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小县令被迫登基(基建) 第24节(1 / 2)

加入书签

真长脸!

这下,裴仲等乡绅老爷彻底看傻眼。

谁?胡志峰家那黑的跟泥鳅似的傻儿子胡铭?那特么还不如他们自家儿子呢,怎么突然就出息了!

肯定是跟着陈庚年学好了!

这才进衙门几天啊,胡家小子就上进了,胡家小子都行,我家小子说不定也可以!

乡绅老爷们互相对视,都明白了彼此的心思。

必须让自家小子继续跟着陈庚年!

趁着陈庚年混,有前途!

不过这事儿暂且不提,先想办法买三足耧车才是要紧事啊。

乡绅之所以能成为乡绅,就是因为家里田地多,普通人家里十几亩地就算多的,但是乡绅们,家里可都是百亩田起步的。

一亩地节省二十斤种子,一百亩地,那就是两千斤!

也难怪三足耧车会引发全江县轰动。

整个江县,无论是普通农民、还是乡绅老爷们,此刻都激动到红了眼。

买三足耧车,必须要买到三足耧车!

-

李家村那边正热闹着。

而陈庚年,则是在邵安家的木匠铺里,清点三足耧车。

因为吃了上次曲辕犁无法及时推广的亏,这次陈庚年召集多家木匠铺,提前一周开始造耧车。

迟的话,赶不上夏种啊。

至少得让李家村先用上耧车,陈庚年的阶段性主线任务【粮食增产至少三成】,都押在李家村这里了。

“我家铺子里一共是十架耧车,其余四五个木匠铺那边,加起来估计还有三十多架。”

邵安爹沧桑的脸上带着疲惫和忧虑:“庚年,这耧车,真能卖出去吗?”

按道理来说,邵家木匠铺最近生意大火,邵安爹应该开心的。

可就在一周前,陈庚年有了新的发明——耧车。

这耧车,比曲辕犁更加复杂,打造起来很费功夫,定价高达五百文。

邵家最近赚的钱,不仅全都搭进这耧车里,还欠了木材商、铁匠商等一大笔材料钱。

听邵安说,五六天前,耧车已经在李家村播种了。

可这么久时间过去,还毫无动静传来,邵安爹心里七上八下,睡觉都睡不安生。

“放心叔,也就这两天了,肯定能卖出去。”

陈庚年笑着安慰道:“耧车虽然售价高,但是一天能播十亩地,比曲辕犁翻地的速度可快多了,没必要每家每户都买。一个村凑一起,买几架就够用。”

五百文看似多,村里人凑一凑,分摊下来也没几个钱。

可——

那也得有人乐意买才行啊!

邵安爹张了张嘴,到底是没吭声。

事实上,他们父子、以及在场的木匠师傅们,虽然造出来了耧车,但大家对陈庚年所说的耧车功效,仍旧持保留态度。

每亩地节省二十斤种子,发芽率翻倍。

这,听起来就是天方夜谭嘛!

正当邵安爹心里忐忑的时候。

外面,村长李福激动的声音传了进来:“县太爷!县太爷是不是在这里!我家田发芽了,翠绿翠绿的芽!每亩地下三十斤种子,地里出满了秧苗,比五十斤种子的苗都多!”

这一嗓子,把整个木匠铺的人都惊动了,大家纷纷出来询问。

等得到确切答案以后,所有人都转身看向陈庚年,神情呆滞。

县太爷这脑子咋长的啊,太灵光了!

“你说的可是真的?”

邵安爹踉跄着小跑出来,脸色急切。

“当然是真的!我亲眼所见,不,我亲自下田播的种,不会有错的!”

跟着李福后面进来的胡铭,一脸兴奋:“外面现在都热闹疯了,到处都在传庚年哥发明的三足耧车!估计很快就会有人来这里买了。邵叔,我,我能先买一架耧车不?”

李福也赶忙说道:“我也先预定一架!”

这么好的耧车,当然要买啊!

“啊,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