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吾妹千秋 第56节(2 / 2)

加入书签

说?罢转头看向照微,想问问她的看法,却见她手里端着一碗酥酪,怔然面窗不语。

姚清意竟然退婚了?

照微想起大相国寺那一面,从姚清意婢女那张扬的作态里,可以窥见她对兄长十分满意,如今怎舍得骤然退婚?

是兄长为了太傅之位,逼迫她这样做的么?

总觉得哪里说?不通。再?联想起祁令瞻前几日的态度,更觉怪异。

不知不觉间,一碗酥酪见了底,她脑海中仍是缭乱理?不清思绪,索性搁下?碗,不想了。

至少这个结果,她是乐意见到的,于公如此?,于私亦如此?。

武炎元年八月底,永平侯世子祁令瞻袭爵,承永平侯之位,与礼部的仪服一同到永平侯府的,还有?加任他为太傅的圣旨。

张知前来传旨,宣读毕圣旨后,将拂尘往臂上一挂,笑眯眯将黄绢轴旨交予祁令瞻。

“恭喜侯爷加官进爵,天恩厚信,周公、伊尹之功可待。”

祁令瞻面上云淡风轻,接过圣旨后问他:“太后还说?了什么?”

张知道:“词头是太后教皇上写的,递到中书门下?草诏审议,娘娘只叫仆领了旨来宣,没交代别的话。想是姚党未反对此?事,所以娘娘便没有?多留心,没有?轻慢大人的意思。”

“是吗。”

祁令瞻指腹摩挲着绢面,看着其上敷衍的程制化公文,不由得在心中想,倘今日加封太傅的人是薛序邻,她也?会这般漠不关?心么?

这样想,又觉得自寻烦恼,索然无味。

他向张知还礼道:“有?劳你跑这一趟,明日朝会后我?再?入宫谢恩。”

张知告辞出府,一只脚迈出门去,突然拍了下?脑袋,想起件事,忙又甩着拂尘折身回去。

“娘娘确实交代了件事,险些给忘了。”

祁令瞻脚步顿住,回身望向他。

张知说?:“娘娘说?,陛下?的功课不能再?耽搁,请大人与礼部商议好?,早日入宫教导陛下?。另外,为促陛下?勤学,娘娘从世家子弟中选了几个适龄的孩子,与盏姑娘一同伴天子读书。”

祁令瞻点?头,“知道了。”

果然不该有?什么期待。

九月初二,祁令瞻正式以太傅的身份往紫宸殿,为李遂以及诸位伴读授课传道。

殿中宽阔森严,内侍垂立,东向置一张香案,案边蹑席上铺着氍毹软毯,案上放着一本《孟子》,书上压着一柄黑沉沉的戒尺。

李遂为西向坐之首,他一走进来,先看见那柄戒尺,不由得浑身一颤,偷偷抬眼觑祁令瞻,只觉他像一尊索命的玉面罗刹。

一看就不如薛录事好?说?话。

巳时正,君臣师生互相见过礼,祁令瞻让他们?翻开书,开始为他们?讲解《孟子》中的《离娄》篇。

此?篇是四书入门的篇章,也?是孟子王政之道的通论。姜赟为太傅时,曾反复提点?此?篇,祁令瞻近日选了这篇,并?非为了教李遂往更深层次释论作解,而是为了考察他的心性和学识。

释到“徒法不足以自行,徒善不足以为政”一句时,忽见西向旁侧小案高举起一条细孱孱的胳膊。

见太傅望向她,阿盏直接站起来道:“太傅大人,我?听不明白。”

岂止是听不明白,她不过两?岁多些,字还未识得几个。

闻言,殿中几位小儿郎皆以书掩嘴,窃窃低笑。这笑并?不带有?恶意,众人打量她,仿佛是打量一只误闯进学舍的春百灵。

李遂也?笑,哄她道:“盏妹妹,你乖一些,这里不是你玩的地方,过晌朕请你吃桂花糖。”

阿盏不高兴,噘嘴看向祁令瞻,“表姐说?,让我?听不懂就问太傅。”

她眼睛亮若辰星,声音也?清灵如落泉,祁令瞻望着她,想象照微两?岁时的模样,不由得牵了牵嘴角,目光也?变得柔和。

他知道,照微让阿盏同来听讲,并?非是打发她来玩耍的意思。

祁令瞻看向李遂,说?:“请陛下?为盏姑娘释义,务求简洁明了。”

李遂捏着书角说?道:“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国家只有?法令就很难施行,君王只心地善良也?不能处理?好?政事。”

祁令瞻问阿盏:“你明白了么?”

阿盏缓缓摇头。

李遂说?:“太傅,阿盏她还小,是不会明白这些治国理?政的道理?的。”

祁令瞻问他何以为国。

李遂想了想,说?:“君王统御群臣,朝廷管束百姓,是以为国。”

“若如此?,民之不存,君将焉附,孟圣说?‘仁’,正是告诫君主要爱民如子。”

祁令瞻声音温和,却并?不赞同李遂的态度,他说?:“既然爱民如子,更要教民如子。上至士人,下?至妇孺,皆为大周子民,君王的执政理?念既要为士人支持,也?要为妇孺理?解,如此?才能不失人。陛下?尚不能令妇孺同心,此?陛下?之失。”

李遂讶然,捏着书角不说?话了,耳朵悄悄泛红。

祁令瞻的目光越过李遂,看向端坐在他身后的少年,“你是沈云章的儿子?”

少年起身一礼,“回太傅,家父为礼部尚书沈云章,臣名沈怀书,家中行七。”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