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小县令被迫登基(基建) 第376节(1 / 2)

加入书签

大江战车在系统里的叫法,是胡斯战车,陈庚年为了方便,改名为大江战车。

简单来说,这个战车其实便是‘战车+火炮’的四轮移动炮垒组合,相当于把‘野战炮’、‘舀炮’的威力缩小一些,然后安装在战车上。

如此一来,大炮便可以在战场上快速移动,这对于骑兵的杀伤力,绝对是无敌的。

因为大江战车再直白点来说,就是‘现代坦克’的前身啊!

骑兵速度再快,难不成还能躲得过‘坦克’的轰杀?

但现在还有个问题,小吉图的十五万大军,占据了北方四座州城。

他们在州城里,江国若是用炮火强攻,就很容易伤害到无辜的百姓,又担心蛮子骑兵被逼走投无路,用屠城来威胁。

得想个办法,把蛮子骑兵们引诱出城,然后用大江战车轰杀他们!!

可想要做到这一步,也太难了。

“不难!拖拉机便是我们可以运用的武器!目前湖州的情况,已经足以说明,拖拉机有奇效。微臣建议,陛下从金州、京师调遣数百辆拖拉机,赶往北方其余十四座州城。每一座州城,都派遣一万士兵前去接手。枪/支,弹药,大炮都要配备。”

这时候,就听富春笑着说道:“但和先前不一样,我们派遣过去的拖拉机,每一辆拖拉机后面,都要载着一辆大江战车!把大江战车外面围上木板、麻布作为隐藏。有拖拉机作为车头,外人便很难注意到后面拖着的大江战车。等到了北方各大州城,除了小吉图之外,其余人大概率都会投降。”

“有祁王做示例,不投降开门就得被轰破城墙,林宏十辆拖拉机、二百余士兵,就能压制湖州,咱们上万武装的精锐士兵,拿下一个州城还是很稳妥的!等拿下州城后,先缴兵权,再裁掉一半士兵,命令他们开着拖拉机给百姓们耕田。”

“朝廷再给他们送去新兴农作物的种子,第一时间收拢民心。民心聚起来,这些州城的士兵,就翻不起风浪。再寻找合适的机会,让这十几座州城的所有最高将领,进京面圣听封。”

“我们如此大的动作,小吉图一定会派人来查看消息,把拖拉机其实是耕田机器的消息透露给他。到时候,让其余州城配合,多个州城整合军队,带着大/炮,向小吉图靠拢。”

“我们擅长用大炮轰城,拖拉机又是个样子摆设不必担忧,小吉图必定会选择弃城而出,抢先在我们运输大炮行走不便的情况下,对我们出手,甚至试图抢夺大炮。”

“因为他不出城,就会被轰炸,蛮子不善守城。我们的大军,从四方围向小吉图所在的靖州,而在靖州城往北,是一马平川的松关平原,最适合骑兵作战。”

“蛮子和陛下早就结仇已久,又害怕陛下的热武器,如今这么好的机会摆在他们面前,小吉图一定会忍不住的。而他此时正是缺粮食的时候,就算他能忍住,我们的粮车,一辆一辆从他们那里路过,就不信他不眼馋!”

说到这里,富春笑的一脸笃定:“只要他敢带兵进入松关平原,在他以为最得力擅长的地域作战,那么到时候,我们就能开着拖拉机,载着大江战车轰杀他们。把这群蛮子,彻底留在松关平原!”

听完富春的计划,满朝文武目瞪口呆。

新上任的次辅大人,不愧为裴宝来、胡铭、孙成等一众猛人的老师,刚刚上任不久,便用实力,让整个朝堂折服赞叹。

“次辅大人此番计策,实在妙极,下官等无比钦佩!”

“陛下,恳请您接纳次辅大人的计策,斩杀小吉图,解救北方被困于水火煎熬的无辜百姓。”

朝堂上,百官激动响应。

而裴宝来、胡铭等人,则是无声的撇了撇嘴,神情中带着骄傲。

他们的老师,当然本领通天啊!

陈庚年坐在皇位上,看着下方侃侃而谈、容光焕发的富老先生,笑的格外畅快。

君臣互相对视,都懂了彼此的心意。

富春一生追求明主。

而作为他心目中的明君,陈庚年即位后,当然要给老爷子一展抱负的机会啊。

直接入阁升任次辅,确实会让百官心里有微词。

但想来此次过后,富春这次辅的位置,便彻底坐稳了。

“次辅此计实在玄妙,便按照此番计策来推进吧。调兵一事,交由裴宝来负责。”

陈庚年最后一锤定音:“密切关注小吉图的动向,一旦对方有出城迎战的意图,调遣各方州城所有拖拉机,带着大江战车前往松关平原!”

“陛下圣明!”

群臣激动叩拜。

凶残的蛮子,在中原作乱数百年,终于到了他们开始反击的时候了!!

-

随着皇帝陛下的命令下达。

裴宝来调遣十四万大军,兵分十四路,赶往北方除小吉图占据的四座州城之外的,其余十四个州城。

一个州城去一万大军。

而在一万大军的最前列,并非大炮,而是三十辆拖拉机!

机器轰鸣,黑烟滚滚。

凡是拖拉机所过之处,无数人胆寒。

唯有瞧见这一幕的京师百姓在茫然发问:“又要打仗了?不应该啊,士兵们最前排的,那不是拖拉机嘛?打仗带拖拉机干啥啊?”

有自以为知情的人便解释道:“听说有好几个州城,都归顺了咱们江国。陛下派兵不是去打仗的,而是去驻守州城的!至于那些拖拉机,是给那些地方的百姓耕田用的!”

百姓闻言纷纷赞叹陛下仁慈。

事实上,北方那些州城都要吓死了。

听闻数十辆拖拉机朝着自己州城开来,哪里还敢有半分侥幸心理,纷纷开城门投降。

这便是江国历史上最好笑离谱,令后世无数史学家无语凝噎的‘北方统一之战’,又名‘拖拉机之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