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9 章 169(2 / 2)
她不是在说真要以这种方式来充当理由,而是在说,母亲如今已经是皇后了,不仅在宫中早已站稳了脚跟,在朝堂上也有了一定的影响力,哪怕是在面对天子的时候,也不必顾忌良多,非要让自己的每一步都猜准陛下的心思。
就像……就像在为女儿争取官职的时候,她所说出的每一句话,虽然有时情绪激烈,却又何尝不是踩在陛下的心坎上去说话。
可实际上,这份帝后之间的结盟、情谊和纠葛,随着陛下的病弱趋于劣势,本就不能严格按照前朝的任何一对来参考。
何况,不知不觉间,她的身边还已有了一个坚定站在她这头的助力。
还是一个,兵权在手的助力!
那么,她好像确实可以在有些时候,更加任性也更加主动一点了。
她便只是感慨道:“要是让你阿耶听到这番话,他可得被气死。”
“我说什么了吗?”李清月一脸无辜,“我这是在给阿耶的生活增添一点趣味,良药苦口还利于病呢。”
说不定李治自己还觉得这等偶尔的吵架算是往来情趣。
“再说了,阿娘如今得算是阿耶的半个依靠,他吃点亏不算大问题。”
虽然李清月觉得,在阿耶阿娘的关系上,有些改变早已在潜移默化间发生了,但为了避免阿娘将她这样还没成年的孩子当做限制住手脚的牵绊,还是将其说明白点得好。
不过想想看,今年还没到麟德年号,应该发生不了什么大事,她这最多也就是防患于未然罢了。
随着左相许圉师倒台,宰相的权力更进一步地集中在了右相许敬宗的手中,而许敬宗又是皇后的拥趸者,在朝堂上应该也发生不了什么麻烦。
她这趟辽东之行,可说是后顾无忧了!
不仅没有后顾之忧,她还又听阿娘说道:“对了,我还给你准备了一份出行的礼物。”
“礼物?”李清月奇怪,“阿娘不是已经给我送过生辰礼物的吗?”
再送一份出行礼物,是不是多少有些没必要?
“就当是给你多加一份教材了。”武媚娘含笑答道。
李清月战术性后退了一步:“……给我的教材,还是给我那些下属的教材?”
如果是前者的话,当真没那个必要!
别看她已经是熊津大都督了,刘仁轨还得算是她的属官,但做老师的那位办事严谨,既没忘了自己的另一重身份,也没忘了给学
生继续安排课业。
这么一算,她的课业,再加上那些实战实践,真是不少了。
可在看到船下的那些箱子中放置的东西时,李清月的目光又顿时一亮,当即将自己问出来的那句话给吞了回去,快步走上前去。
只因在这箱中装着的一整套书,名叫《括地志》!
比起水经注,成书于贞观年间的括地志在对山川城镇的记载上还要更为详尽一些。
谁让编纂此书的人,不是别人,正是彼时备受圣宠的魏王李泰。
这也很可能,得算是李泰留在世间最重要的一笔财富。
编纂此书的时候,天下间数得上名号的资料他若想要拿到手都非难事,加上他和同样参与到此书编纂之中的人都堪称才华横溢,便让这套地理著作汇集精粹,资料详实,堪称是唐初地理的定鼎之作。
但因为此书足足有五百五十卷,又珍藏在弘文馆中,李清月身在长安的时候,也大多是将自己需要的部分借阅出来看看,按照刘仁轨建议的那样,增补些与地理风物相关的常识,确保在用兵打仗之时不会闹出什么常识问题。
而现在,这套书显然是经过了抄录以及更符合李清月阅读习惯的装帧,被送到了她的面前,作为她再度起航出行的礼物。
“往后就不必还要借阅了,直接充当你自己的藏书就好。我原本在想,要不要将其直接放在你的寝殿里,只带上辽东相关的上路就好,后来又觉得——”
武媚娘伸手替她拢了拢身上的披风:“你心怀天下战局,四方难事,又何必拘泥于辽东一角呢?”
见女儿朝着她看来的目光里像是在发光,武媚娘可以确信,自己的这份出行礼物确实没有送错。
“行了,去登船吧,今年若是有空,也不一定非要等到十月里再回来。”
这不着家的本事,真是和外派的官员也差不多了。
“嗯……”
李清月含糊地答应了一声,生怕再聊下去她都不想走了,当即转头,喊人帮忙一起将那箱书给扛上了船。
只是,刚要登船,她又忽然蹬蹬蹬地跑回到了武媚娘的面前,钻到她怀中又混了个拥抱,这才摆出了一副稳重非常的样子,走出四平八稳的脚步回到了船上。
当船只距离岸边越来越远,已看不到送行之人身影的时候,李清月才终于放下了这份送别的离愁,将注意力转回到了眼前。
……
该办正事了。
她现在是大都督,是将军,两千户辽东子民的统领者,而不只是阿娘的乖女儿。
她吩咐道:“途径洛阳的时候稍停一日。”
其中一件要事便是,她需要再见一见葛萨那个回纥商人,确保今年的酒水登台不会出现任何的问题。
当然,这份担心可能有点多余。
给葛萨十个胆子,他也不敢在这件事上有任何一点偷奸耍滑。
毫无疑问,对于他们这些商人来说,拳头就是个硬道理。
所以哪怕安定公主本人没有亲自参与到那几次平定铁勒叛乱的行动中,但一想到她身上还有一份灭国战功,葛萨便觉得,若是让她去参与西域的战事,也必然是能取胜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一个在大唐境内办事的回纥人,又怎敢不遵公主指令。
何况,他是个有能力有眼光的商人,不会看不出来,在这特殊手法酿造出来的酒水上到底能产生多少利益。
就算分出一部分给旁人,也不影响他能凭借着这份收获跻身豪富之流,成为改变命运的契机。
以至于此次的会面中,李清月差点想问问他,他是不是在过冬的时候感冒了,要不然为何会在说话间如此轻声细语,活像是在嗓子里卡了个什么东西。
不过她急着继续起行,也没在此事上多加过问。
另一桩差事,则是照例从东都尚药局这边拿一批药材。
但让李清月都有点奇怪的是,这次孙思邈慷慨了不是一星半点。
“您这是受了什么刺激了?”李清月问道,“我那边目前又没有开战的需求,用不上那么多药材。”
孙思邈摸了摸胡须:“你再仔细看看?”
李清月翻翻这些被送上船来的药材,当即发觉了异样,“我怎么感觉,有几种药材的数量特别的多?”
“这也算是公主的功劳吧。”孙思邈答道,“公主应该还记得,早年间你将我诓……引领到洛阳来的时候,还给益州都督府长史提出了一项仁政建议。”
李清月点了点头,“对。我让他以你的弟子为核心,在当地组建医疗队伍,以便通过州府义诊对当地施以怀柔政策。其中的一应支出若是超过了州府可动用的数额,就用为东都尚药局供给药材作为理由,获取财政拨给。”
算起来,这一出也持续了许多年了。
若不是因为益州地处剑南道,恐怕那头的诊治名声早已传得很开了,不比东都尚药局对于洛阳的意义小。
孙思邈继续解释:“应该是前两年的事情吧,那边的医馆救治了几个雅州的羌人,所以去年对方再到益州之时,说什么也要将一批当地的药材以低价售卖给益州州府。就是你眼前看到的这一批了。”
“不过,段长史等着今年年底的结算升迁呢,便没给他们压价,想继续保一保在当地的名声。”
李清月了然,又道:“那您留着自己用,或者送往长安也行啊,突然塞给我我还挺……受宠若惊的。”
孙思邈当即笑道:“我还是头一次听到公主这么说话。但您可知道——”
“雅州盛产的药材都已在您面前,其中最多的,就是羌活、大黄、天麻、川贝,以及虫草。但很巧的是,除了最后一个,其他基本都是用来治疗头风脑热,活血清毒的。不知道的还以为,东都尚药局就等着陛下疾病加重,好在囤积药材这件事上立个大功呢。”
“……那不至于!”李清月扶额。
“行了,跟你开个玩笑你还当真了?”孙思邈摇了摇
头,正经了几分语气,“我那是觉得,既然这份药材论起由来,该当归功于你,还是由你使用最好。”
李清月瞥了他一眼,很怀疑洛阳这个很适合他钻研医术、栽培弟子的环境,让他生出了几分和亲近之人往来时候的老顽童脾气。也说不定,他这是为了将去年的场子给找回来。
但这好像不是一件坏事。心情舒畅还有利于延寿呢。
而对于孙思邈这样怀有仁心的医者,李清月巴不得他再多活个五十年,还不知道能多解决掉多少当代的疑难病症。
孙思邈已继续说了下去,“以羌活为例,羌活膏可治小儿吐利不止,手足抽搐,羌活与天麻所做的羌活丸可治小儿脾胃虚弱,小儿惊风、胎痫也需此药,你那辽东需不需要这东西?”
需要!当然需要。
李清月当即意识到了其中的重要性。
要让安东都护府快速从此前的交战影响中恢复过来,一方面便是她所做的恢复民生,另一方面就是确保幼童的顺利成长,以填补亏空人口。
这一批多出来的药材,若是能投入到不少孩童病症中,恰好解了她的燃眉之急。
“那我就不跟孙神医客气了!若是辽东那边今年能有山中采摘回来的药材多余,我也给您带一份伴手礼。”
李清月带着这份意外之喜从洛阳继续前行,又在回返泊汋的时候收到了下一个好消息。
马长曦往海州短暂回返的那一趟可没耽误她的正事。
曲辕犁在去年年末的翻腾土地中已是表现极好,但马长曦仍不满足,在年末又给它改良了一版,让它在犁地深耕和灵活转向上的表现更有了一番长进。
原本以为公主会回来得再晚一点,卢照邻当即做主拍板,将这些曲辕犁再扩大生产,以满足春耕的需求。
公主回来之后若有其他意见,那就由他来解释。
可惜还没等完工,公主就已先到了。
“所以现在还差些什么?”李清月当然不会怪责于这种先斩后奏,一边接过了姚元崇那边递交过来的政务文书,一边朝着卢照邻发问。
卢照邻答道:“冬日开炉冶铁还成,上山伐木就有些不便了,所以进了二月才开始陆续动工,导致现在还差了不少木材。”
“那就先继续干吧。”李清月赞许地点了点头,“对了——”
她伸手一指,“把他也带上。”
还有一个壮劳力,也可以帮着一起干活了。
……
李敬业看了看自己手。
那里握着一把打磨到锃亮的斧头,也是一把他此前从来没用过的武器。
他又侧过头来看了看自己的肩膀。
在那里,挂着属于背篓的肩带,连接着他要用来盛放柴火的器物。
他感觉自己有很多话想说,却只是僵硬地站在原地,一个字都没说出口。
……
尉迟循毓不是说,他是来建功立业的吗?
为什么反而是先来当砍柴工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