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大将军的读书郎 第464节(1 / 2)

加入书签

两位姑娘没有家了,但是温润还是给她们置办了宅院,暂时充当一下家,又派了不少人充当家人,顺顺利利的出孝之后,请了媒人上门提亲,定下了日子。

一个五月初六,一个五月十六。

定下了日子,两个姑娘就不方便住在大将军府了,温润让人陪着她们住在自家,反正是挨着的,人也多,不怕谁不长眼冒犯她们。

温润这边正在积极的准备下聘,以及她们的亲事,那边皇上的赏赐也到了。

原来皇上给两位姑娘收拢了一下家产,按照时下的规矩,在室女,也就是没出嫁的女儿,又是仅存的独女,可以得到家产的八成,剩下两成是要交到衙门的,以理顺自家的账目等等。

而她们俩各自家产不少,但是皇帝只给了她们俩一人一万两银子的压箱底银子。

“一万两银子,这么少?”温润觉得两个姑娘起码有个三五万两银子吧?那可是盐商。

“一万两银子不算少了。”王珺却道:“皇上还命内务府给她们出嫁妆呢。”

“嫁妆我们自己有。”温润还是在乎钱的,有银子在手,两个弟妹才会有底气。

“不一样的,皇上吩咐了,让人按照宗室女的规格给她们俩预备嫁妆。”温润不满足,王珺却很能理解:“不管嫁妆多少,主要是按照宗室女的规矩来。”虽然宗室女的嫁妆,置办下来也就万八千两银子,可主要是这个名头,有了这个名头,两个丫头也没人敢低看。

皇上拿了她们两家那么大一笔钱,给人家一点庇护,应该的。

“哦,那咱们家的嫁妆?”温润准备的嫁妆也不少。

“当添妆就是了。”王珺道:“好歹那也是妹妹的姐妹。”

只能绕个弯,以王玫的名义送过去了。

“嗯,聘礼也备好了。”温润盘算着:“给他们多预备一些家底。”

成家立业是大事情,温润在这方面不敢马虎。

过了几日,这边还没忙活完,那边已经开始放榜了。

在春闱放榜后,会有专门的报禄之人骑着快马自京城几个主干道和书生集会的茶楼旅舍经过,他们一边骑马奔跑一边重复着考生的籍贯和成绩,声音洪亮,凡是在这儿住着的人都能听见。

这一声声的捷报,就是多少读书人梦寐以求的声音了。

所以叫“报禄”,或者是“报喜”。

不过读书人一般都叫“报禄”,叫“报喜”有点俗气。

正是“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啊。

报过之后,会有抄录了考榜的队伍直扑向考中之人所居的楼舍,这些人都不是官方队伍,是来讨赏的,给或不给全看考生自愿,但是一般这情况即便考生手中拮据,其友人或是旅舍、茶社老板都会给赏金。

对这些人来说稳赚不亏,一为报喜,二为赏银,何况他们这也算提前给朝廷未来的栋梁们结一个善缘了。

等榜单张贴后,才会有官方队伍带着仪仗队施施然找到正主,发放正式的名录并且告知殿试时间、杏林宴时间等信息。

如果要问,这些非官方人员是怎么找到考生所在的?

呃,他们虽然声音洪亮,但是耳朵也很好啊,捷报之后如果哪儿爆发出了欢呼之声,他们就知道了考生在哪儿,起码报禄之人回去后就会告知第二波考生的位置。

当然也有背景深厚的能直接从官府这儿拿到名单和地址,那就直接冲向那儿去啦。

毕竟每个学子抵达京城后,是必须留下住宿旅舍地址不能乱跑的,为的是方便管理,以及能及时找到你。

每到这时,住着学子的旅舍茶社老板都会备上足足的烟花爆竹,一旦自家旅舍有人得中,就放鞭炮,哪儿最响,下一轮春闱这儿人气就最旺。

在此期间,王珺跟温润都很紧张,考生们倒是非常淡定,毕竟他们来就没想过一次就能通过,会试啊,全国的优秀人才都在这一次考试里了。

何况此次考试还有增加的几科,难度也有些大。

不止是经史子集,还有算学、农科等等,涵盖面很广,幸好他们几个都是农家子弟,知道怎么看天时地利,看季节农事。

更有最后的策论,是讨论如何丰富国库。

这丰富的内容,不止是银钱,还有粮食,布匹和铠甲,武器等等。

“也不知道能不能中。”王珏有些担心:“上次咱们都……。”

上次一个人都没中!

几乎所有人都在赶考别院等消息,坐立不安的不止一个人。

“上次是你们运气不好,这次不会了。”温润猜测,上次有人暗中捣鬼,加上他们学识不足,这才名落孙山,这次不会来。

为了请人给他们“补课”,温润可没少拉拢人,还调查了此次考试的总裁,性格爱好等等,以及同考官那十几二十个人。

性格爱好,是喜欢辞藻华丽地文章,还是务实的性格,都查清楚了。

弟弟跟学生们的文章,也是按照这些人的不同爱好而写,温润觉得应该可以吧?

再不行还得三年,考呗!

结果,就听外面来了“哐哐哐”的动静,一个大声地“报……”拉得老长了。

所有人都紧张的站了起来,来人的确是来报禄的,第一个报的是莲花私塾里出来的一个举人,杨林,他是杨大叔的二小子。

这家伙中了个同进士。

原来报禄之人的规矩,是从后往前报,也就是说,从最后一名往前报。

“进士好,好!”温润高兴的很:“赏!”

那边张三儿早就预备好了打赏的荷包,里头装了十两银子呢。

报禄之人很喜庆的道谢:“多谢进士老爷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