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吾妹千秋 第4节(2 / 2)

加入书签

照微住在东院,早晨一觉睡过了辰时也没有人来吵她,院子里静悄悄,偶有几个洒扫婢女路过,墙角梅花开得正好,疏影横斜,恣意横生,毫无裁剪之迹,尽得天然风流。

照微往院中折了几支梅花,问来送早点的紫鹃:“人都到哪里去了,什么时候府里连早饭都不在一起吃了?”

紫鹃答道:“当年姑娘离府后没多久,老夫人迁往清山别院颐养,侯爷常往侍奉,一个月里有大半个月都待在清山。后来大姑娘嫁去宫里,公子也忙得三两天不顾家,府里只剩下夫人终日清闲。长房那边倒想往跟前凑,天天带着二公子过来,说是陪夫人吃饭,句句不离让公子给二公子在官场寻个门路,三番五番如此,夫人就不让他们过来了。”

这话是公子教她在二姑娘面前说的,紫鹃一字一句都背得清楚。

照微听了这话,果然食不甘味,将拾起的筷子又搁下,对紫鹃道:“别往外摆了,都收回食盒,去主院我娘那里吃。”

紫鹃:“夫人辰时就已吃过早饭。”

“吃过了就再吃两口,吃不下就看着我吃,”照微让她动作快些,“再不过去,怕要连午饭都赶不上了。”

紫鹃忙提着食盒跟上。

照微记得,刚到永平侯府那几年,正是永平侯府最热闹的时候。

祁老夫人每天都有力气寻旁人的错处,骂她娘商户女小家子气,骂侍奉的婢仆不尽心,骂祁令瞻不听长辈教导,骂祁窈宁偷懒,一个月都绣不完一副山河万寿图。

照微来了之后,永平侯府的日子更加鸡飞狗跳,老夫人的火气都集中到了她身上,每天变着法儿骂她顽劣、嚣张、无礼,从来没骂冤了她,也没骂老实了她。

那时候,常常是老夫人罚她跪祠堂,永平侯从旁劝解,母亲唉声叹气,祁令瞻冷眼旁观,窈宁偷偷来给她送吃食。

这才几年光景,偌大的永平侯府,竟只剩下她母亲容氏一人,每日不知在为谁操持。

照微抬腿迈进主院,一进门就满院吆喝:“娘!娘!我要吃糖榧饼,昨儿的糖榧饼还有没有了?我饿了!”

容汀兰正与手下布坊的掌柜们在暖堂里核账,听见照微的动静,无奈离案起身,同几位掌柜说道:“小女无状,叫几位叔伯见笑了。账本先搁这儿,待我看完再派人送回去,年关这么忙,劳几位特意跑一趟,我略备了些薄礼,请诸位带上。”

掌柜们起身还礼道谢,寒暄的功夫,照微已闯入堂中,见满堂都是人,站在外头略一整衣,从容大方地见礼:“照微见过各位叔爷伯爷,问各位叔爷伯爷康健安宁。”

众人回身,见那妙龄女郎姿仪窈窕,光艳照人,春风般盈满屋舍。

管松江棉布坊的叶掌柜懂相学,他仔细端详照微几眼,不由得暗暗惊诧。

叶掌柜朝容汀兰一拱手,缓声道:“令爱面相三停得宜,主位高权贵、举世无双,然眉官细扬、目官太亮,主性情好争,劳心费神。此为有为贵人之相,敢问东家,令爱可曾许配人家?”

容汀兰看了照微一眼,并不想提及韩家,故言不曾。

叶掌柜点点头,叮嘱容汀兰:“令爱的婚事,东家可千万要经心,莫坏了这天赐命格。”

第5章

腊月二十六已经停朝,但中枢三品朝官仍可入宫禀事,祁令瞻是二品参知政事,位同副相,除夕之前,仍每日来紫宸殿中坐值。

皇后居住的坤明宫里针药不断,长宁帝脱不开身,派太医署院正杨叙时往紫宸殿中传话,顺便给祁令瞻也诊上一诊。

紫宸殿偏殿里,沉水暖香从鎏金兽炉中袅袅升腾,浓郁得令人昏昏欲睡。杨叙时嗅着这凝神香,又观察祁令瞻的脸色,问道:“这几日伤口又犯疼了?”

祁令瞻点头,“有一点,白日尚可忍受,只是夜里难眠。”

杨叙时叹气:“天生五感,以痛为首,是为了让人懂得趋避,而非是为了忍耐。把手衣摘了,我看看你的伤。”

祁令瞻这才搁下手里的章奏,褪去手衣,将手腕搭在脉枕上。

这只细长苍白的手像出自宫廷名匠的玉摆件,美丽如浑然天成、天工玉塑,却又透着沉沉的死气,没有一点血色与温度。

在掌心与腕臂连接处,有一道触目惊心的旧伤痕,依稀可见当年曾横贯经络,几乎切断了半只手。

杨叙时双指搭在他脉上,阖目仔细感知他衰微的脉搏,半晌后问他:“要动针还是要喝药?动针疼如抽髓,喝药只是苦一些,但要一日三碗,暖和静养。”

祁令瞻毫不犹豫道:“动针,年节喝药太晦气。”

于是杨叙时点烛铺针,掐准掌间经络,以银针徐徐输刺。他说是抽髓之痛,并不算夸张,祁令瞻眉心骤然一紧,额角青筋顿起,硬生生疼出一层冷汗。

一连十几针,针针见黑血,他阖目仰在太师椅里,唇间已无血色。

杨叙时与他说起后宫的情形:“皇后近来汤药不断,并非长久之策,她的病是秦医正在管,我看过方子,有些是铤而走险的猛药。”

太医署用药倾向保守,秦医正本是谨慎之人,杨叙时此言,意为太医署已束手无策了。

祁令瞻心中又是一刺,却难受地说不出一句话。

杨叙时道:“皇后先天不足,是早夭之症,若非侯府富贵、宫中精养,搁在寻常人家,恐活不过七岁,能行至今日,诞下太子,已是与天争命了。”

他实在不会安慰人,安慰人也不是他的本意。他抬头见滴漏已尽,着手将银针一根根拔下,同时对祁令瞻道:“临华宫姚贵妃最近在打听坐胎的方子,若真叫她遂愿,那姚党……”

祁令瞻低声道:“不会,陛下有分寸。”

“就算临华宫没有子嗣,万一坤明宫……姚丞相逼这么紧,若是教姚贵妃继了后位,再将太子抱到膝下抚养,那一切将无可挽回。”

杨叙时又叹一口气:“子望,我知道要你打算此事无异于诛心,但事不预则失,我们实在是输不起了。”

“我明白。”

祁令瞻将两只手浸入药盆中,浓黑滚烫的药汤徐徐将他吞没,因疲惫而微阖的双目被药气熏开,如桃红展扇,白玉啼血,舒张欲破。

他缓缓对杨叙时道:“正和兄且安心,姚家出不了皇后,太子也不会改姓姚,年前我会去坤明宫一趟,若有决断,会告知正和兄。”

杨叙时点到即止,也不忍心再逼他。他给祁令瞻开了瓶止疼的丸药,叮嘱他静养温养,离开了紫宸殿。

剧痛之后是无尽的疲惫,祁令瞻让侍从将沉水香燃得更浓,乳白色的轻雾悠悠将人罩住,他握在指间的笔松了又紧,紧了又松,终于“啪嗒”一声坠地,骨碌碌滚到一旁。

没有人弯腰拾起,值房里静悄悄的,笔的主人已伏案入眠。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