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小县令被迫登基(基建) 第216节(1 / 2)

加入书签

除此之外, 盔甲、长矛、弓箭,这些装备的铁含量可能要少一些。

这里必须要说明的是,这个年代,盔甲不是铁的。

只有一定等级的将军, 才能穿戴全部由金属打造的铠甲, 普通士兵穿的盔甲,本质其实是皮甲, 是由犀牛皮和藤条制作而成的, 防御力还行, 但和铠甲肯定没得比。

即便这种装备含铁量少, 但架不住需求量大啊!

杜勤一开口,就要组建八百到一千民兵,这些人全部配上装备,那绝对是个天文数字。

铁矿和盐一样,经营权都握在朝廷手里。

就算江县有钱,冒然买这么多铁矿石,也绝对会引起注意。

更何况,一千民兵还得吃喝,这又是一笔不容忽视的开销。

除此之外,还有战马!两百匹战马的价格是多少,陈庚年简直不敢想象。

等算了一笔账目以后,陈庚年无奈道:“所以目前的情况就是这样,我们即便要发展军工实力自保,也得量力而行不能过度劳民伤财。最近这几天,江县人民公社大食堂就要开业了,商贸一体化步行街也很快能安排上,江县的经济马上就要迎来一个新的大增幅。我估算着,到今年秋天吧,县区里新一茬的大豆、棉花收上来以后,县衙就能有足够多的钱了。但军工发展还是达不到你们仨要求的水准,全部减半应该没问题。”

眼看富春三人仍旧‘忧心忡忡’,陈庚年只得宽慰道:“也不必太过于忧虑,外面虽然确实危险,但我们地理位置偏僻,又有娄知府这等大才之人守在身侧,就目前来看,我们还算是安全的。”

富春三人:“……”

目前来看我们确实还算安全,但我们得主动成为别人的‘危险’啊!

可这话根本没办法跟县太爷直说。

最后富春只能无奈放弃。

行吧。

主要是县区内的情况在这里摆着,不顾一切发展军工实力,也确实不太现实。

富春三人神情恹恹的走了。

他们仨真的好失落忧虑,搞得陈庚年忍不住开始自我怀疑,自己的忧患意识是不是该提升一些?

经历了寻宝阁人员的事情,他的想法确实开始转变。

但江县只有两万余人,一下子组建上千的兵力——怎么看都会觉得不合理啊。

五百吧,五百兵力,真的不能再多了。

再多真养不起。

陈庚年‘吁’了口气。

说实话从杀了寻宝阁那群人以后,这段时间他也挺焦虑的,生怕事情突然败露。

所以组建兵力,肯定刻不容缓。

现在危险既然已经过去,那么他也能腾出时间,把早就规划好的‘大食堂+商贸一体化步行街’给做出来了。

这才是江县组建军工实力的财力来源啊!

自从江县开始发展起来,陈庚年已经很久没有为钱头疼过了。

由此可见,这是个多么烧钱的事情。若非这场战乱,他现在已经能安稳做个清闲县太爷,过上半退休的好日子了。

可现在呢,又是杀朝廷的人,又是组建军工势力——

以一个现代人的眼光来看,这日子真是越过越‘刑’了。

走廊外面。

富春、徐焕、杜勤三人互相对视,都看懂了彼此眼睛里的忧愁。

“说到底,还是江县太小了,人太少。发展民生经济没问题,但要大批量养军队,就得劳民伤财。咱们的县太爷,是不可能这么干的。”

富春叹了口气:“而且县太爷没有打天下的心思,他不主动外扩地盘,我们的军队就永远养不起来。外面世道越来越乱,大晋指不定哪天就完蛋了,到时候就会陷入群雄割据混战。谁提前打好基础,谁将来获胜的可能才最大。”

徐焕和杜勤越听越难受。

县太爷明明就是天下霸主配置,怎么偏偏没有霸主的雄心呢?

“好在,县太爷虽然无意争霸天下,但他是个目光长远的领导者,而且善于提前计划布局,寻宝阁事件,也加重了他的忧患意识。”

富春想了想,说道:“外面越来越乱,又不是老夫瞎编的。为今之计,就只能让娄献给县太爷通书信的时候,把外面那些乱糟糟的情况一一跟他做个汇报。外面那么乱,咱着重发展军工实力很合理吧?”

啊这。

徐焕迟疑道:“这能管用吗?”

富春也不确定,叹气道:“走一步看一步吧。”

三人再次互相对视,神情越发焦虑。

来不及了啊!

现在看似时间很多,可根本不够用了!一想到这个大晋马上就要完蛋,很多地方一些图谋不轨的人,比如祁王,都在暗搓搓搞军工,他们仨就愁啊。

-

富春三人的忧虑,陈庚年暂时毫不知情。

翻了年以后,衙门新一轮的工作,又开始有条不紊的推进。

去年下半年,有八百流民迁入江县,这波劳动力带来的最大贡献,就是他们替江县开垦出了将近两万亩的田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