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大唐第一太子 第209节(1 / 2)

加入书签

蓝裙撞了她一下:“知道你是唐圣宗的铁粉,行了啊,别一说起他你就这副模样, 注意点。周围都是人呢。你好点顾忌下形象。”

红裙女孩不以为然。蓝裙打趣:“你别忘了,唐圣宗的盛世至少有一半太宗皇帝的功劳。就他那性子, 大半折子都是太宗皇帝批的, 不想管的事情全是太宗皇帝给管。谁当皇帝像他这么舒心。”

“那也是因为我们圣宗皇帝人格魅力大, 父子感情好。不是有人说朱标如果想当皇帝, 朱元璋能给他当大将军吗?咱圣宗当皇帝,太宗给他当副手。”

蓝裙点头:“确实。太宗退位后就活脱脱一总裁特助, 360度全能还不要工资那种。哪个老板要是碰到这么个员工估计梦里都要笑醒。圣宗皇帝这是什么命,能有这么好的帮手。”

红裙轻笑,眼睛里满是狡黠:“你该问太宗皇帝是什么命,算计着圣宗皇帝登基,以为可以退休享清福了,结果被强制返聘回去,给亲儿子当牛做马当到老。”

蓝裙:……想想,这话真没毛病。

太宗皇帝实惨,为他默哀一秒。

红裙又感慨:“圣宗皇帝的永安盛世有太宗皇帝的一份功劳没错,但太宗皇帝的贞观之治也有圣宗皇帝的功劳啊。你瞅瞅,这些农田水利器具,不都是圣宗皇帝做太子时弄出来的,这帮的可都是太宗皇帝的政绩。”

红裙指了指前方:“还有那些,也大多都是贞观年间出世的。”

前方是一排展柜,柜中放着许多农作物标本。譬如土豆、红薯、玉米等等,零零总总竟有近数十种之多。

二人走过去,李明瑶不疾不徐缀在后头。她与她们本不是一起的,也并非故意走一块,可就是莫名地她要去哪,她们去哪。因而两人对话让她听了个全乎。

红裙蓝裙顺着展柜一路向前,边走边闲聊:“明明我们史书上记载得清清楚楚,土豆红薯玉米包括棉花都是圣宗皇帝发现的,并且是在我国境内发现的。偏偏有些外国人说南美洲才是这些东西的发源地,说我们是从南美洲引进的。

“呸,我可去他的吧。虽然盛唐那会儿万国来贺,外邦胡人不少,可也没听说有南美洲这么远的来啊。史书明确记载,我国发现的东西比外邦人带来的那些要早得多。

“最多就是南美洲也有土豆红薯呗。难道还不兴他们有我们也有了。更何况我们的品质可比他们强多了,不是他们能碰瓷的。

“我们都没说他们是从我们这偷过去的呢,竟然好意思说这玩意儿的发源地在他们那。好不要脸。别来挨边好不好。”

蓝裙女孩翻了个白眼:“也就是些跳梁小丑这么说,你看那些官方会吗?他们门清这呢。咱们可是有史料证据的,听那群小丑鬼扯。理他干什么,给他脸了?”

“确实,不理他们,一个眼神都别施舍。诶,对了。其实我挺好奇的,圣宗皇帝到底打哪弄来这么多新农作物。怕不真是网友们说的他是神仙下凡变出来的吧?”

蓝裙女孩抽了抽嘴角:“要说他是神仙下凡,你不如说他是锦鲤运爆表,总能因为各种机缘巧合弄到这些东西。”

红裙失笑:“那也太巧合了点。”

“谁说不是呢。而且有一点特别诡异。贞观元年突厥举二十万大军南侵,兵临渭水,大唐这边不到五万兵马,实力相差悬殊。但是就这样的战役居然赢了,还敲了突厥一笔。赢的关键在于一群飞鹰过境,在突厥军营一顿嘎嘎乱杀,把他们折磨得够呛。”

蓝裙与红裙对视一眼,同时道:“这群飞鹰还扔下了成堆的红薯。”

两人同时沉默。

这忒妈是什么天方夜谭,如果不是多个史书都记载了这件事,还记载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她们差点以为是什么玄幻小说。

“大家都说太宗皇帝李世民跟刘秀一样都是大魔导师。”红裙女孩抿抿唇,“有没有一种可能,我就说有没有那么一种可能,大魔导师其实是圣宗皇帝李承乾?”

蓝裙秒懂:“因为那些红薯?”

“对啊,你看其他农作物都是圣宗弄出来的,圣宗还有一只宠物鹞鹰,叫做阿鸢,十分通灵性,那天嘎嘎乱杀突厥军营的刚好就是鹰群。”

“倒也不无可能。”

两人对视一眼,相视而笑。

红裙女孩耸肩:“那个年代的事,谁知道呢。反正这期间的谜团多了去了。就说这些农作物吧,鬼知道圣宗怎么弄来的。

“而且我们现在都知道南美洲的土豆跟红薯都需要脱毒处理,可我们的土豆不需要。明明二者看起来没啥区别,在品质上却大不相同,尤其我们的种性不会丧失。这可比南美洲的品种强多了。

“有不少农学家研究过,都觉得不可思议,想破头想不到是什么原因导致。史学家们也一直在寻找真相,想知道这样的品种唐圣宗是怎么得来的。”

蓝裙女孩莞尔:“你还别说,就这些谜团让历史学家们孜孜不倦去探寻研究,为此还分出了好几个派系,创造出一门唐学,不知道养活多少人。”

当然唐学研究的不只是这些谜团,但让大家最感兴趣的是这些谜团没错了。毕竟其他历史都是确定的,唯有这些谜团至今未解。向来都是未知的东西更吸引人。

两人继续向前,到了第三展厅。厅内展示的是竹纸、花纸、雕版模具与活字模具等。这里有一个父亲带着两个孩子在参观,并给他们讲解这段历史。

“圣宗皇帝就是靠这些打破了世家格局。如果说隋朝创立了科举,唐高祖沿用了制度,太宗将其发扬光大、广纳人才,是给予了普通寒庶阶层向上的希望。

“那么圣宗皇帝改进纸张,创活字印刷术,立官学,开书院等一系列措施就是彻底击碎了上层阶级对于知识的垄断,让知识得以广泛传播。至此,寒庶阶层才真正有了自己的通天之道。”

两个孩子纷纷表示:“爸爸,我知道。老师说了,圣宗皇帝此举彻底免除了皇家被士族掣肘的风险与隐患,奠定了唐王朝皇权至尊的地位,并且图书馆书院的政策沿用至今,福泽后世,意义深远。”

父亲满意点头:“对,没错。”

小点的孩子将脸贴近展柜:“爸爸,这是《女将军》,是圣宗皇帝亲笔撰写的那个话本吗?”

“是。这是《女将军》的手稿。圣宗皇帝还借此独创了文学史上的话本小说体裁。”

孩子们又举手:“还有舞台剧,也是他开创的。老师说他是中国古代文学先驱。他一手打造了大唐文娱盛世,也是纵观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长河里文娱最巅峰的时代。”

父亲脸上笑意盎然:“是的。”

李明瑶自父子三人身边走过,望着展柜内《女将军》的手稿怔怔出神了好一会儿才又移开目光,走向下一处。巧合的是又与红蓝裙子的姐妹不期而遇,一起入内。

红裙女孩似乎有些激动,不自觉握住同伴的手:“你知道吗?这是我最喜欢的一个展厅。姐妹,你看。这是镇国长乐公主用的红缨枪,她就是用这把枪杀入西突厥王庭,直捣黄龙。

“还有这个,是女相武侯用过的笔洗。试想一下,那些年她就是用这个清洗笔具,处理国家大事,批阅文书。

“再看这个,这可是女皇李蕴宁的私印!姐妹你知道我最喜欢圣宗皇帝的点在哪里吗?在这里,就在这里啊。

“他同古代别的男人不一样,一生一妻,没有纳妃,更没有宠幸过宫婢。并且他很尊重女人,对自己的亲人特别好。长乐公主想从军,他力排众议让其执掌娘子军,还任命她做安西都护。

“李蕴宁有权掌天下为国为民之志,他再次力排众议立她为皇太女,扶她当女帝。为此,甚至帮李蕴宁暗中筹谋二十多年,用心为她铺路。

“李蕴宁也确实有能力,没有辜负他的期望,在位期间勤政爱民,延续了他与太宗皇帝一同创下的盛世,还将之治理得更加繁荣富强。”

红裙女孩缓缓说着,脸上笑容洋溢,眸中充满期待:“那会儿也是女性崭露头角,走上历史舞台的时刻。青史留名的女性可不少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