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大唐第一太子 第181节(1 / 2)

加入书签

“大哥,在那里,快点,我们得追上,不然就看不见了。”

“大哥,它掉下来了。”

掉下来?

王九娘正疑惑,就见一只风筝飘飘摇摇落在自家房顶上。

随即敲门声起。

管事前去开门,顿时惊住了:“太子殿下?”

王八郎与王九娘动作一顿,转头看去,站在门口的不是李承乾又是谁?而他身边跟着的正是李丽质。

王九娘恍然,怪道刚才觉得声音有些熟悉,好似在哪里听过呢。

李承乾歪头:“你认识我啊。”

管事脱口而出的话证明他已经认出了李承乾,此时此刻,院中众人连同王八郎王九娘都不得不自报家门,上前见礼。毕竟皇家终归是皇家,还是权柄在手,武力强大,民心所向的皇家,世家再傲气,也不可能正面对抗。尤其这还是在院门口,前方街道不乏行人经过。

“哦,太原王家?”

王八郎心头一紧,言道:“是。”

李承乾点点头没说什么,指着房顶的风筝道:“实在抱歉,并非故意打扰。纸鸢飞得太高断了线,我们是追着它来的。”

王八郎忙吩咐管事架梯子去取。李承乾没反对,而是笑嘻嘻借着空档与王八郎闲聊起来:“早就听闻世家嫡支子弟教养不凡,芝兰玉树,今日一见果真如此。近日有些流言我也听说了。你们不必自困,不过是几个旁支罢了。

“树大分家,人大分支,既已分了出去,便与你们无甚干系。一缸子红豆难免会有几个坏的。谁家大家族没个纨绔子弟,等过阵子,众人冷静下来,自然能明白。”

王八郎;amp;王九娘:……你这是在安慰吗?呵呵,你还是别安慰了,事情不就是你捅出来的,现在对我们说这种话,不觉得是猫哭耗子吗?

可即便知道李承乾是故意这么说,二人却不能发作,只能笑嘻嘻附和,借机转移话题。

管事取了风筝送过来,李丽质接了,李承乾却没有半分要离开的意思,反而四下打量起宅子来:“布置得倒也雅致。可容我参观一番?”

王八郎:……他能说不吗?

不能。

所以王八郎只能压下满心的不情愿,领着李承乾参观院舍。李承乾倒是半点不客气,反而走在王八郎前头,这儿瞧瞧,那里看看,就这样一步步来到书房。

此处只是京中的一处别舍,因此书籍虽有,却不多。李承乾随后拿起一本翻了翻:“这书有点意思。”

王八郎言道:“不过是寻常的地域志罢了。”

“都说世家以诗书传世,族中藏书千万。这几本我还没读过呢,可能借我看几日?”

王八郎莫名其妙:“殿下,这些书皆非珍品,亦非孤本,虽说不是常用的四书五经,却也不算特别难寻,宫中必然有。”

不说太子以聪慧渐长,所学渊博,涉猎宽广,未必没看过,即便当真如此,也委实用不着借。

可李承乾好似没听到他的话一般:“就借几日,待我看完便差人送还,可行?”

一双眼睛分外明亮,态度坚决。

王八郎能怎么办,只能扯了扯嘴角:“不过几本书罢了,莫说借,殿下若喜欢,送予殿下便是。”

李承乾将书本一抄,心满意足,笑嘻嘻告辞离去。

唯剩王八郎王九娘一头雾水。

“八哥,太子这是什么意思?”

要说今儿这天气能放风筝有可能,但风筝能飞那么高,断了线还一路掉到他们宅子里就有点过于巧合了。况且如果真的只是巧合,李承乾拿了风筝就该走,而不是这么个发展。

这点王九娘明白,王八郎也明白,但他同样猜不透,目光扫向原本放着书籍现在已经空了的桌案:“总不会是故意来拿几本书吧?”

就算是世上难得的珍品孤本也不值当一国太子干这种事,更何况是些对皇家而言算得上普通的书籍?

王九娘王八郎对视一眼,更加迷糊了。

另一边的李承乾却十分高兴,将书籍随后丢到一边,又风风火火去监督施工了。

半个月后,“房子”落成,李承乾又花费了十来日将所有书籍整箱整箱运进去,按照不同分类摆放列柜,然后挂上门口由李世民亲题的牌匾——《皇家图书馆》,并宣布规则。

图书馆内藏书千万,不论四书五经、还是地域志异、亦或算学医术,应有尽有,且全部对外开放。只需是大唐子民,都可入内查看,也可借阅回家。

于馆中阅读者,需遵守馆中事项,譬如保持安静、不得寻衅滋事、不得涂抹毁坏书籍等;借阅归家需留存押金,若无银钱抵押,可用物品,物品也无,户籍亦可。但一次不得借阅超过三本,每本不得超过三日。同样的也不可涂抹损毁,若不慎损坏,需照价赔偿。

凡借阅书籍,都可自行誊抄留本,到期前将原本归还即可。若要在馆内抄录也行,可以自带笔墨纸砚,亦可在馆内商店购买。

此事一出,全民哗然。最为欣喜的便是读书人。

他们最需要的是什么,书。他们为何会在世家“提醒”之后诸多顾虑,也是因为书。

他们有聪明才智有刻苦勤奋,靠自己的努力已有所学,但他们寻常能接触到的不过是普通书籍,许多典藏珍本,许多深奥学识,他们是接触不到的。这些东西都在高门士族的手里。

诚然高门士族不只有崔卢郑王,但现今唯有此四家声望最高,底蕴最厚。所以他们不得不再三思量,踌躇犹疑。然而现在他们不用了。

对比一下,世家自傲底蕴,利用他们的向学之心来威胁。可皇家呢?皇家放出了所有藏书,不论是寻常书籍,还是深奥孤本,全都刊印,供众所阅。

两厢比较,高下立见。

众人本就偏向皇家的心越发朝皇家倾斜,更有人直接将心里话说出来,刚巧被李承乾听到,摇头道:“不能这么说,高门士族何其多,几家所为不代表诸家所为。世家枝叶繁茂,旁系林立,有纨绔不肖的,也有心系于民的。

“旁人如何,我不清楚,但太原王家的王八郎就很好。这图书馆中还有几本难得书籍是他捐赠,我才能得以刊印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