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年代文的漂亮原配觉醒了 第30节(1 / 2)

加入书签

◎三更合一◎

去刺绣厂交货之前, 宋书玉跟谢铮又出了三次摊,总共赚了四百多块,加上前面三次卖的两百多块, 目前摆摊总共赚了七百多。家里还剩一部分布料和货,要是全部卖出去应该能有上千元。

一千块在这个时代应该算是一笔巨款了,买一台12寸的黑白电视机还能有剩。

不过这笔钱,宋书玉暂时并不打算动, 这是她积累的原始资金, 有重要作用。至于电视机, 等家里再宽裕一些再买, 她对看电视没太大的兴趣,她妈和奶奶喜欢啊, 早买她们就早享受。

她妈和奶奶可喜欢看电视了,上辈子桂花婶子家从亲戚那便宜买了一台旧电视, 吃过晚饭后, 附近的邻居都跑到桂花婶子家看电视。她妈也天天推着奶奶过去, 风雨无阻。

所以她现在得抓紧赚钱了, 这样才能让他们家早点实现电视自由。

宋书玉打算趁着这次去县里交货的机会, 看看能不能再找个机会弄一批布料。

谢铮知道她的计划,担心东西太多,她一个人忙不过来, 又要弄到很晚才回家, 所以主动提议跟她一起进城。

苗秀英和刘桂芝也支持, 一个女孩子太晚回家终归是不安全, 谢铮陪着她们也放心些。

三票对一票, 宋书玉为了让她们放心, 只好答应。

次日清早吃过饭, 宋书玉和谢铮就骑着两辆自行车直奔县里。

自行车当然还是从宋建国家借的。

路上,宋书玉跟谢铮闲聊:“咱们这次去县里看能不能搞到工业券吧,给你也弄一辆自行车,不然总是借宋叔家的也太好。”

以前还好,他们也就偶尔借一次。

但自从做了买卖,每次要带那么多货出去摆摊,一辆自行车肯定是不够的,这借自行车的频率大大增加了。可以说,宋建国自己用车子都没他们这么勤快,这自行车简直快成他们家的了。

“不着急,我想想办法。咱们现在还是先把眼前的事做好吧,旁的以后再考虑。”谢铮其实也有这个心思,但他不想宋书玉去求人。

宋书玉点头:“嗯,你说刺绣厂现在还有碎布吗?”

谢铮不想打击她:“应该有吧。”

“应该这个词用得好,你也觉得我不该只逮着一只羊薅是吧?”宋书玉笑呵呵地说。

其实她心里也清楚,刺绣厂不可能有太多的碎布了。因为这距离上次去刺绣厂才过了半个来月,刺绣厂规模又不是很大,哪有那么多的废弃布料。

所以还是得另想找布料的法子。

宋书玉琢磨了一路,等到了刺绣厂,她脑子里已经想出了好几种方案。

到了刺绣厂门口,宋书玉停好自行车,照旧不忘过去跟门卫大爷打招呼:“叔,上午好。”

“哎呀,是小宋来啦,好久不见。”天气暖和了不少,老大爷也不整天闷在屋子里,捧着保温杯站在门口乐呵呵地说。

宋书玉上前将手里的袋子递给老大爷:“叔,上次谢谢您帮我借三轮车,一点小小的谢礼,我自己做的,您可别嫌弃。”

老大爷皱眉:“你这孩子,咱上回不是说好了吗?不能再送东西了,你怎么又来了,拿回去,拿回去,你一个小姑娘挣钱不容易。”

老大爷看都没看一眼袋子里的东西就直往宋书玉那边推。

宋书玉硬是将袋子塞到老大爷手里:“叔,您先打开看看是什么东西好不好?这真是我做的,没花钱。”

老大爷将信将疑地看了她一眼,打开袋子,原来是件衣服。

老大爷将衣服抖开,这是一件改良的褂子,深绿色的缎面,同色系布料做的盘扣,手艺扎实,不冷不人的时候,套在衬衣外面非常合适。

正好现在天气转暖,过不了多久,这件褂子就能派上用场了。

老大爷满意极了,爱不释手地捏着褂子说:“小宋,你可真能干,不但会做衣服,还会做这种扣子。”

这种布料做的老式盘扣现在已经很少了,如今衣服上的基本上都是塑料盘扣。

但老大爷年纪大了,年轻那会儿,穿的衣服上都是这种盘扣。见到熟悉的盘扣,又勾起了他不少年轻时的回忆。

宋书玉笑眯眯地说:“叔,衣服是我做的,不过盘扣是我奶奶做的啦,我不会。”

现在讲究效率,有工厂成批量生产的纽扣,方便又便宜,除了老一辈,谁还费心思去弄这种盘扣啊。

“难怪,小宋啊,谢谢你,也替我谢谢你奶奶。”老大爷将衣服放到桌子上,从口袋里掏出五块钱,“但衣服不便宜,你做的这个褂子比百货大楼的都好看,叔不能占你这么大个便宜,这钱你拿着。”

宋书玉连忙拒绝:“叔,你听我说,这布料就是上次您借我三轮车拉回去的废弃布料做的。当时我一看到这块布料,就觉得适合叔,但那料子比较小,做不了整件的衣服,我就取了个巧,做了个褂子。这可是您帮我弄回去的布,我哪能收您的钱呢?你要非给我钱,那就是把我当外人了。”

老大爷不大相信地看着她:“真的?不是说都是碎布吗?”

“对,所以只能做褂子,要是布料够大,我就跟您做个中山装了。”宋书玉有些遗憾的表示。

老大爷这才没有跟她客气了:“小宋,你这孩子可真是聪明又能干,这天底下就没有什么是你不会的。叔非常喜欢这件衣服,一会儿忙完了,记得来找叔啊。”

“好,叔喜欢就行。下次再碰到合适的布料我给叔您做一件长袖的。”宋书玉笑了笑玉笑了笑,指着里面说,“叔,我得去找王主任了,您继续忙。”

“哎,小宋你快去吧,王主任今天在厂子里。”老爷爷乐滋滋的说。

谢铮看着老大爷那笑得跟菊花一样的脸,感慨宋书玉要是想要花心思讨好一个人,一定能做到不着痕迹,让你感觉如沐春风。

佩服的同时,谢铮心里也有些难受。若不是父亲去世得早,家里没了依靠,书玉又何必小小年纪就学会这些。

怀着有些沉重的心情,他陪同宋书玉进了厂子。

这次见面,王主任脸上的笑容比上次真诚多了,而且也热情许多:“小宋,小谢,你们来了,快请坐。”

宋书玉笑眯眯地点头:“王主任,又来打扰您了。这是我们大队这次交的货,请您过目。”

“好。你们先坐会儿。”王主任拿起刺绣,仔细检查了一番。

一个小时后,他放下刺绣,满意地笑道:“小宋,你们这次的质量很好,速度也很不错。我就猜你们这两天应该快要来了,提前让人理了单子和材料,现在让人去仓库拿过来。你们是在这里先等会儿,还是先去财务室?”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