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全京城都在盼着楚王妃失宠 第304节(1 / 2)

加入书签

皇上朝赵恒的位置看了好几次,都没有得到回应,气的皇上就差大喊一句,老五你的刀呢?

景王一派失了主心骨,战斗力自然就弱,所以空缺已久的上阳军统领一职竟是越过了皇上看好的郭凯达,落在了前段时间刚任命为飞骑军统领云泽身上。

云泽自己都一脸懵逼,这是什么情况,他这是渔翁得利了?

这怎么就轮到他了?云家祖先显灵了?

崔家推举的人景王一派不同意,景王一派力挺的郭凯达崔家不同意,两派人因为那九千兵马统领的位置差点撸袖子打起来。

如今好了,落到一个毛都没长齐的年轻后生身上。

皇上其实也是属意郭凯达的,毕竟年龄经验都在那儿,而且郭家是赵家家奴出身,忠心自是没得说。

可崔家不同意,连郭凯达的儿子上个月去牡丹楼喝花酒忘给银子,情急之下说自己是景王未来小舅子的事都给翻出来了。

郭凯达老脸没地方搁,郭家的女儿只是景王侧妃,又是庶女,一个庶子也敢说自己是景王小舅子,一个教子无方的罪名就给扣上了。

云泽虽有点懵,但皇上都下旨了,哪有不接旨的,年后就要到上阳任职。

上阳军统领和飞骑军统领,虽然都是统领但差距可就大了。

上阳军统领可是实打实的九千兵马实权,不然景王和睿王的人也不会争抢成那样。

尤其对刚被卸了兵部尚书一职的崔家,太渴望掌握兵权了。

楚王和陆玉庭悄悄交换了个眼神,这事成了。

除了上阳统领这个肥缺,朝中还空缺了两个尚书之位,一个兵部尚书,一个户部尚书。

如今户部的所有事务都是户部左侍郎韩大人在负责。

户部本就是景王的势力,户部的官员自上而下几乎都是景王的人。

韩大人以前倒是并未站队,可他的女儿韩穗也是景王的侧妃之一,日后会不会支持景王那就未可知了。

不过,韩大人在户部多年,一直兢兢业业,埋头做事,无奈运气不是很好,熬到这把年纪才刚刚当上侍郎。

而这侍郎之位还要感谢陆家,陆伯山南下查税盐案时,这韩大人也是随行官员之一。

陆伯山被诬陷贪墨税银出事时,韩大人是为数不多为陆伯山说话的人,还差点被牵连了。

后来陆伯山平反昭雪,韩大人也跟着沾光,成了户部侍郎,韩家人至今对陆家十分感激。

韩大人被提拔为户部侍郎之后可以说是官运亨通了,皇上对这个性子老实稳重的韩大人十分欣赏,如今瞧这样子,被提拔为户部尚书也未可知。

至于兵部尚书,曾有传言皇上意欲让陆伯山接任,可这都过去两个月了,皇上似乎又没那个意思了。

崔家在兵部侵淫多年,兵部张侍郎几乎一下朝就到崔侯府议事,意图再明显不过。

这两个位置是香饽饽,一个掌兵权,一个掌钱粮,可皇上捂着不松手,这就耐人寻味了。

皇上一个早朝都在给赵恒眼神,可一直到下朝都没有得到回应,心里琢磨,这孩子不会是那日在书房把他打傻了,狗脾气居然变这么好了?

难道是他对他太过严厉了?皇上叹了口气,有点想念那个在朝堂上打人拔刀的老五了,找个机会还得和这孩子谈谈。

正往宫外走的赵恒莫名打了冷颤,感觉莫名一阵冷风,随口道:“这几天越来越冷了!”

“可不是吗,我祖母说腊八前后冻破石头,后日可不就是腊八了吗?”顾昭华道。

“老封君身体怎么样?”赵恒问道,这段时间忙,也没抽出空去看她老人家。

顾昭华摇摇头:“还是那样,时而清醒时而糊涂的,那个小太医说她师父过几天可能回京,看能不能想办法拖久点!”昨天去看祖母,祖母拉着他的手,喊得却是祖父的名字。

顾老封君的身体拖一日是一日了,谁都知道。

赵恒是个不会劝人的,让他说什么,节哀吗?谁的亲人去了能不难过。

自顾三小姐去了后,整个顾家像蒙上了一层阴霾,过去那个鲜衣怒马畅怀大笑的少年再也看不到了。

时间终于让这个没心没肺的少年长大,却也带走了他最宝贵的东西,一夜长大的代价总是太残忍。

赵恒沉默了半天,伸手拍了拍顾昭华的肩膀。

顾昭华最近人瘦了一圈,褪去了婴儿肥,看着稳重不少。

第397章 谋权弑君

赵恒记得刚回京时顾昭华才到他耳际,不过才半年,已经长的和他差不多高了。

“哥,景王的事……”顾昭华欲言又止。

祖母前几日病的重,他向大理寺告了假,但也听说了外面那些传言。

赵恒和顾昭华交好,再加上顾昭华出事时一直是赵恒在为此事奔波,在外人眼中顾家是站在楚王这边的。

不管大将军府如今如何,顾家曾经的荣耀无人敢否认。

所以,甚至有传言,赵恒这次刺杀景王还得到了顾家相助。

“你安心家里的事,我能应付!”赵恒淡定道。

若他猜的不错,景王殿下这几日也该回京了。

……

果不出赵恒所料,京中终于等到了景王的消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