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他不曾告别 第54节(1 / 2)

加入书签

一向健谈的程祈,此时也少话。认识许喃这么久,他自认为了解她。许喃是个工作和生活分得很清的人,从不会互相影响。台里新节目的任务繁重,却不值得许喃忧烦至此。

等红灯时,程祈盯着正前方,指尖扣了扣方向盘,突然开口:“是他吗?”

“是谁?”许喃放空的思绪回神,落在虚空的视线聚焦,在车前人行道的匆匆人流中扫一眼,看向程祈。

程祈神色平静,探究的目光直直地落过来:“你一直在等的人。”

许喃后知后觉,明白他这句话的意思。

“许喃……”只叫了个名字,程祈便失声。

李衡做了四年卧底,又为了不牵连家人只身在千里之外隐姓埋名呆了五年。他在缉毒上奉献的九年青春让程祈说不出半点诋毁的话。

这样一个铁骨铮铮的英雄,哪容许他肆意评判。

他越发理解了许喃的执着,任谁年少时遇到过这样一个人,都很难轻易忘记。

但——

车子缓缓停在餐厅外,傍晚的商圈人流集中,繁华喧闹。程祈选的餐厅环境雅致,菜品精美,是近来广受好评广告语写着适合约会的餐厅。

程祈从餐厅明亮宽阔的大堂收回视线,边解安全带,边郑重其实地对副驾的人说:“我不会放弃的,许喃,给我个公平竞争的机会。”

许喃深深地看他一眼,难以置信地问:“你认真的吗?”

“嗯哼?你一直以为我在开玩笑?”

“……”

和李衡不愉快的谈话,也算是划清了两人的界限,尘埃落定。

但……李衡在许喃这里,永远不战而胜。

程祈庄重的神色在许喃如临大敌的警惕下,渐渐散开,眼梢挂上笑意,好似刚刚那句“公平竞争”真的只是一句玩笑。

他往后一仰,放松地伸了个懒腰,说:“承认吧,你还是没有放下他。”

程祈靠在颈枕上,朝副驾歪歪头,真诚建议:“既然没放下,那就再尝试一下。不管结果如何,才能更轻松地走下去。你现在这样子,太累了,让人心疼。”

-

又一周,孟澄西进组前特意帮许喃攒了次聚会,说是叫了李衡。但许喃以工作忙为由拒了,工作确实忙,《守护北央》和《喃喃夜话》两档节目都离不开她,还有时不时冒出来的琐事,许喃已经连着三天都在加班了。

不过周五,许喃带着原灿去了趟派出所,就节目和所里的相关负责人简单开了个会。

李衡是派出所推举出来的代表发言人,自然在场。

会议满打满算两个小时,信息量巨大,原灿在团队中作为许喃的助理,负责此次会议记录,开完觉得头都要炸了。

从所里出来,原灿才想起来忘记提前叫车了。

“让李衡送你们回去。”所长贴心地安排道。

原灿停下在出租车平台叫车的操作,扭头见李衡已经拿着车钥匙过来,她下意识看向自己身边的许喃。

许喃头也没偏,恍如没听到般,注意力落在手机上有条不紊地处理着工作。

作为许喃的学妹,原灿听说过许喃和李衡学长被人津津乐道的爱情“细节”,可没见过学长本尊,就算在校史馆里见到过照片,如今也忘记了。今天来所里开会,会议开始前闲聊时,才对上号。

当时原灿明亮的闪着八卦情绪的眼睛没等眨巴几下,便注意到许喃对此事的态度十分冷淡。

因此,原灿虽有八卦,却本着敬业的态度,没有表现出来。

不能给电视台丢脸不是。

许喃没应,原灿爽快地应了:“麻烦学长了。”

李衡一点头,从许喃身边经过时,头都没偏,往车子停放的方向去。

他脸色冷峻,肩宽腿长,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的体型精悍有力,散发着令人血脉喷张的荷尔蒙魅力。

让原灿找到些辛苦工作的精神慰藉。

她毕业后昔日的男同学不少发福的,电视台的同事坐办公室久了也难免身型走样,没了学生时代的矫健清爽,要出境的那些年轻老师形象好些,但跟警察山崩于前面不改色的精神面貌比起来,还是文气了一些。不愧是他们附中的校草,真的争气!

许喃工作时,很难被外界的声音影响,这会收起手机,见原灿双手合抱,一脸花痴状,迷茫:“叫到车了吗?”

许喃适才回神,解释李衡要送她们的事。从许喃和李衡两人除工作外零私人互动的迹象来看,更像是昔日情侣重逢后不相往来的桥段,原灿后知后觉自己刚刚不过脑子答应的行为太过草率,迟疑片刻,试探地问:“会太麻烦学长吗?要不我现在打个车吧?”

说话间李衡已经坐在车里,点火往这边开了几百米,停在俩女生面前。许喃看到,神色无波无澜地,回原灿:“没事,上车吧。”

见许喃神色如常,原灿适才松了口气,心想是自己过度脑补了。

公家车前后两排,原灿自觉地开了后座的车门,见许喃矮身跟进来,往里面挪了挪,忍住没问许喃为什么不坐副驾。

车子驶离派出所,汇入主干道。轿厢里安静得过分,没有人说话。

不是车流高峰期,道路宽敞,车辆畅行无阻。

李衡几次借着左右侧的镜子观察后方的车辆,有一辆桑塔纳从派出所便跟着他们,这一路自己快,它也快,自己慢,它也减速。这个时间车辆少,对方的行径尤为可疑。

路程过半时,李衡拨通了一个电话:“去调两分钟前国京路和尺北路交汇口的道路监控,定位一辆桑塔纳,车牌号是……”

他声音沉稳,报出车牌号。

许喃视线落向驾驶座,听他语气不对劲,说:“你有事先忙,把我们就近放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