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0章(2 / 2)
目前朝堂上的意见主要分为两派,一派是建议尽快与城外的海汉军议和停战,避免京城遭受战火。
议和派认为,既然三年前能与海汉议和,那么现在也同样可以尝试,大不了就是停战条件苛刻一些,但只要能保住国祚,暂时虚与委蛇也可以接受。
另一派则是认为不应就此投降,但也不用死守京城,把精锐部队全部耗在这里,应以保存实力为先,给未来东山再起作准备。
朝廷可以往西撤离,先退到保定府观望形势,如海汉军继续追击就撤到真定府,实在不行就一路撤去山西太原府。
撤离派的根据是海汉军兵力有限,且极度依赖后勤补给,深入内陆作战会大大增加其后勤负担,而大明目前为数不多的优势之一便是领土的纵深,可以主动脱离战斗来避免无谓的损耗。
崇祯越听越觉得心里发凉,这两派争来争去,却无一人提及在京城与海汉决战的可能性。
看来朝堂上下,都不看好这场战争的前景。但两个月前同一批人讨论刺杀执委会的可行性时,他们却认为即便事败,也不会影响到京城的安全。
想起刺杀行动,崇祯不免有些懊悔,当初就是鬼迷心窍听信了这帮人的劝说,认为一旦刺杀成功,就可大大削弱海汉的实力,为大明争取到反扑的机会。
但哪知人算不如天算,这事反倒成了海汉开战的理由,将大明拖入了当前的危机之中。
假如当时没有听信谗言,实施那不靠谱的刺杀计划,或许此时京城还仍是一片祥和景象。
但世上没有后悔药吃,事已至此,也只能想办法弥补先前犯下的过错。
当然崇祯也知道,如果在京城与海汉军展开决战,那很可能会被一战灭国,后果十分严重且难以挽回。内阁大臣们争论中的两种意见,他更倾向于前者。
秘密派王承恩去杭州找海汉执委会谈判,崇祯担心此举会遭到激烈反对,所以并未将此事告知内阁。
当然根本原因,其实是他已经信不过内阁这些人了。
但王承恩一去就如泥牛入海,毫无声息地消失了,也不知道他是否已经在跟海汉执委会展开谈判。
从城外海汉军的反应来看,显然王承恩还并未完成使命,依然看不到停战的希望。
正听得头晕脑胀之时,有太监来报,城外海汉军着人送了一封信过来,指明要求送进宫内让崇祯亲阅。
崇祯料定这信多半是劝降书,打开一看,果不其然,内容便是规劝崇祯尽快开城投降,不要再作无谓的抵抗。为表诚意,崇祯必须亲自出城请降。
崇祯看完内容怒极反笑,让在场众大臣传阅这封劝降书。
众人看完之后都是大呼不可,他们可以接受投降这种解决方案,但要让崇祯亲自出城请降,这实则是在故意羞辱大明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