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太子 第189节(2 / 2)
……
厢房。
听全乎的李承乾扯了扯嘴角:“倒是挺会选地方,骊山此地有根有据有典故,还距离长安不远,不必大张旗鼓,劳师动众。若选个千里之遥的,阿耶恐就不会去了。
“故事编得也挺好,将已有的神话传说稍加改动,夹带点自己的东西重新传出来,还真像那么回事。”
女娲使者,天马携瑞石降世,为明君而来,旁人全都追不上……
每一步都在往“圣明天子”身上引,唯有圣明天子可得天马。事情闹得沸沸扬扬,李世民必定要有所动作。
李承乾转动着水杯,看向李恪:“阿耶是什么意思?”
李恪神色怔忪:“此等祥瑞,天降箴言,天子受命于天,自该亲迎天使。”
意料之中,李承乾啧了一声:“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啊。”
李泰轻笑:“这话有点不好听,大哥可以换个词。譬如将计就计,瓮中捉鳖。毕竟你也说了只有千日做贼,没有千日防贼的道理。”
李承乾站起来:“行吧。正好来场春狩。我好久没打猎了。上回跟阿耶一起狩猎还是两年前呢。那会儿我才十岁,自然干不过他,现在可不一定。到时候带上我的小狮子跟落日弓,咱们一起,包抄了他。哈哈。”
李泰举手表决:“好!”
李恪心事重重,心不在焉。
李承乾拍了拍他:“别怕,一切都有我们呢。我知道你心中仍有许多疑问。无妨,等此间事了,贼人全部落网,我们一一问清楚。”
李恪摇头:“我不是担心这些。我……”
“我知道你在担心那个孩子。”
李恪抿唇:“他们已经在布局,准备动手。一旦举事,我怕……”
李承乾反问:“你觉得他们为何当年不杀了他,以除后患?”
李恪心头一紧:“为了阿娘。”
是。为了杨妃。
杨侑留下那个孩子的命绝不是因为心软,他是想给自己留个底牌。当然这个底牌不是针对李世民。毕竟他不会蠢到以为这个孩子能掣肘李世民。李世民也绝不会为这个孩子妥协。
他所针对的是杨妃。母子连心,当初生产之际杨妃即便中途晕了过去,鬼知道她后续会不会发现什么。倘若她生出疑心,查出真相。他们也能用这个孩子威胁杨妃,让她闭嘴。此乃其一。
其二,如果到了必要时刻,说不定还能利用这个孩子干点什么,或者以此让杨妃为他们干点什么。
世上虽有不慈之父母,但大多数母亲总是难以割舍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的。
“他们还需要你,甚至可能还需要杨妃,所以他们暂时不会动手,至少在一切尘埃落定之前不会。”
尘埃落定后就不一定呢。
若杨侑赢了,会如何对杨妃与那个孩子不好说;若杨侑输了,绝对不会让这个孩子活。他必然一早就留了话,告诉留守的人该怎么做。
但不论如何,至少尘埃落定前,那个孩子是安全的。
李承乾神色严肃:“只能看老裴了。”
李恪微顿:“裴行俭?”
“对,他在江都。”
李恪十分讶异。
李承乾轻笑:“当年杨文干造反,其谋士闵崇文消失无踪;彼时都以为他是窦氏的人,可窦氏覆灭之际,并未找到他;吴峰死得不明不白;再有把沈安沈宁的信息递给突厥,让突厥可以李代桃僵的人又是谁?
“东/突/厥国灭后,阿耶查过审过问过,但对方未曾现身,行为鬼祟神秘,颉利都不知对方是谁。这里头桩桩件件透着诡异,你不会以为阿耶过去了就忘记了,就此放任不管吧?
“阿耶一直在暗地里调查。可惜自从摆在明面上给他们当先锋的窦氏覆灭后,他们很懂韬光养晦,一直没有动作。他们不冒头自然难以发现线索。”
说到此,李承乾看了李恪一眼:“确实没冒头,但并非完全静默,只是我们灯下黑。”
感叹了一下,李承乾继续回归正题:“老裴这次去突厥,也是阴错阳差发现他们在定襄有据点。再结合当初沈安沈宁就生活在定襄,也就能够佐证他们为什么对这二人的信息如此了如指掌了。
“老裴盯了他们半个多月,发现他们以商队的形势在打通关内到突厥的路线。自突厥并入大唐,边关贸易盛行,这种举动不算突兀。但老裴怀疑他们通商是假,真正的目的是保留退路。倘若大事不成,而他们有幸逃生,可以从这条线出关,再往西突厥或高句丽都行。
“狡兔三窟,定襄虽有他们的据点,却不是唯一的据点,更非他们的大本营。老裴发现他们经常有货物去往江都。”
“江都。”李恪呢喃,“原来竟是在江都。”
宋清很谨慎,没有告诉过他杨侑的藏身之处,但他还是从宋清的言语信息中推测出一些东西,得知他大概在江南。只是江南那么大,他不敢确定。
没想到竟是在江都。
李承乾眉眼弯起:“是啊,那是杨广身死之地,是骁果军反叛之地。谁能想到他的孙子竟然会选择藏匿于此。”
他看向李恪,勾唇轻笑:“我信老裴,也信阿耶。老裴已在江都,他身边跟着我养的飞鹰,跟着阿耶派去的卫队,还有阿耶给的令牌,能调动官府随时策应。我相信他能找到对方的老巢,把人救出来。即便一时找不到……”
李承乾稍顿,神色坚定:“我也相信以老裴的能力,他有本事布局设计,引蛇出洞,或是营造假象,让对方不敢妄动。
“长安虽与江都相去千里,但阿鸢一日便可到达。我此前就已让阿鸢给老裴送信,将此间消息全部告知他,并嘱咐他,一切以那个孩子的性命安危为重。他会知道该怎么办。”
李承乾眸光闪烁:“江都交给老裴,长安就交给我们了。一局定胜负,我们必须把这个瓮做好一点,让鳖无处遁逃。”
第142章 江都之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