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小县令被迫登基(基建) 第40节(1 / 2)

加入书签

藿香正气汤的药材配方并不算复杂。

除了主味药材藿香之外,还有茯苓、大腹皮、紫苏叶、白芷、橘皮、桔梗、白术、厚朴、生半夏、甘草等等。*

而这些,都是最普通便宜的常见药材!

郑文峰自己出了二十两银子,然后又去各个乡绅家里筹集善款,最后筹得快两百两银子。

有了银子,自然需要买药材。

整个江县,藿香最多的药材铺,自然是陈家药材铺。

因为有陈庚年提醒,陈申提前囤了一批藿香。

如此一来,陈家药材铺非但没有被郑文峰搞垮,还柳暗花明,反向赚到了郑文峰的银子!

这两天陈申脸上的笑容一直都止不住。

但邵芙蕖看着空落落的厅堂,没忍住冷笑道:“你笑什么,把儿子气的不回来,直接住在了衙门,最后还是靠儿子渡过难关,还有脸笑?看看外面老百姓的呼声,咱家儿子多受欢迎。说不定再过几天,让你头疼害怕的郑文峰,也会被咱家庚年给收拾掉,到时候看你老脸往哪里搁。”

陈申闻言脸色十分尴尬,他现在是又得意,又后悔。

主要是陈老爷也没想到,儿子会这么优秀啊!

-

邵芙蕖说的没错。

藿香正气汤被研发出来以后,陈庚年在江县的风评,直接被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上去。

因为这可是救命的神药啊!

你说县太爷年轻,不顶事儿?

那郑文峰倒是顶事儿,你让他去救你的命去吧!

目前包括江县县城在内,还有十几个村子,都设立了‘发汤点’。

只要患上热病,就能去免费领取一碗藿香正气汤。

那汤真如县太爷所说,是药到病除的神药。

人们先前因为热病而呕吐、头晕、恶心,甚至四肢无力等等糟糕的情况,喝一碗药汤,没多久就生龙活虎好起来了!

“哎呦,真的好了,头也不晕了,走路也有劲了。”

李家村。

张阿花喝了儿子李泉带回来的汤药,躺着睡了一觉,醒来以后神清气爽,面色红润:“县太爷是真厉害呐,这药管用的很,大家都快去排队领取,去晚了怕是抢不到啊。”

李家村人瞧见张阿花这得意劲儿,都羡慕的眼睛发红。

谁让人家张阿花儿子李泉出息了呢,跟着县太爷在衙门办事儿,瞧瞧,张阿花得了热病都不用排队,人家儿子先送一碗汤药回来!

但也没人真嫉恨张阿花,因为每个人都能去领取汤药!

李家村人互相结伴,赶往最近的发汤点,哪怕是先前因为生了热病,神情麻木浑身不舒服的人,此刻也都一脸憧憬。

这个年代人们太穷了,根本看不起病。

得了热病,要么熬过去,要么落下病根,要么只能等死。

万万没有想到,江县人竟然能喝上免费的藿香正气汤,解决热病这个大难题。

感谢县太爷,感谢县太爷啊!

生病是个很可怕的事情,但是药到病除,又是个值得庆贺的大喜事儿。

往年因为恐惧热病,到处怨声载道、骂声四起的江县,如今竟然也能听到笑声了。

在田地里干农活儿的老汉们,连腰板都挺直了些:“我喝了县太爷的藿香正气汤,身体舒坦了,干活儿也不怕得上热病,要抢着赶紧把地里最后的种子播下去。这鬼天气,再旱下去,怕是要把种子都晒死咯。”

有了这藿香正气汤,大家干活儿都有了底气。

但,天上的毒辣日头还在,高温一直不降,老天爷也没有半点下雨的意思,哪怕热病得到解决,大家还是忧虑。

水源,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一点点枯竭。

江县最北部,以石门村为首的几个水源枯竭的村子,现在每天都派人来县衙拉水。

也有其余好心的村民们,免费给他们送水。

大家都是苦难人,能帮则帮,因为这场缺水危机,整个江县都空前团结了起来。

“团结?在生死存亡的时候,团结才是最虚假的东西。”

郑家,郑文峰笑的一脸阴冷。

在陈庚年手里吃了这么大的一个亏,足以让他警惕起来。若任由对方继续发展下去,那么无论是官威、名声、还是号召力,都会达到一个很可怕的地步。

到时候,江县就没有他郑文峰的活头了。

所以这个时候,下手必须狠!

郑文峰问邢大强:“我让你在裴仲家地里安排的人,都办好了吗?”

邢大强赶忙说道:“都按照郑爷的意思安排下去了。”

很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