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小县令被迫登基(基建) 第111节(1 / 2)

加入书签

你看,这不就遍地都是‘机会’嘛!

以前人们穷的揭不开锅,可现在,只要你肯努把力,就不愁赚钱呐!

每个人心里都清楚咋回事。

因此哪怕在干活的时候,你都会听见有忙碌的汉子在憨笑:“感谢县太爷,等这个月干完活,结了工钱,家里总算能过个肥年了。”

是啊,地里收成好,农闲期还有钱赚,那这日子可不就有盼头了嘛!

但再有盼头,也抵不住有人过的更好,比如衙门那四个厂子之一的红阳养猪场,今天就要开厂了。

“养猪场没有招到首席……额,那个首席技术官,就是养猪一把手。我听说,衙门有意让养猪场的工人们搞竞争,看看他们的实力。到时候,谁有实力,谁就能做一把手!”

听到的人都羡慕又吃惊。

那岂不是说,将来只要在养猪厂好好干,就能做一把手,每个月拿七百文钱?

哎呦,这下又是谁能创造新的奇迹呦,羡慕死个人!

可恨他们当时不好好养猪,要不然现在也能去厂子里当工人啦。

是的,工人。

现在纵观整个江县,所有人最羡慕的,就是去县衙的厂子里当工人。

有面子,活儿轻松,还拿高薪水,谁不羡慕?

甚至一些家里有适龄闺女的人家放出话来:只嫁县衙的工人!

因为只要在县衙厂子里踏实干,前途必定一片光明啊。

陈庚年听到这个事儿的时候,有些哭笑不得。

他这算不算是把种花家的‘铁饭碗’‘编制’情结,给带到了这个平行世界?

但此刻他也没工夫走神。

因为孙成正在烦他。

“县太爷,求求你了,你出面讲几句话,要不然我担心自己压不住场。”

孙成可怜兮兮的卖惨:“真的,只是出面讲话,别的都不用你替我操办。”

办厂是个非常、非常、非常繁琐的事情。

要有人员构架,要有工资预算,要有季度业绩预算,要采买幼猪,要采买饲料,得有兽医照顾猪崽的身体建康,还得给各个员工分发任务,制定考勤和工作规章制度,包括奖罚处置,安全防盗问题,甚至将来的售卖猪肉问题等等。

这些复杂的东西,一度让孙成、裴宝来、邵安三人崩溃。

尤其是邵安,他先前可没有经过做差役的磨炼,是个纯纯的技术工,现在要做这些事情,真是头都大了。

这几天,他们写的‘垃圾企划’被陈庚年打回来好几遍,最后才勉强算是能看。

但时间太紧张了,很多细节只能等开厂以后慢慢完善,这个其实也还好,因为所有的厂子在初始阶段,都会有一个手忙脚乱的起步期。

陈庚年随时把控监督就行。

明天,养猪厂就要开业了。

按照陈庚年的意思,他是不准备去的,打算完全放手。可孙成有些怯场,愣是巴巴求到他这里,要他去帮忙镇镇场子。

要不说,老实孩子一旦学会卖惨撒娇,就让人顶不住呢。

这要换成裴宝来,陈庚年是一定会拒绝的。可看着孙成可怜兮兮的样子,陈庚年叹了口气:“行,那我明天跟你去一趟。”

孙成立刻嘿嘿傻笑:“多谢县太爷嘿嘿嘿。”

陈庚年叹了口气,他在孙成这里开了口子,那不用说,接下来朝阳/物流厂、骄阳建筑厂开业后,他也得出面。

不过这样也好,好歹是衙门第一次开厂,这四个厂,相当于‘官企’。

县太爷出面,也能给员工们打打士气。

不打不行啊,比如养猪场,短短三天时间就开业,现在别说厂房,甚至连猪圈都没盖起来呢!

万丈高楼平地起,如今江县人心里一片火热,加入养猪厂以后,从盖厂房开始,应该也不会觉得有问题的……吧。

咳。

回过味儿来的县太爷在心里轻咳一声,罕见有点难为情。

这么看来,确实得出面去给员工们打一波鸡血啊。

-

但其实县太爷想多了。

红阳养猪厂的工人们,没有人觉得有问题。

包括张阿花在内,全厂64位工人,准时在这一天,来到了距离砖瓦窑场五百米之外的临时棚区。

这里一片荒凉,杂草丛生,甚至连棚区都是临时搭建的,外面挂着一条‘红阳养猪厂’的单薄横幅。

由于刚下过雨,地上的土还有点松软泥泞。

但每个人都神采奕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