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不装了,我是厨神我摊牌了! 第925节(2 / 2)

加入书签

“恭喜宿主获得完美级失传菜品——煨三鸡、茶油鸭、红煨肉!”

这是失传菜品?

林旭有些诧异,这三道菜也就煨三鸡冷门一些,茶油鸭和红煨肉不是很常见的嘛,尤其是茶油鸭,在湘菜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这算哪门子失传啊?

正想着,三道菜相关的经验涌入脑海中。

林旭这才明白过来,所谓的失传是什么意思了。

首先是煨三鸡,这道菜需要把抹盐晾制的风鸡配上现杀的嫩公鸡,再加上野鸡放在瓦煲中小火煨制,三种鸡肉的味道相互融合,鲜味浓郁。

不过在现代社会,基本上没人这么做了。

一来费时费力,二来浪费食材,最重要的是,野鸡不好捕捉,且吃了犯法。

但这几年人工饲养的野鸡可以买来食用,林旭觉得回头可以做一次尝尝味道,咸鸡鲜鸡野鸡,三鸡合一,味道应该极度鲜美。

读取完煨三鸡后,林旭又读取了茶油鸭的做法。

所谓的茶油鸭,不是用茶油炒的鸭,也不是用茶油炸的鸭,而是一种用茶油腌制的鸭子。

把鸭子洗剥干净,用五香盐搓一遍晾干,再用石板压两天,挤出多余的水分。

接着整齐铺到缸底,倒入熟茶油和花椒浸泡,密封腌制四个月,吃的时候上锅蒸制,据说味道鲜美无比。

按照这个教程来说,现在还真没有类似的做法。

因为茶油贵,没谁舍得倒半缸子茶油腌制价格并不高昂的鸭肉。

最接近这个做法的,应该就是茶油蒸腊鸭这道菜了,做好的腊鸭淋上茶油上锅蒸制,据说味道也非常好吃。

但在林旭看来,应该还是在茶油中浸了四个月的鸭子吃起来更美味一些。

回头有时间试试,现在做的话,明年五一前后就能吃,说不定还真的能成为一道美味呢。

至于最后一道的红煨肉。

做法倒是很简单,把猪肉放在锅里干煸一下,放进瓦煲中,加入甜面酱和黄酒进行煨制,等肉的色泽红润时出锅开吃。

这道菜跟现代版的东坡肉有点相似,但也有区别,因为这里面不放糖,也没别的调料,全凭甜面酱出香味。

这样的烹饪手法,对调味有着很高的要求。

甜面酱放多了咸,味道重,放少了味道又会淡,一个不慎就会毁掉一锅肉。

另外黄酒的使用也非常讲究,既不能多也不能少,跟肉持平就行,先大火烧开去除酒气,再盖上盖子小火煨制。

煨的过程要定时掀开锅盖查看。

肉变黄的时候,说明煨的时间不够,肉要是紫红色,说明煨的时间太长,必须是红润的色泽才行。

另外也不能频繁掀开锅盖看,要是锅里的油气散去,整道菜就失去了精髓,瘦肉部分会又干又柴。

林旭觉得这道菜之所以失传,应该就是跟做法有关。

调味方面要求高,煨制的火候要求高,偏偏做出来又只是红烧肉、东坡肉一样的肉块,会失传也理所当然。

美食想要长久发展,必须要走下沉路线。

所谓下沉,就是深入到民间百姓中,让老百姓能做出来,同时味道还不差,这样的美食就不会失传。

相反,像红煨肉这种看似简单却极其容易失手的菜品,失传自然也就理所当然了。

不过尽管失传,回头还是要尝试着做做的。

甜面酱和黄酒炖肉,应该能吃到纯粹的肉香味。

抽完失传菜品,林旭将墩墩放回到服务台上,刚准备上楼歇会儿,老黄两口子走进了店里,老黄手中还提着一条硕大的宣威火腿。

“兄弟,听说饵丝已经做好,我特意带你嫂子蹭饭来了。”

老黄真是个讲究人,蹭饭不空手,这么一整条的宣威火腿,在滇南本地,能买上百碗饵丝了。

“行,那我这就上楼去做。”

林旭看了眼墙上挂着的钟表,居然不知不觉快下午四点了,也确实该准备晚饭了。

他接过老黄递来的火腿,提着快步来到楼上。

将火腿递给车仔,让他收到仓库里,接着林旭拿出砂锅,准备开始做饵丝。

饵丝的做法众多,在滇南至少有上百种不同的搭配和吃法,不过相对经典的,还是炒饵丝和砂锅饵丝。

炒饵丝在滇南还有个别名,叫大救驾。

据说明末清初,南明永历皇帝奔逃至腾冲,在疲惫不堪、饥寒交迫之时,吃了一碗炒饵丝,竟如同吃山珍海味一般,不觉脱口说道:“真乃大救驾也!”

故事的真假不好说,不过南明在滇南地区确实活跃了很长时间,对滇南的饮食文化起到了推动的作用。

这些来自中原江南等地的政权核心成员以及将士,也将家乡的饮食习惯带过来,让滇南饮食变得更加多样化。

哪怕到了今天,滇南饮食依然能看到全国各地饮食的影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