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小县令被迫登基(基建) 第344节(2 / 2)

加入书签

在上一任皇帝的阴影下战战兢兢许久,导致大家对皇帝有着天然的不信任。

他们来上朝的时候,每个人都绷紧神经。

可现在百官只想放声大笑。

这世间,怎么会有如此仁善的皇帝!像是做梦一样!

等今日朝堂议政的政策颁布下去,整个金州城估计都会陷入欢呼。

再等一些天,洛州、定州、永州、凉州的百姓,估计也都会异常兴奋。

因为以上皇帝议的每一项政策,都是利国利民——

不对!

也不是完全利国。

至少,皇帝说的那些要真实现了才是好政策。

可是新型炒钢技术是什么?如何建造冶钢厂?工部尚书一脸迷惑。

短时间内为十五万大军全部配上军需装备?兵部尚书很绝望。

十二万石粮赈济出去,还得保证各个州城粮价稳定,开设两个农具厂,同时为两万百姓提供岗位——户部尚书觉得自己随时要晕过去。

吏部尚书更愁——这些看似都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他将来怎么给各部评定功绩?这不是把人给彻底得罪死了嘛!

百官们回过味儿来,难道这是皇帝的阴谋?俗称‘画饼’?

先把他们哄开心了,然后再提一些更加过分的要求,比如重建行宫大殿?

见群臣百官呐呐无言,陈庚年嘴角浮现出一抹无声笑意。

随后他看向徐亨:“首辅大人可还有其余政务需要议?”

徐亨回过神来,苦笑道:“启禀陛下,臣这里,暂时没有要议的了。”

本以为会是一场‘唇枪舌战’,结果新帝不仅没参与这场战争,还主动把一切政务都提高到了一个遥不可及的解决高度去!

陈庚年点点头,看向百官:“其余诸位爱卿呢?”

百官互相对视,都没人吭声。

显然,都被陛下给整不会了,有种一拳打在棉花上的空落。

“好,既然你们无事了,那朕说一说自己的事儿。你们也看到了,今日朝堂之上,出现了一些新面孔,这些都是陪朕打天下的部下,如今朕已经登基,自然也不能寒了部下的心。”

陈庚年看向裴宝来等人,笑道:“所以朕准备提拔一下部下,首辅和百官并无异议吧。”

徐亨谨慎的没有第一时间接话。

百官猛然挺直脊梁。

来了,总算是来了!

他们就说嘛,陛下怎么可能会这么仁善,一定有‘刀子’在等待着他们!

该不会今日过后,内阁六部全都要换人吧?

不行,绝对不行!

哪怕先前陛下说的那些规划,让群臣嘴角都咧到耳后根,那也不能真把六部内阁全都大换血啊!

在群臣神情紧绷的注视下,老太监出来宣旨:“奉天承运……封裴宝来为大将军,统领三军,官居正一品……封连贺为骠骑将军……封吴恒为金州禁卫军统领……封苏图为安夷将军……”

武将的册封在群臣意料之中。

开国皇帝用兵马打天下,部下武将自然要高封。

其中大家颇有微词的是苏图,此人是蛮族。

但封的是正三品的‘安夷将军’,单从名字来看,显然大有深意。

让百官惊讶的,是文官册封。

“封胡铭为吏部侍郎……封李泉为兵部侍郎……封孙成为户部侍郎……封赵强为礼部侍郎……”

且不说没有到场的赵强。

其余三位,竟然只封了从二品的侍郎吗?

百官这次又愣住了。

要是直接入阁或者封尚书,百官或许还能劝谏,可人家开国皇帝,只给自己的兄弟部下封了从二品的侍郎,完全挑不出任何毛病啊!

这下,百官是真幸福到快要昏厥了。

皇帝太仁善了怎么办啊啊啊!

唯独可以挑剔的是,这几位文官,都过于年轻了些。

在朝堂百官的见证下。

陈庚年的这群江县小兄弟,终于在登基大典、新皇议政的第一天,彻底登上了大江帝国的舞台,开始尽情发光发热。

他们齐齐走上大殿前排,跪谢新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