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3章 堂堂正正(2 / 2)
对外界来说,三亚内陆被称为“田独”的这个地方无疑是极为神秘之地,据说海汉的火枪火炮,还有能让山崩地裂的烈性火药等厉害杀器都是在这个地方制造,即便是寻常的海汉国民也不得随意进入这个座落在山区里的特殊区域。
大明早年派到海汉的情报人员大多担负着一探田独究竟的任务,但这么多年来却从未有人成功过,凡是做过这种尝试的情报人员,几乎全都落了个神秘失踪的下场,最后连尸骨都找不着。
费策贤对此倒也能够理解,毕竟是制造国之重器的地方,岂能随意让别人参观?大明工部下属的南北军器局、兵仗局、火药局,又有哪个能让闲人入内了,更何况是外国人。他来海汉的时候,基本就没有再将田独作为自己的目标了,因为他也很清楚,海汉人不太可能安排外国高官去参观他们制造兵器的场所。
但如今这个想法却被海汉人亲自打破了,费策贤不明白海汉人为何要作这样的安排,但既然对方主动提出,他肯定也不会出声反对,且去看看海汉人葫芦里卖的究竟是什么药。
“张千智,你且先与本官说说,这田独工业区到底是干嘛的?何为工业?”在从迎宾馆去往火车站的途中,费策贤对张千智问道。按照外交部的安排,他们将从胜利堡火车站乘车前往田独,这个安排也是为了让费策贤近距离体验一下蒸汽机车和铁路的先进性。
张千智应道:“所谓工业,便是将原料采集后进行加工之产业。而工业区,顾名思义,便是这种产业最为集中的一个地方了。费大人前些天在本地市场上见过的各类海汉商品,大部分都是在田独生产制造。当然了,也包括大人在海口见过的那些武器在内。”
费策贤前些日子在海口逗留的时候,邱元曾安排他参观过武器打靶演练,而海汉武器的卓越性能也给他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而此时听张千智的意思,接下来要参观的地方中,竟似包括了武器制造作坊在内,这对于大明的情报工作而言,绝对要算是一个历史性的突破了。
当然了,从客观角度而言,费策贤并不是第一个进入田独工业区参观的大明官员,比他品级高得多的大明官员也有,比如福建总兵许心素,在好几年之前就已经去过田独了。也正是因为他亲眼见识了海汉制造武器的先进技术,知道大明可能永远都造不出同样性能的武器,才会死心塌地选择了跟着海汉干。
只是在此之前进入田独的大明官员,几乎无一例外最后都与海汉站到了一起,所以他们在田独的所见所闻,并没有变成情报反馈到朝廷的相关衙门里去,这才会造成了大明对这个田独工业区只闻其名,却不知其中详情的状况。而费策贤大概是有史以来的第一个忠于大明还被允许进入这一敏感地区参观的官员,也算是开了历史先河了。
海汉过去卡得紧,现在放宽尺度,主要也是因为两国已经正式建交,大明也承认了海汉对海南岛的统治权,所以两国爆发大规模战争的可能性已经降到了非常低的水平,有些东西也就不用再藏着掖着了,让大明稍微了解一下海汉的工业和军事科技实力,也未必是坏事。
费策贤不知道海汉的这种立场转变意味着什么,但他知道对方既然有恃无恐地作了这种安排,那大约便是不会忌惮自己了。但他知道自己必须要好好把握这个机会,将所见所闻都牢牢记住,回头写成奏折,详细奏报给朝廷。
两人来到火车站,张千智便去售票窗口买了两张车票,至于费策贤的随从,自然是不能跟着一起去了。费策贤对此倒也没有什么异议,毕竟那地方本来就不允许闲杂人等入内,如果不是海汉主动安排,他这个礼部行人司左司副也一样摸不到田独的门,就勿论他的随从下人了。
关于蒸汽机车与铁路,来过三亚的大明文人对此多有记载描述,费策贤在大明的时候也看过不少。对于这种据说能拉动万斤荷载在平原上奔驰的铁家伙,很多人都认为是海汉人的奇技淫巧,甚至将其视为魔法巫术之类的存在,但费策贤却不会有这么粗鄙的看法。
费策贤认为海汉必然是掌握了某种常人所不解的先进技术,才能造出火车这等匪夷所思的存在。前些天在图书馆里泡着,他也查阅了一些有关于蒸汽机车的资料,虽然都是一些粗浅介绍,但已经比明人道听途说的各种说法可信度高多了。费策贤虽然不懂如何将煤和水变成驱使火车前进的动力,但既然这是海汉人所作出的表述,那就先姑且信之,毕竟到目前为止,他还没有发现海汉人有什么吹牛皮的事迹。而张千智也告诉他,蒸汽机车和铁路都是工业的一部分,从乘坐火车开始了解海汉国所倡导的工业,无疑是一个极佳的选择。
第一次乘坐火车,费策贤的心情当然是非常兴奋,但他看到站台上十分平静地站在黄线外候车的海汉民众,又觉得自己不可表现得太肤浅,免得被当做没有见过世面的乡下人,当下也有模有样地作出一副淡定的样子,仿佛与其他人一样是等着乘车去田独工作。
不多时火车便从西南边顺着铁轨驶来,隔着老远就已经能从脚底感受到地面的微微震动,也足见这个大铁家伙的份量有多么惊人了。费策贤看着吐着白烟缓缓驶来的火车,哪怕他对这个场景早有心理准备,也还是难免感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和震撼。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