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小县令被迫登基(基建) 第372节(1 / 2)

加入书签

富春吃的心满意足,随后又正色道:“天佑我江国,让我们获得了如此厉害的农作物。微臣建议,趁着春日到来,正是耕种的季节,大肆推广此六种农作物的种植。”

首辅徐亨赞同道:“臣赞同富大人的提议。臣等此次来京师,还带来了一批新型蒸汽农具,用于帮助百姓开垦粮田。若是百姓对新型农作物不信任,不肯种植,臣建议,开垦荒地,栽种五亩土豆、或玉米、红薯,可以免去一亩地的小麦粮税。并且在蒸汽农具、农药、化肥等方面,给百姓提供便利,鼓励百姓种植新型农作物。”

有这么多高产农作物,百姓们必定不会再饿肚子了!

看着朝堂上振奋的百官,陈庚年笑道:“好,那就依首辅、次辅所言。明日,朕亲自出城,和百姓一起种植!”

新型农作物推广,肯定需要给百姓一些信心。

没有什么比皇帝陛下亲自下田,更能激奋人心了。

“陈等叩谢陛下!”

百官齐齐叩拜,眼神中带着期盼。

有了这些新型农作物,他们江国,一定能迅速发展起来的!

-

“听说了吗,陛下要推广新型农作物,听说这些农作物都十分高产!”

“对对,我也听说了,江县就是靠着种植那些农作物,才变得富裕起来。”

“陛下还说,种植五亩新型农作物,就能减免一亩地的粮税呢!”

“现在小麦还在地里,没有成熟,陛下推广新型农作物,还放宽了开垦荒地的政策。谁家想要开荒,只要上报,就能开垦。”

“可是我家已经有十亩田了,再开垦,实在忙活不过来。”

“对对,开垦荒地实在太累,开垦出来的地,还不够肥,不出粮食。”

第二天。

陛下准备推广新型农作物,开放开垦权限的消息,在京师流传的沸沸扬扬。

一开始,人们还是很心动的。

因为那些可是奇迹江县的农作物啊!

可一听说,此次的农作物,基本都是要春天种植,还得开垦荒地,大家就有些犯怵。

不是人们不愿意下苦力,是下了苦力,反而得不到肥沃的土地啊。

直到一个震撼人心的消息传来——

“快,赶紧出城,去京师城外沛县小河村!!陛下亲自去了那里,带着朝堂的老大人们,给小河村的人示范新型农作物种植和开荒!我的亲娘嘞,陛下还发明出了一种叫做蒸汽拖拉机的东西,是用铁做的,装着好大的轮子,自己会动,还会自己耕地!据说一个时辰可以耕地二十亩,一边耕地还可以一边下化肥,把土地变肥沃,都不用人出力,以后种地就跟玩儿一样的简单!”

凡是听到这个消息的百姓,都震惊惘然的瞪大眼。

什么是蒸汽拖拉机?自己可以耕地?一个时辰耕二十亩?还能把土地变肥沃?不用人出力?

老天爷啊,听着怎么跟瞎编似的!

可虽然嘴上说着不信,无数百姓还是忍不住朝着城外跑去。

蒸汽机带来的奇迹变革,开始从工业领域,朝着农业领域推进,让百姓们最直观的感受到新时代的变迁。

种地,再也不会是一件辛苦劳累、最后却颗粒无收的绝望之事。

器械化种植、收割,即将改变这个时代所有农民的认知,让耕田劳作不仅可以换来更高的回报,还会变得轻松、简单。

第159章 159

◎蒸汽拖拉机开往全国各地,陈庚年号令天下!◎

陈庚年入驻京师后, 先裁掉一半的士兵,放十五万青壮劳动力归家。

再加上他曾经是‘江县的县太爷’,所以短时间内, 皇帝陛下便在百姓群体当中有了十分高的威望。

但,十五万士兵归家,百姓们经过短暂的亲人团聚喜悦后,又开始发愁。

因为家里粮食不够,钱不够, 如今的京师被战争磋磨消耗,早就不如以前繁华,想要找个糊口的营生,实在太难了。

家在京师城外,沛县小河村的贾庆一家, 最近就在发愁。

破落的农家小院里, 用泥瓦垒的土砖墙斑驳陈旧。

贾庆的爹娘,正在院子里搓麻线, 而刚刚退伍回来的贾庆, 则是默不作声的在帮忙浸泡苎麻。

这是他们家现在唯一的额外经济收入来源。

去年冬天雪大,按道理来说地里的小麦应该长势不错,可他们这边土地不够肥,收成一直不太理想。

当时祁王不仅强行征兵, 还多次征收税粮, 贾家的粮库基本被掏空了。

老两口本来还能凑活过,日子勉强能撑到夏收。

但, 儿子回来了。

这肯定是好事, 因为一家人可以团聚, 更不用担心儿子随时会死在战场上。

可家里突然多了一张嘴, 还是个大小伙子,这日子实在难熬啊。

“陛下是个好人啊,把你们这些当兵的都放回家,我跟你娘好歹不用再担心你哪天就死在战场上了。”

老爹年纪大了,眯着眼睛搓麻,一双手上满是被岁月侵蚀的痕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