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善奕(1 / 2)

加入书签

京都兴宁坊的孙府今日大门紧闭,朱门深院的祠堂前跪着一名男子,他上身赤裸,意识从疼痛中挣扎出来,看到供奉祖先排位的正上方有一道牌匾写着“欲速则不达,达则兼天下”,乃当今圣人御笔,两边有一副对联为“勋业有光昭日月,功名无间及儿孙”,神情恍惚,此时身后那条三寸宽的戒尺又重重地打在他背上,皮肉很快泛红,与之前的伤痕交迭在一起,他痛得呲牙咧嘴。

那名持戒尺的老人看起来已年逾耄耋,须发斑白,身姿挺拔,正恨铁不成钢地看着地上男子:“你可知错?”

男子一看有机会认错辩解,连忙跪好,爬过去伏在老人脚下,颤声道:“父亲……父亲,儿子知错,再也不敢了……”

“长明,你身为观察处置使,本该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为父如何同你讲的?但凡有一点风吹草动,俱寻根问底,斩草除根不留后患,如今倒好,那孙昌在地方上犯了事,现下都押入刑部大牢了,这其中十天半月的空隙,你竟毫不知情,眼睁睁瞧着二殿下把孙家把柄送到圣人眼皮子底下,你的书都读到狗肚子了去了?”孙畔越说越生气,将戒尺丢在一边,背过身去不再看他。

孙长明亦悔恨万分,他自知是靠家族荫蔽在朝中谋得此职位,虽无大德,却也无功无过,从未受过父亲的如此斥责,泪如雨下:“是孙昌种下的因,便合该由他食这恶果,与孙家何干?父亲您位及人臣,对圣人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定能撇清关系。”

孙畔布满沧桑皱纹的面孔上露出失望的表情,压低声音:“你说实话,究竟有没有收孙昌的好处?”

见孙长明眼神躲闪,他还有什么不明白的,痛声道:“我只恨自己教子无方,你姐姐豁出性命为孙氏一族争取来的局面,若是托付在你手中,命数算是尽了。如今圣人待孙家已不似当年那般信任,太子之位空悬,三殿下与我并不亲厚,淑妃娘娘在后宫如履薄冰,如此形势,你还有心思吟诗作画吗?”

说完,孙畔转身离去,孙长明仍趴在地上,待那道身影走远,立侍在祠堂外的小厮轻手轻脚进来扶他起来,失魂落魄地回房上药去了。

与此同时,崔景和罗氏带着几名仆人站在崔宅门前,看到大街转角处缓缓驶来一辆华盖两驾马车,车上小窗的帘子飘动,隐隐约约看到里面坐着一名身穿碧色小团花纹样直领对襟的少女,今天是崔至臻回府探亲的日子。

马车停下,春桃接过自帘中伸出的一只手,两月余没见的二娘子出现在崔家众人眼前。崔景觉得崔至臻没有太大变化,如果一定要说有什么,那可能是稍微长高了些,小脸圆润了些。他喜滋滋地端详崔至臻单螺髻上的顶簪,是他从未见过的样式,可能是太后娘娘赏赐的,思及此,更是喜上眉梢,和罗氏一左一右牵着至臻向里走,温声询问:“宫里住着习惯否?太后娘娘待你宽容否?”

崔至臻被两人夹着艰难行走,闻声笑道:“宫里很舒服,太后娘娘也好。”

罗氏揽着她的肩,语气亲切:“再好哪有家里好呢,厨房做了家常菜,晚上吃过再回去吧。”崔至臻即使不太习惯她的亲密,也只能说好。

众人步入正厅,罗氏落后一步,低声向侍女嘱咐夕食事宜,末了看到一旁的春桃,觉得有些面生,开口问道:“你是二娘子的侍女?”

“是,奴婢叫春桃。”

“哪一年进的府?”罗氏毫无印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