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小县令被迫登基(基建) 第87节(1 / 2)

加入书签

赶在秋种之前,由衙门出面组织一场农产品推介会,让小农经济贸易开始流通。

最好能趁此机会,把‘商业化一体步行街’的雏形搞出来,当然这个暂时还太高端,只能先做个简陋版贸易集市。

江县好歹是个县,县城是二百多个村子的经济、行政核心区。

要发展商贸经济,肯定得先从县城开始啊,而集市,无疑是商贸经济发展的第一步。

所以陈庚年决定把农产品推介会的位置,放在江县的商铺街道,推介会上不仅县衙可以推卖产品,民众们也可以拿着自家的腊肉啊、鸡蛋啊等等来售卖。

这样哪怕推介会结束,以后出于惯性思维,人们想要售卖东西,都会来这条商铺街,集市就会慢慢成形。

这是陈庚年在看到民众送来衙门那些五花八门东西后,产生的灵感思路。

但要做农产品推介会的话,还是得有几款主打的‘特色选品’。

这个一时间似乎没想到合适的,陈庚年脑子里思索着一些商品的可行性,睡意一点点来袭。

迷迷糊糊中他突然想到,大江村的紫云英是不是已经在收割了,还有紫云英地里的十个蜂箱应该也都产了蜂蜜,这些作为推介会主打产品应该挺合适。

哦对,提起大江村,还有个更麻烦的,这群人马上就要无家可归了!

赶在冬天来临之前,还得给他们安家置业落户,要不然这个寒冬他们肯定无法渡过。无论是出于人道主义精神,还是任务主线要求【不允许冻死一个人】,陈庚年都得全力以赴的去应对。

不行,事情越想越多,似乎永远都处理不完。别想了,早点睡……毕竟明天,又得是忙碌的一天呐!

到最后陈庚年已经没有力气去想了,彻底进入梦乡。

-

让陈庚年惊喜的是,第二天大清早,他收到了来自大江村的好消息——那十个蜂箱,产出了六百斤的土蜂蜜!

还有那三百亩的紫云英种子,也全部收割、晾晒完毕,亩产量在80-100斤之间浮动,三百亩地共产出了两万七千多斤的种子!

好吧,虽然这个产量低得实在让人觉得心酸。

但至少这是一笔相当可观的财富了啊!而且除了紫云英种子,紫云英的秸秆同样可以售卖!

来县衙送喜讯的,是大江村的新任村长田大山。

这个男人是有些本事在身上的,上个月成功打败其余两位竞争对手,当上了大江村的村长。

他带着一大罐土蜂蜜来孝敬县太爷,脸上的笑容根本都止不住。

因为心里美呀!

先前县太爷让他们种植紫云英的时候,大江村人都有些不情愿,后来因为听说紫云英可以吸收地里的盐,才端正了态度。

但从种植紫云英开始,大江村人就没睡过一天安稳觉。

每天重复给紫云英浇水、打药,累到近乎麻木呆滞的时候,大家心里不是没有抱怨过。

但一想到县太爷那么厉害,多半不会让大家做无用功,于是都咬牙坚持。

直到半个月前,蜂箱开始出蜜了,还是大量的蜜!

田大山让人按照县太爷的说的办法,用割蜜刀割出来一小块蜜,放进水里化开,那个甜滋滋的滋味,让一个村子都轰动了。

竟然是糖!

和大家熟知的白糖不一样,这种蜂蜜,甚至比白糖还要甜!

那天晚上,大江村的孩子们乐疯了,一人分了一碗蜂蜜甜水,坐在一起小口、小口的抿着。

他们是佃户出身,属于江县最贫困、最贫困的一批人,很多孩子从生下来甚至都没有吃过糖。如今喝上一碗甜滋滋的蜂蜜水,满足到睡觉的时候嘴角都带着笑。

蜂蜜水可真好喝呀!

小孩子喝蜂蜜水的时候,都会虔诚且心怀感激的说:这一切都是县太爷给的!

大人们比小孩想的更长远。

因为目前市面上,一斤白糖的价格在65文,贵的时候能卖到70文!

而他们大江村,产出了比白糖还要甜的蜂蜜!

单是这么一想,就让人兴奋的想要尖叫。

县太爷没有骗他们,紫云英不是草,反而是真值钱的宝贝!

所以当江县其余人家开始抢收粮食、因为大丰收而兴奋的时候,大江村人同样异常振奋。

他们将紫云英收割、晾晒出来,获得了足足快三万斤的种子。

但这个时候他们还没意识到这三万斤紫云英种子的价值,因为大家所有的注意力,都被蜂蜜给分走了。

紫云英田地里的十个蜂箱,足足产出了六百斤的蜂蜜!

老天啊,这得是多少钱呐!

最近这几天,每收割上来一批蜂蜜,大江村人的心情都要跟着振奋一番。

到最后,他们足足收获了六百斤的蜂蜜!

田大山今天来县衙,带着一大罐的蜂蜜,一是为了孝敬县太爷,二来也是想问问县太爷,这蜂蜜该怎么售卖出去。

这么贵的东西,他们村人肯定是舍不得吃的。

肯定要卖出去,换成银钱,这样大家才有钱买粮食、盖房子啊!要不然接下来的冬天该咋过!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