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2章(1 / 2)
李凒在海汉留学的时间不算太长,但也算是受过正统的海汉教育,跟海汉高层人物作过多次深入交流,所以他对海汉的行事风格和政治手段都算是有所了解,否则当年也不会被海汉选为王位继承人了。
如果朱子安的身份是真,那海汉的这个安排就很有意味了。一位大明皇家子弟转换阵营为海汉效力,这里面的政治味道实在太浓厚,让人很难不去细想其中内情。
对于朱子安投效海汉这件事,李凒可不相信这是什么机缘巧合促成的局面,海汉人做事的目的性极强,绝不会因为临时起意就把朱子安调到使团中任职。他认为朱子安会在东海大区的乡试中夺魁,性质其实是跟海汉当年安排自己到三亚留学一样,都是为了接下来的深度合作铺路而已。
李凒无法猜测海汉会给朱子安安排怎样的一条路,但既然已经让他当了东海大区的乡试解元,那朱子安在海汉的仕途就决计不会止步于使团文书这种级别的职位。
至于为什么让朱子安参加出使朝鲜的活动,李凒倒是看得比较明白,海汉的目的应该是要借此让朝鲜国内的亲明派认清形势,彻底放弃对大明残余势力的幻想。
过去二百年来,朝鲜历任国王都要在接受大明的册封之后才算正式登基,而朝鲜国也一直作为大明的藩国存在,对大明的仰望和服从刻进了骨子里。虽然李凒作为第一个由海汉认证而非大明册封的朝鲜国王,对大明早就没有了先人那样的崇拜感,但他知道国内仍有许多人习惯性地以大明为尊,对于改换门庭奉海汉为主仍然颇有微词。
海汉成为朝鲜宗主国之后的十多年间,一直在从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对朝鲜进行渗透,但也尚未彻底消除大明对朝鲜造成深厚影响,这种根深蒂固的思想在一部分人心中依然存在。
哪怕大明的崇祯皇帝在一年前已经发布诏书,宣布将向海汉国逐步移交天下的统治权,但也还有很多朝鲜人认为这只是一时之困,等大明缓过气来之后,应当还是有与海汉一争高下的实力。
虽然李凒知道大明翻盘的机会已经微乎其微,但他也无法说服所有人同意自己的看法。想要解决这个问题,要么通过长时间的潜移默化来慢慢转变人们的思想,要么就得等待某一时刻出现足以撼动人心的突发状况。
而朱子安的突然出现,应该就是属于后一种情况。
尽管有关朱子安的情况在朝鲜国内还没传开消息,但李凒毫不怀疑海汉人已经做了相应的安排,或许两三天之内,有关这位朱大人的种种传闻就会充斥汉城的街头巷尾,成为近期最热门的话题。
在与朝鲜君臣见礼完毕之后,终于是轮到了海汉派驻汉城的文武官员。早在十几年前两国正式建交之后,海汉便在汉城设立了外交使馆,负责沟通两国间的各种事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