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蒹葭(晨勃H)(1 / 2)

加入书签

夏季多雨,卯时乌云降临太极宫上空,这突如其来的暴雨打乱许多人的计划,宫道行人寥寥无几,只有一小太监撑着伞急匆匆走过,连袍角被打湿都没发现,掖庭相隔甚远,去回足足耗费他两个时辰。

又走了一刻钟,他终于在一处宫殿停下,高高的牌匾上写着“明德殿”三字,悄悄推开朱门进去,小太监直奔主殿旁的书房,轻叩隔扇门,片刻后里面传来一声“进来”,他忙弯腰称是,打开的一点缝为阴暗的室内增添淡淡的光,模模糊糊映出坐在书桌后圈椅上的人影,人影回过头,头戴玉冠,眉眼疏朗,正是三皇子李文向。

小太监见李文向桌上的蜡烛快要燃尽,麻利地换上一根新的,嘴里念念有词:“外头这些奴才此后得不上心,灯暗您看书伤着眼睛可怎么好。”随即看到桌上摊开的一张大字,高声赞道:“殿下的字翩若惊鸿,宛若游龙,太后娘娘见了准高兴。”

李文向不甚在意,懒散道:“你知道写得什么?夸得像模像样。”

小太监嘿嘿一笑:“奴才不识字,却知道三殿下写得好。”

李文向语气有些别样意味,叹道:“你这蠢奴才,‘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写的是《诗经》啊。”

“哎,殿下博学多闻,才高八斗……”

“行了,别贫了。我让你打听的事怎么样?”

切入正题,小太监向李文向靠近了些,瞥一眼紧闭的门窗,压低声音汇报他刚刚从掖庭宫打探来的消息:“禀殿下,奴才的姐夫在京营干烧热水的差事,打听到谢雍大人是近几个月圣人提拔的新贵,原任安北都护府丰州军大总管,现调回京,任京营飞云师中郎将,级别很是不同。”

“如何不同?”

“大殿下虽也在京营任职,但资历尚浅,勉强领副将的职,这位谢大人一回京就是中郎将,不可谓一般。而且京营一般在城内,以备太极宫不时之需,谢将军练兵的所在似乎在京畿,具体位置颇为机密。不过也是情有可原,谢大人在北境履立战功,击退突厥流兵无数,人人称道骁勇善战呐。”

李文向思索一阵,问道:“他和裴若愚是什么关系?”

“奴才打探到的消息是,裴家与谢家并未有官职交接或姻亲连结,也并未听说二人关系甚笃,反倒是谢家常年驻守边关,已渐渐淡出朝廷。殿下所见二人相谈甚欢,可能是下朝途中结伴,或是私交不错吧。”

“还有一件事,是奴才意外得知的。虽谢大人与裴大人无表面牵连,但朝中最近有另一位大人升迁,乃前钱塘刺史何由,因治理钱塘西湖水患有功提拔至御史大夫,已调任回京了。”

“那他与裴若愚有何联系?”

“这位何大人出自裴大人帐下,是他夕日的学生。”

李文向点点头,“然后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