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小县令被迫登基(基建) 第293节(1 / 2)

加入书签

富春看着陈庚年,温声规劝道:“林景福对那位老首辅倍加推崇,其实属下这些年对此人也有所研究。徐亨这一生兢兢业业,确实做到了一位人臣所能做到的极致。只不过啊,他生错了时代,或者选错了君主。当然,这种事情他也别无可选。主公,我们的局势虽说相当凶险,但反过来想,与其局势已经凶险到这般地步,那再凶险一些也无妨了。徐亨若是真的心系百姓,看到这封奏折,自然会对主公您照拂庇佑一些。”

陈庚年闻言直摇头。

他苦笑看向富春:“先生是不是对我太过自信了些,竟开始指望皇帝的人以身犯险来庇佑于我?”

富春闻言就笑了。

他看着自己苦等一生才等到的主公,笑问道:“主公此前去京师,可曾亲眼瞧见过徐亨,可曾跟对方说过话,是他主动找您的吗?他对您的态度如何,您对他又作何评价?”

陈庚年微微一怔,随后说道:“确实是老首辅来找的我,态度很和煦,聊了几句,像是在话家常,是个很有风骨的老前辈,言谈举止进退有度,很有年长者风范。”

富春眼睛里的笑意更加明显。

他稍微扬了扬下巴,有些得意,也有些骄傲:“我富春愿意肝脑涂地追随的人,他徐亨当然会喜欢。就冲他喜欢您这一点,我就可以断定,这老头人还算可以。大晋亡国不算冤枉,但至少朝堂之上还有些聪明人。”

“……”

陈庚年有些无言。

随后就听富春认真道:“主公,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我知道,您一直对于登基一事很是抗拒,总觉得自己承担不起这样的重担。但属下今日想说的是,您不必有太多忧虑,事实上这天下再也没有比您更优秀、比您做的更好的人了。您只管去做,只管大步向前走,剩下的,交给我们,交给他们,交给这乱世的百姓。”

这大概是富春第一次跟陈庚年聊起‘登基’一事。

不得不说,老头是有点东西在身上的,听过他这番话,陈庚年心里某些担忧和焦虑,都被悄悄抚平了。

于是陈庚年捏着那封奏折,笑道:“那,我就让林景福呈给内阁了?”

富春也笑道:“尽管呈上去,失败了,无非还是得面对皇帝的打压。但成功了,那我们就在敌方的大本营里,拥有了一位最强大的助力。”

这大概就是天下第一谋士的魄力和胆量?

受富春所影响,陈庚年竟也有些心神激荡,还真就同意富春,把这封奏折给寄了出去。

大晋亡国以后,皇帝疯癫,群臣看似被动,但其实内阁的权势反而私下达到了顶峰。

皇帝靠不住,有脑子的群臣都知道,应该向着老首辅靠拢。

由林景福这位首辅门生送去内阁的折子,中途自然无人敢动,就这样一路顺利送到了徐亨的桌案之上。

老首辅年纪大了,瞧见‘林景福’这个名字,许久才在记忆中把人脸对上,随后马上意识到,这是定州来的奏折。

陈庚年就在定州!

最近一个月,关于江县,关于陈庚年其人的一切的消息,都在源源不断传回内阁。

包括首辅在内,诸位阁臣们越是研究,越对陈庚年敬佩。

这是何等惊才艳艳的治世能臣啊!

想不到啊想不到,这位看似疯癫的年轻县令,竟然有一身如此令人震撼惊艳的好本事。

“定州来信。”

因此,瞧见这封信以后,老首辅笑呵呵说了这么一句。

不出他意料。

本来在忙碌烦躁批阅奏折的几位阁臣老大人,都眼巴巴凑了过来。

一堆老大人迫不及待打开那封奏折,等看完林景福记录的内容以后,齐齐呆滞。

“短短一个月时间,定州的瘟疫就治疗好了?”

“州城内还恢复了生机,并未出现疫病后的萧条恐慌期。”

“陈庚年还把治疗疫病的药方附赠过来了。”

“实乃治世能臣啊!有他在,是百姓之福,万民之福。”

“后生可畏,后生可畏啊。”

老首辅徐亨盯着那封奏折出神了许久。

他苍老的眼睛里浮现出欣慰,又下意识回想上个月在行宫外见到陈庚年的时候,那年轻人一身白衣,但站在金碧辉煌的大殿行宫外,却半点不显拘谨,修长的身形始终笔挺,自有风骨。

想想安居乐业的江县,再想想恢复生机的定州,再看如今因为强行征兵、陷入一片恐慌的金州,老首辅脸上罕见浮现出惘然。

他这一生,从寒窗苦读到位极人臣,兢兢业业一心为民,怎么到头来,沦落到这个结局呢?

然后他倏然想到。

上个月在内阁,他因为实在喜欢陈庚年这个后辈,没忍住规劝对方‘走正途’。

当时陈庚年怎么说的来着?

他说,若是一直走正途,根本没有机会站在首辅大人面前,更无机会解决定州的瘟疫。

短短一个月时间过去。

定州的瘟疫被解决了。

于是,循规蹈矩、一生无愧于心、只走正途的老首辅,生平头一次做了件大胆且出格的事情。

他把那封奏折合上,垂眸低声道:“都去忙吧,就当没看见这封奏折。”

如今内阁权势越发的大,自然也有手段得知,上个月陛下私下召见陈庚年的时候,说了一番怎样威胁的话。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