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178章(1 / 2)

加入书签

对大明沿海地区应该采取何种态度,是使用简单粗暴的武力手段,将其强行占领并纳入海汉统治区,还是通过贸易渠道逐步实施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的渗透和同化,用平缓怀柔的手段将其演变为稳定的原材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一直是在海汉内部存在争议的路线问题。而其中后一种观点在近几年越来越得到更多人的认同,就连军方也不例外。

长远来看,逐鹿中原并建立以东亚大陆为根基的庞大帝国,当然是穿越者们早就认可的共同目标。但来到这个世界之后,他们很快就发现,并不是掌握了超越时代的黑科技就能迅速实现目标。

建立政权或许不难,毕竟这事也不需要得到别国的许可,但如何去治理一个国家并使其快速发展壮大,却并不是一项容易办好的事情。以军事手段攻占大明沿海地区在现阶段已经不是最困难的任务,但攻占之后的治理问题,以及与大明的外交关系问题,却是统治者不得不提前去考虑的问题。

大明立国已有两百余年,有着成熟且庞大的官僚体系来管理和维持整个国家的运转,这是建国仅仅几年的海汉根本无法比拟的条件。海汉自身的官僚体系在这个时代所培养出来的归化籍官员数量远远跟不上殖民地的扩张速度,而由此所带来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

由于合格的官员数量长期不足,很多官职不得不在用人问题上凑合着过,这就导致执委会制定的大多数政策都在执行过程中会出现或大或小的偏差,效果自然也就会大打折扣了。

在这方面唯一进展比较显著的部门,也就只有军方了。军中绝大部分人都得依靠战功的不断累积和军事素质的提高来获得升迁机会,军衔较高的归化籍军官一般都有比较强的能力。而退伍转业的军人,因为有着较强的纪律性和执行力,相当一部分人会转入到其他部门去担任基层官员。

虽说海汉军方对外的态度是比较偏向**,主张以武力手段来解决各种国际争端,用战争为海汉争取更多的海外殖民区,但关于对大明的态度,军方近年来却是越发慎重,原因无他,也是利益使然罢了。

海汉在大明沿海所占领的地区,大多因为性质特殊而常年处于军事管制之下,如浙江舟山岛、山东芝罘岛、辽东金州等地,都是由军方将领担任着最高长官。而这些殖民区所产生的收益,按照现行的制度是有相当一部分要充作军费。至于当地驻军人员的灰色收益,那自然更是不必多说了。

执委会处于政治和经济方面的综合考虑,不愿再轻易对大明发起以侵占为目的军事行动,而大明在明里暗里吃了不少亏之后,沿海各地官府也早就接到朝廷密令,让他们尽可能避免招惹海汉,给对方留下任何动用武力的借口。

打仗虽然也会有收益,但毕竟是一锤子买卖,收益不可持续,而且后续还会招致各种麻烦,很可能会导致得不偿失。相较之下军方自然也更愿意维持当下的局面,以温水煮青蛙的手段来慢慢渗透大明沿海地区。

石迪文治下的舟山地区,目前已经是大明东部沿海交易规模第一的自由贸易港,对他来说维持周边地区的稳定局面,才是对舟山殖民区今后发展最为有利的条件,所以他也是和平共处论的支持者之一。

而与舟山毗邻的宁波府,无疑是大明东部沿海被海汉渗透得最为彻底的地区之一,上至知府曲余同,地方上各级文武官员,下至普通平民百姓,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几乎每个人都跟海汉之间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利益关系。

段天成常驻舟山,这宁波府自然也没少去,对当地的了解还算比较深刻,否则上次去宁波城抓捕十八芝头目孙飞舟的差事也不会轮到他了。海汉目前对宁波地区的影响有多大,段天成当然也是有切身的体会。

从人员流动方面来看,目前海汉国民进入宁波府基本不会有任何阻碍,公职人员在宁波甚至还会享有一定的特权,比如万一在当地犯了什么事被官府给拿住了,如果有这一层身份,一般都会私下把当事人移交给舟山当局自行处理——当然“手续费”肯定也不是小数目了。

至于海汉商人到宁波做买卖更是毫不稀奇,为了便于进出货而在宁波城内购买房产的海汉富商大有人在,甚至还一度拉高了城内的房价。

相较舟山岛,宁波的生活环境无疑更为完善,在舟山赚钱,到宁波花钱,也是近两年舟山岛上的新兴权贵们最热衷的活动,甚至连段天成也不例外。在他看来,宁波城里的餐饮娱乐行业无疑要比岛上更为发达,休假时前往宁波城享受一下花天酒地的生活,实在是颇为惬意的安排。

两地间密集的人员流动和贸易往来,对宁波所产生的影响远远不止房价波动而已。从某个时候开始,海汉银行所发行的纸币已经慢慢在宁波市面上流通开来了,而其兑换白银的汇率,也是以舟山岛上的海汉银行所发布的数目为准。

海汉的纸币在最开始时是以海汉国库中的金银为担保物来确定发行量,不过施耐德可不是什么老实人,在海汉国内推行了两年纸币流通之后,便开始增大了纸币的实际发行量。靠着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作为保障,这些纸币已经可以在大明沿海地区当真金白银使用,甚至有些善于经营的店家为了吸引海汉来的豪客,还会特地在门口挑出招牌,表明该店欢迎使用海汉纸币。

虽然大明早就发行过类似功能的“宝钞”,但由于当时纸质较差,且只发不收,数量又无限制,导致市面上纸币泛滥成灾,发行之后很快就会出现通货膨胀,贬值的速度甚至胜过流通速度,因此购买力和金融信用远不及海汉纸币这种发行体制相对成熟的货币。

纸币的流通不仅仅意味着金融制度的渗透,同时也体现了海汉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正在慢慢影响到这些地区。加上海汉一直在对此进行有意识的引导和宣传,这就逐渐在社会上层人士中形成了使用海汉纸币象征着高贵、文明的意识,甚至是一种身份地位的象征。

在各种手段的慢慢带动之下,海汉的影响力从贸易延伸到金融,又从金融拓展到其他更广的领域中。类似玻璃镜、火柴、香皂等海汉所产的各种工业制品,也开始成为了“上等人生活”的一部分。

而由此所产生的“到海汉求学深造便可学会各种价值连城生产秘笈”这类传闻,也不断吸引着充满好奇心和发财梦想的人选择通过舟山进入海汉。虽然海汉招募移民的宣传是声称“来去自由”,但实际上要学这些技术就得先入籍海汉,所以很多人来了之后也就没有再回大明,而是成为了海汉的一份子。

当然了,舟山当局为了吸引移民所设计的宣传策略可远不止于此,比如为了招揽大明读书人移民海汉,那都是**实弹用官职虚位以待,提供给想进仕途而不得其门而入的穷读书人一个实现梦想的机会。虽然这些读书人也未必都适合培养成官员,但到海汉筛过一遍之后,最不济也可以安排去做一个乡镇上官办学堂的教书先生,一样也能有公职身份保底。

段天成虽然不完全能懂得海汉针对大明实施的种种举措都有什么样的具体作用,但他也的确能够感受到宁波的社会环境在慢慢地起着变化,风气跟海汉治下地区越来越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