得不幸福不美满。】

【结果李隆基先是让杨玉环出家为女道士,然后又下诏让杨玉环还俗,将其接入宫中,后正式册封为贵妃。】

【呵,男人,果然在面对女色上,真的是惯会耍弄心眼子,这招掩耳盗铃用得好啊。】

【只可惜自古以来无权做主的女人了。】

李隆基……

李隆基已经不知道该作何表情,只觉得脸皮异常发热发胀,几乎无言以对,也更是无颜以对堂下诸人。

其他时空众人更是不知道该摆出什么表情,尤其是唐朝时空听着的人。

这一系列操作下来,怎么说呢……虽然类似事情不是没有,但听着天幕用这样的语气叙述,就是觉得……丢人至极啊。

【提到杨贵妃杨玉环,就不得不提她的族兄杨国忠。】

【安史之乱,也少不了杨国忠的影子。】

很好,又新添了一人……

【安史之乱究竟是怎么一步步的积累矛盾,直至骤然爆发的?】

【我们从李隆基的这几个操作中,不难看出他后面已经被享乐奢靡之风侵染腐蚀,脑袋已经不好使了,骄奢淫逸,挥霍无度,再加上一些大臣投其所好,说什么就信什么,于是奢靡挥霍的时候,竟然就从不过问经费来源。】

【还有在李隆基对政事倦怠后,就将政事交给宰相处理,可张九龄是个直臣,李林甫却不是。】

【张九龄认为看见不对的地方就要谏,皇帝不听更要谏,但李隆基已经就想着放松身心,以犒劳自己十年如一日的辛勤付出了,能愿意和喜欢听张九龄的劝告和建议?】

【反倒是李林甫也投其所好,私下里警告那些言官,说如今明主在位,天下大治,负面的话,诸位应当少说,以彰明主之伟大,否则出什么事的话,后悔都来不及,于是言官们再也没有人敢直言进谏了。】

【而之后张九龄等能臣更直接被先后罢官,于是这朝堂之上,便开始由李林甫一人专政独权。】

汉朝未央宫。

刘彻啧了一声:“宰相专权,挑还不挑个好的,怎么想的?”

秦王宫。

嬴政又想起了已经处死的赵高,不禁冷哼一声,这李林甫显然与赵高一丘之貉也。

唐朝李世民时期。

李世民和众大臣听到这里,更是脸色难看,话到嘴边,简直不吐不快!!

“既然先前虚心纳谏,为何不贯彻到底?!”

“前面所为如何就先不说了,国之政事,如何就敢直接放手!”

“那张九龄显然才是贤臣之范啊!”

李世民更是直接气到拍椅子:“糊涂!糊涂!!”

为君者,竟到后期只图享乐?!

莫不是脑子真的坏了!

这李林甫竟让言官不再谏言,那以后这朝堂之上,岂非他一人说了算了?

还有李林甫此等作为,恐怕不单单只是投其所好那么简单……

【李林甫其人,“口有蜜,腹有剑”,凡是才能在他之上而被李隆基所重视的,他都会千方百计的将其除掉。】

【不仅忌妒并且阴谋陷害有学问之人,还收买李隆基左右之人,致使李隆基的一举一动都在其掌握之中。】

【而这样一来,李林甫就可以随时采取各种措施,去迎合李隆基的需要。】

【加上李隆基开始不理政事,李林甫阳奉阴违的手段可谓是发挥到了极致。】

【不过李隆基也没什么好说的,因为由此,他曾在天宝六载,把天下所有的贡物都赏赐给了李林甫,真的是既眼瞎又眼瘸,活该被人蒙骗,从一个耳聪目明的君王,沦为了一个只知享乐奢靡的蠢货愚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