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小县令被迫登基(基建) 第374节(1 / 2)

加入书签

“老汉这是做什么,快快请起。”

陈庚年赶紧把人搀扶起来。

可哪怕被搀扶了起来,贾老汉仍旧在哽咽。

周围的百姓们瞧见贾三哭了,也忍不住开始抹眼泪。

他们高兴,也莫名委屈啊!

在这田地里,干了一辈子的农活,面朝黄土背朝天,吃尽了苦头。

到头来,还是一贫如洗。

可现在,亲眼看着那拖拉机在地里工作,从犁地、到耙地、施肥、播种,简简单单不一会儿就搞定了农活儿。

这对于百姓们来说,堪称无与伦比冲击力的震撼!!

蒸汽机带来的是大时代的变迁与发展。

但这些宏观的、时代性的东西,距离最底层的老百姓,总是太遥远。

可当蒸汽拖拉机这种‘小机器’真的落实下来,在田地里耕田的时候,反而能让百姓们震撼欢呼,激动到落泪。

因为,时代浪潮的水花,飞溅入了万千百姓家里啊!

“感谢陛下,感谢陛下啊!”

“这,这拖拉机,以后咱们都能用?真的都能用吗?太好了,太好了,陛下万岁!”

“江国万岁!”

“能亩产量一千多斤的玉米,咱们要种,一定要种!相信陛下一定不会让咱们饿肚子的!”

“陛下,您是真的大好人啊,草民回去也要给您立长生牌位!”

下河村外。

无数百姓激动痛哭流泪下跪,神情中带着对未来的憧憬。

他们喊着‘陛下万岁’,声音真挚,眼神感激。

百官们看着站立在百姓当中年轻的皇帝陛下,神情动容,感慨万千。

如此得民心的皇帝,这世间,怕是也就他们江国的陛下独一份了吧。

“除了种植玉米之外,还有红薯、土豆可以种植,这两样也一样是高产的农作物。最近会有户部的官员,带领相关人员来田地里指导大家种植。”

“京师城内,工部已经开始组建冶钢厂,以及农具厂,和单独分出来的拖拉机厂。到时候,大家以村子、或者县区的名义,集体购买拖拉机。拖拉机的耕地种田速度很快,一个县区买上十几辆,就足以够用。等将来小麦成熟,拖拉机还可以用来机械化收割小麦。从种植,到收割,都不用人力再劳累。”

看着跪下痛哭谢恩的百姓,陈庚年温声笑道:“以后,种地不再会成为大家的负累,你们也不用一辈子都守在田地里,靠老天吃饭。朕会在州城里铺路、搭桥、兴建水利,开办各种日化工厂,给大家提供更多的岗位。大家可以去务工,赚钱,改善生活。我江国的百姓,以后不仅仅要吃饱饭,不仅仅要活着,还要吃的好,穿的暖,都可以幸福的活着。”

幸福的活着!!

听闻陛下这话,无数百姓动容叩首。

他们江国,有这样的陛下,实在是百姓之幸啊!

‘江国万岁、陛下万岁’的口号声,响彻这方天地。

无数收到消息的京师百姓,从州城里出来,就为了亲眼瞧一瞧那‘自己会耕地的机器’、和‘新兴农作物’。

后来,前来围观的百姓实在太多了。

陛下不得不提前离开。

但关于神奇的拖拉机,关于玉米种子的消息,仍旧如风一般在百姓群体当中流传。

凡是听说的百姓,都激动又欣喜。

拖拉机,迅速成为京师百姓们最喜爱的机器。

当拖拉机厂宣布招工以后,铺天盖地的百姓前去报名。

除了拖拉机。

玉米、土豆、红薯三样农作物,都成为了百姓们近期热聊的新话题。

“你家准备种植多少玉米?我家准备开垦二十亩!”

“吓!这么多?我家开垦十亩地吧,五亩地种植玉米,五亩地种植土豆。”

“我家想种植红薯,听说这个是甜的,更好吃。”

“我家都觉得玉米更好吃——哎呀,不和你说啦,拖拉机轮到我家田地里,我得提前过去蹲守着!!”

百姓们一改往日的颓废,一个个都喜气洋洋。

偶尔还有聊天聊到一半,听说拖拉机到自家地里了,于是赶紧在周围的哄笑声中往地里跑,生怕错过。

金州的农具厂已经运转娴熟。

此次,陈庚年从那边一口气调配了一百辆拖拉机。

这些拖拉机,会运送着玉米、红薯、土豆、甜菜、大豆、棉花的种子,送往江国的其余州城,让那里的百姓种植。

除此之外,京师的拖拉机厂,因为有成熟的炼钢技术,和现成的模具,所以也在源源不断的高效生产拖拉机。

这些拖拉机,只有一个小缺点——轮子是钢铁制造的,为了防止陷进耕田里,所以轮子做的很宽很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