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小县令被迫登基(基建) 第42节(2 / 2)

加入书签

最开始,大家以为只是简单的挖一口井。

可随着开工以后,才知道这是个多么庞大的工作量。

按照陈庚年做的标记,这条坎儿井的长度在12丈,也就是大概四十米。

从起始点的竖井,到最末端的高坡出水层,中间这四十米的距离,分别定了八口竖井。

人们要先用锄头,铁锹,挖出这八口竖井,至少挖五米深。

然后进入井下,在地底挖暗渠,暗渠要挖四十米,分别连通这八口竖井,最后才算是挖成功。

至于这些竖井,一是用来确定坎儿井的走向,二是暗渠里挖掘出来的土,方便从竖井运上去。

地下作业暗无天日,很容易出现问题,所以陈庚年多定了两口竖井,确保空气流通顺畅。

石门村的人,绝对是属于吃苦耐劳的。

可,听到这堪称恐怖的挖井方法,仍旧觉得头皮发麻。

乖乖,这得挖到什么时候去嘛。

到时候万一什么都挖不出来,岂不是白费力气。

但最后他们还是挖了,而且还是劲头十足的挖。

因为裴宝来在一旁阴阳怪气:“怎么,砸我家的时候不是挺有劲儿的吗,现在挖井反倒是没劲儿了?”

这狗地主家的儿子!

大家被他刺激得不轻,一个个闷头开挖。

而刺激完别人的裴宝来,同样拿着一把铁锹,用力开挖。结果——

一铁锹戳进去,不仅没挖出土,反倒是卡进土里拽不出来了。

裴宝来憋得脸色通红。

石门村人在旁边哄笑。

也是很神奇。

明明条件那么艰苦,天上日头毒辣,旱灾随时要来临。

可双方就是这样互相较劲儿,闹哄哄的开始挖井了。

-

石门村开始挖井的同时。

江县的旱情越来越严重,水源枯竭、庄稼秧苗泛黄,都引来无尽的恐慌。

但这个时候人们惊奇的发现,泛黄的秧苗,基本上都是洒种子的田地。

用耧车播种长出来的秧苗,虽然没有先前翠绿,但至少没有泛黄枯萎!

这件事传开后,很多人后悔不跌。

早知道当时就应该咬牙出些钱,租赁耧车播种!

另一边。

作为缺水恐慌的制造者,郑文峰自然也在密切的关注着陈庚年的动向。

“那二世祖说石门村地下有水,让村民们挖井?”

打听到消息的郑文峰先是一愣,随后笑的前仰后合:“既然这样,那就帮他把消息散布出去,让大家都看看,县太爷是怎么挖水的!”

或许江县地下真的有水。

但靠近沙漠、连耕田都被沙化的石门村,绝对挖不出水!

陈庚年这是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开始病急乱投医了呀。

因为这场旱灾只要解决不了,陈庚年身为县令,一定会受到牵连。

除此之外,陈庚年身上还有个更致命的问题。

受贿买官。

治理无方,外加受贿买官,这两条罪责,足以让陈家小子彻底完蛋。

但郑文峰暂时不打算去举报陈庚年买官,因为他并不确定,陈家走的是凉州那边哪位上官的关系买来的官。

正所谓官官相护,冒然去举报的话,很可能得不偿失。

所以郑文峰决定,以这场大旱灾为由头,先逼迫陈庚年主动辞官。

有郑文峰故意传播消息,很快大半个江县都知道了,县太爷正派遣人在石门村凿井挖水。

带头挖水的,是黑心地主裴仲家的儿子裴宝来!

出于对县太爷的信任,大家报着期待去查探情况。

可每一个亲自去看过的人,回来后都直摇头。

“肯定挖不出来水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