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历史同人)开局给秦始皇盘点四大发明 第192节(2 / 2)

加入书签

唐人:"不过是越往后发展越完善,有什么可说的。"

宋人:"可明朝的科举内容是八股制考试。"

明人:

关他们什么事?!别以为他们都看不见相关模块留言板下的回答好不好!

刘彻简直看得乐呵极了,心想这留言板的功能,哪怕最重要的权限功能还用不了,但现在至少也看得很令他愉悦。

不过还是要尽快开启才是,这亲自提问,没准儿乐子更多。

br>

五代十国的众人:"!!"

摩拳擦掌也想要留个言,但突然发现,大多连资料库权限都没开启.……真是怎一个憋屈说得。

【对于宋词的发展,李煜所作的词,可以说是起到了“抬高格调”的作用。】

【这个“千古词帝”的称谓,可不是浪得虚名,在历史上,着实是得到了很多文人的认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就曾这样评价过——"花间之词如古玉器,贵重而不适用,宋词适用,而少质重,李后主兼有其美,更绕烟水迷离之致。”】

【就是说李煜的词不仅兼具了这两者的优点,而且还更有情致,评价可谓是非常之高了。】

【那南唐的事情,我们先前已经讲过,这里就不多说了,总之李煜刚继位没多久,就主动认南唐为北宋的属国,然后他自己在属国内悠闲度日,大概技能点都点在了才华上面,处理朝政那是完全不行的。】

【所以最后,当宋朝的军队都打到了南唐国都,李煜还想着送钱了事,但“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赵匡胤说了这句话后,南唐就此亡国,而后李煜也被压着送到了北宋的都城开封。】

【被押送之前,李煜就作了一首《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

【听名字大概就能猜到具体是什么内容,就像李煜写词的“通病”,他很喜欢把自己的真实想法写进词里。】

【王国维就曾点评过李煜——"词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主观之诗人,不必多阅世,阅世愈浅,则性情愈真,李后主是也"。说的,在一些学者认为,李煜可以说是有些“纯真”的。】

嗯……纯真?

赢政不由得啧了一声。

若是他没记错的话,这李煜最后的死因,好像就是因为作词惹出来的祸事?虽然天幕那时说还没有印证,但也算大差不差吧?【李煜流传于后世的词,大多就是这时候作出来的,嗯,也可以说是“作”出来的。】

【比如这时候他还发起了对故国的无限思念之情——如这一首《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在别人的地盘,还要眺望远方怀念故土

时光,也真是不怕别人多想。】

【不过从这首词上,我们不难看出,这时候词的境界,确实是已经拔高了许多,对此,王国维又评价道——“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

【所以说,从李煜这里,词的“定义规格”发生变化,也引得越来越多的文人更愿意作词了。】

啧啧。

听听这词作的。

刘彻又不免想起天幕之前说过的,关于李煜作的那首《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也是美则美矣,意境也不错,但和这首《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一样,这不都是给自己的催命符吗?

这李煜……

刘彻摸了摸下巴,现下他倒是突然能意会到天幕说的后一个“作”究竟是何意了。

第110章 雅俗共赏

【李煜最出名的,其实还是那首《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著名的"愁"之词,发表之后,直接将自己愁死了。】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愁啊愁,愁到据说赵光义听到这首词之后,直接让李煜魂归了故乡而去。】

【所以说,这词上升到了士大夫的层面,大概还要感谢李煜在国破家亡后,仍是不懂何谓“寄人篱下”的“纯真做派”,于是这作词的规格和格调上升到一定的高度,从李煜这里开始,词开始正式进入更兴盛的时期。】

【但先前我们说到诗和赋的时候提到过——诗之所以能够一直流传下来,是因为诗是百姓的诗。】

【那同理也是一样,词想要流传和兴盛起来,只在士大夫那边有个良好开端可不行,最重要的还是要走到百姓中间去。】

百姓啊……连一种文化的发展和兴起都少不了百姓,最重要的也还是百姓。

若不是天幕说起这些,恐怕他们也不会意识到,原来普天之下的百姓,不是身如草芥,也不是飘若浮萍,他们存在于历史之中,是不可或缺的一份子,更是那最重要的传承纽带。

【先前我们也有讲过,北宋时期经济繁荣,所以娱乐更加兴起,很多权贵官员之间很流行举办宴会,而在宴会之上,一般的娱乐活动就是作词填词,于是很多词,其实是在宴会上写出来的。】

【除此之外,宋朝时期的宴会之上,一般也总少不了歌伎来唱曲伴舞,而这些歌伎们所唱的,就是词。】

【也因此,相较于词的豪放派风格而言,婉约派的词则是出现得更早,而且数量也更多。】

【而让词走到民间去,真正做到雅俗共赏的词人,这里就不得不提两宋词坛上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

【一位精通音律,善于吸取民间词的精华,所作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伎生活,尤擅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的,原名柳三变,又可称之为柳七的北宋著名词人,以及婉约派代表人物之一的——柳永。】

【提起柳永,熟悉他的人必然都知道,柳永可是给很多歌伎都写过不少词,也因此,他的词在市井间很是出名。】

r>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