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大将军的读书郎 第32节(1 / 2)

加入书签

大家看到他来,顿时都出来了:“温兄!”

“如玉兄!”

众人纷纷跟温润打招呼,温润则是团团作揖:“诸位同窗好,许久不见,甚是想念。”

众人也说很想念他的话。

见过了礼,才坐了回去。

这里是学舍的一个大厅,平时大家也是聚到这里说事儿,偶尔在点名的时候,先生也会来考校一下他们的功课。

现在大家坐在这里,许攸去倒了一大壶的热茶过来,而跟着温润进来的刘三儿,赶紧将拎着的点心盒子放在了桌子上,打开将里头的七八个点心都拿了出来。

这是他们路过点心铺子的时候,温润去买的点心,本地有名的荷花酥,还有元宝糕,松子糖和芡实糕,以及桂花糕、糯米团子蛋黄酥。

东西制作精美不说,主要是量大啊!

这十几个人,也不是人人都跟许攸似的,家里富裕,衣食不愁,很多人都是出身富农,说是富农家庭,实际上,还是个种地的,面朝黄土背朝天,一年到头也没剩下什么钱财和粮食,只能维持温饱,丰年还能小有富裕,这在村里已经是好日子的人家了。

有个秀才的功名,全家算是能免除赋税和劳役了,日子也能更好过一些。

在书院里,吃的是大锅饭,也没什么点心,大家都过的很清贫,所谓的“安贫乐道”,不过是安慰自己的话。

现在温润带来了点心,请大家伙儿吃,尤其是还有两盘子的猪肉脯。

这可是猪肉脯,肉呢!

众人好一顿欢喜,吃了点心猪肉脯,又喝了热茶,刘三儿早就退到了门口那里站好,负责给他们端茶倒水,他刚才看到了许攸许大少爷,去了水房拿了热水,他也就记住了。

众人人手一杯茶,可惜续杯两次呢,只要是开水就好。

这个时候,他们吃饱喝足了才有心情说话。

“你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我们一起去考试,那个时候说要出门走一走,你却要急着回家,连榜单没放就走人了,我们也只好自己走了。”许攸道:“结果回来就听那边的人说,你跟人结契,当了契兄弟?”

他们当时只有五个人去考试,别人都没把握,也不想浪费银钱,就没去,反而因为那个时候春天嘛,忙了一些,都暂时回家去了。

五个人考试,只有原主一个人坚持到了最后,其他人都是半路上就被送出来了,不是拉肚子就是感冒了,其实在温润看来,就是考试综合症而已。

所以其他人都走了,温润也走了,基本上那里没永年县的学子啦!

要不然,那县令大人的小舅子也不会得逞。

温润只好苦笑了一下,说了一些他的事情,尤其点明,他之所以火急火燎的回来,是因为温小婶托人给他捎话说温小叔要不行了!

温家庄虽然都是族人,但是温润爹娘早逝,他一个人其实要不是个书呆子,也能过得很好,可温小叔从他父母去世之后就惦记上了他们家的家产。

眼看着温润要出息了,这家产就是惦记不到手,而且原主太书呆子了,这几年读书花销很大,家产缩水了不少,温小叔越看越着急,干脆将人骗了回去,直接嫁人!

霸占了他的家产。

只是没想到,温润来了。

他可不是个吃亏的性格,既不是书呆子也不愚孝什么的,利落的处理了自己的家产,直接在莲花坳落户了。

只是他的学业,也就到这里了,再往上考,也不会有人取中他的,因为他已经有了瑕疵,那就是跟男人结契,成了“嫁”过去的那个。

听的十几个同窗眼睛都红了:“你小叔太过分了!”

刘三儿听着,什么话都没说,他只是给他们添了一次热水。

“现在说这些都没用了,我嫁过去的时候身体很不好,病都没好,整个人都烧的糊里糊涂的,是王家的两个孩子照顾的我。”温润将事情说的可怜无比:“而且我庚帖都跟人交换了,既成事实,我也不多说什么,只我那位去参军了,家中三个孩子,我也不能不照顾啊,因为是公家耽误了我的事情,故而学台大人特意赏了东西和银钱,我又自己填补了一些,盖了个房子,终于有了个像样的宅院,以后这书院我就过来看看,在家照顾孩子们……今天来是想请同窗们去吃一顿饭,当是庆祝我中举吧。”

他这么一说,这些人更是替他难受了。

第44章 摆上两桌

报喜的人没去找温润,鹿鸣宴也没有参加,温润这个举人,悄无声息的就这么诞生了。

就算是中了举人,也没有庆祝。

“这算是怎么回事儿啊?”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你这成名了,却没人知道!”

“如玉兄真是……。”

他们都为温润抱不平。

“所以,我才想请大家帮我热闹一下!”温润笑着道:“可否?”

“不敢请耳,固所愿也。”

这八个字,是所有人异口同声说出来的,可见平时的默契,不由得轰然而笑。

意思是“这本来就是我的愿望,我不敢请求罢了”。

出自战国时期的孟子所著《孟子·公孙丑下》一段。

孟子致为臣而归。

王就见孟子曰:“前日愿见而不可得,得侍,同朝甚喜。今又弃寡人而归,不识可以继此而得见乎?”对曰:“不敢请耳,固所愿也。”

意思就是,孟子辞去齐国的官职准备回乡,齐王专门去看孟子,说:“从前希望见到您而不可能;后来终于得以在一起共事,我感到很高兴;现在您又将抛弃我而归去了,不知我们以后还能不能够相见?”

孟子就回答说:“我不敢请求罢了,这本来就是我的愿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