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七零之我的老婆是知青 第96节(2 / 2)

加入书签

他也算松快不少。

不忙的时候,他开始到向民那边帮忙。

这小子毕业之后,和小芳一起到深圳这边来了,原本超市开得好好的,现在非要开发商品房。

资金不够,宋向军就把自己之前攒的家底全拿来给他。这其中就有根据柳江离的两个儿子得到的密码,他在秘密基地找到的两箱黄金,一箱给了柳江离的两个儿子让他们平分,一箱就留给了自己。有这箱金条加持,到最后,反而他占的股份最多。

本来,他想把自己的股份送给陈伊容,可她怕沾麻烦,她和宋向军不一样,宋向军只管治安,她是管经济的,一旦查出这笔钱,就有可能会被举报贪污受贿。

还是小心为妙。再说了,她压根就不是缺钱的主,就像宋向军跟她说得那样,她空间里的那些古董都收着呢,从来没有想过要卖。

将来,就是留给孩子也绝对够了。

林小芳是学会计的,向民和她一起搭档,到是把公司配合得很好。

只是卖的时候,出现了点难题。

华国人普遍的思维就是不喜欢欠人钱,虽然这房子可以按揭贷款,可欠银行的钱也是钱呐。

一直处于观望之中。

宋向军就帮两人出主意,发广告。

“有房才算家。”

“有房落户”

“有房就可以上好学校。”

虽然,林小芳也是重生的,可她一直都是保姆,当初也只是在结婚的时候,在附近买了一套房子,还是向民办的,她根本没碰过,所以,对做生意这块,她还真不知道。

而宋向军呢?这些都是他前世从香港那边看惯了的。

他那大领导就是个大商人,做生意的手段一套一套的。

国人喜欢攒钱,但更想有个家。

这几年深圳发展的这么好,许多过来打工的人,虽然挣了些钱,可对这个城市却没有归属感,归根结底还不是因没有一个家吗?

买房落户就是家了。

买房落户这个政策,和陈伊容没关系的,两年前,这条政策就已经出来了。

现在刚好能拿来用。

向民按照宋向军提点的那样,所有的房子兜售一空。

宋向军却觉得他这做事方式有点不靠谱,居然把房子都盖完了才卖,这要是卖不出去,岂不是砸在手里了。

再说了,现在就应该多多屯地,然后慢慢开发。

“先收钱,再盖房子?大哥,你没疯吧?”向民觉得他大哥指定是疯了,居然想到这么离谱的主意。看他的眼神都不太对劲儿了。

林小芳和陈伊容也把目光投向他,宋向军注意到陈伊容虚心请教的眼神,心里还挺美。

说实话,有个智商,情商双高的老婆,她随时随地都能碾压你,这种感觉真是又酸又爽,现在,他突然发现自己重生还是有点优势的。

他理了理衣服,端坐在沙发上,又咳了咳,这庄重的模样,还以为他要上台发表演讲词呢。“只要你的价格比卖现货便宜点,不就行了?”

他把视线转向林小芳,“小芳,给你选,一套房子现在就能买300一平方,一套房子明年你能拿到,但是价格要280一平方,你选哪一套?”

他之所以,问林小芳,因为她才是大多数家庭的代表,像陈伊容这种不差钱的人,估计要的是效率,而不是实惠。

“我肯定要280一平方啊,能便宜20块钱一平方呢,四十平就是800块钱,相当于三个月工资呢。”

向民低头思考了好一会儿,而后双掌相击,“大哥,就听你的。”

林小芳提出一外问题,“可280一平方,咱们的利润就低了呀?”

向民随口说一句,“把现房价格提到320一平方,期房提到300一平方不就行了?”

林小芳眼一亮,这确实可行。

然后两人到书房写实施计划去了。

等两人走了,宋向军这才注意到陈伊容一直坐在那里,手托腮,一动不动的,似乎是在发呆。

他坐过去,搂住她的肩膀,柔声问,“想什么呢?”

陈伊容从思考中回过神来,“你说深圳这边的国企,会不会拚不过这些私企?”

宋向军很肯定地点头,“肯定拚不过。怎么想问这个?”

陈伊容想了想道,“我最近接到许多汽车厂都想来华建厂,但是,我觉得这事对我们国家有点不太妙?”

宋向军不太懂这些,“为什么不妙?”

陈伊容想了想道,“我去那些国家考察过,他们的技术比我们国家高太多。如果咱们国家一直只帮人加工,那国企的汽车厂一定会冲到很大的冲击,虽然不至于倒闭,可会让人提不起兴致,长此以往,研究员再也没有动力,到时候,我们国家只能是个工人国家,却没办法得到真正的发展。”

“你指的真正发展是什么意思?”

“就是像美国一样发展迅速。甚至是超越他们,我们国家人才济济,又吃苦耐劳,唯一比较吃亏的就是太过落后。”

“你不是已经提过,让人才到国外学技术了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