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守寡后,死男人回来了[六零] 第184节(1 / 2)

加入书签

村长一直照看着事态的发展,见谢三叔家几个儿媳不再闹腾,才站出来说话。

他是村长,一开口,村民很自然就安静下来。

“乡亲们,原本三叔家的事是家事,我们都不应该插手,但这又牵扯到了村里的外姓女婿。”村长一开口就让暂住在谢家村的十几家外姓女婿神情紧张起来。

村长也是早一步看到这隐藏起来的危机,刚刚与谢云峥小声商量后才站出来开口的。

“村长,你是不是要赶我们走?”

有家女婿忍不住了,他太紧张,也因为谢若兰的遭遇很感同身受,心情很矛盾,走,不想走,留,但也怕自家出点意外,老婆孩子也落得跟谢若兰一个下场。

村长看了一眼说话的人,微微摇头,“潘强,你们这些外姓女婿能一直留在村里生活,一是因为你们的岳父岳母体恤你们不容易,二是因为你们自己的人品足够好,所以我们村不会赶你们走。”

潘强这十几个外姓女婿松了一口气,但心里还是有阴霾笼罩在头顶。

“今天我要说的是,若兰家的事提醒了我,没有意外时全村都和谐,但谁也不能保证一辈子不出意外,所以我决定,给若兰分家。”

村长的话激起了千层浪。

原本谢若兰要分家,那是谢三叔家的家事,但因为村长这句话,那就是整村外姓女婿的事,这样一来,牵扯的就不仅仅只是十几家,而是几十家。

因为每一家的背后都牵扯着兄弟姐妹,如此一来,那就是几十家的事。

村民们的眉头都微微皱了起来。

不管是女婿一家占了娘家便宜,还是兄弟占了姐妹的便宜,只要事情牵扯到自己,心情都有点不好,也很难心平气和接受。

一些脾气不太好的,忍不住看了谢若兰一眼。

要不是谢若兰第一个闹起来,此时也不会让他们这些家庭为难。

村长已经看出了隐患,当然也想好了解决办法。

“大家不用紧张,谢若兰家的事是意外,她要求分家是因为杜旭在世时付出比较多,可以说,杜旭一人干活顶三人,我们村记分员保存得有多年以来的工分本,我现在说给谢若兰分家也是基于杜旭的付出。”

“村长,这种分家该怎么分?”

问这句话的人叫做谢刚,是潘强的大舅子,事情牵扯到他家的利益,他也坐不住了。

“谢刚,你别着急,我既然说分家,那绝对会公平,保证不会让你们谁吃亏,也不会让谁寒了心。”

村长有分寸。

“村长,我们相信你,你说,我们都听你的。”

谢刚率先表态,身为谢家村人,还是很明白村长的公正,也相信他们村不会像其他村有那么多阴私。

“以家庭为单位,按照工分来分家。”

村长在说完这句话后,接着说道:“如果真这么分,肯定是我们村的村民吃亏,毕竟外姓的女婿们来我们谢家村不仅享受了娘家的住房,还享受了我们村的福利。”

“村长说得对,是这个理。”

所有人都点头,就连外姓女婿也不得不认可村长的话。

谢家村之所以比周边村庄过得好,除了村里自己的粮食物资产出,还有很多在外工作的谢家村人每年会寄些钱、粮票回村,这才是谢家村比周边村庄过得好的根本原因。

“村长,我之所以带着妻儿来娘家生活,是因为我们当地实在是太干旱,在地里忙一年,也不够家里吃,没有办法,我们才来的谢家村,对于我来说,我非常感谢妻子娘家所有人对我们的接纳,感谢大家没有排挤我们,跟感谢村长,一视同仁让我们在谢家村凭劳力吃饭,谢谢,我非常感谢大家。”

潘强还是知道自己到底占了谢家村多少便宜,话也说得明白。

村长点头。

谢刚一家看向潘强一家的目光也不再那么警惕。

他们能听出潘强是个感恩的人,只要知道感恩,就不会是个白眼狼,也不枉费他们帮衬这一家子。

“村长,各位,我有自知之明,我知道要是没有谢家村对我们一家的接纳帮助,我们可能早就皮包骨,又或者有孩子养不活。”

潘强在谢家村住的这几年跟老家是有联系的,知道他们当地的情况,因为气候不好,粮食产出低,村里是损失了一些小孩的。

“小妹夫,你能明白事理就不枉费我们帮衬你们,你也别多心,我们相信村长一定会公平公正地分家。”谢刚见妹夫难受,心情也不好。

要怪就怪天气不好,不然大家那么勤劳,哪里不够粮食吃饭。

“姐夫,有些话我从来没说过,今天趁大家都在,也因为若兰姑姑的事,我想把心里的话说出来。”潘强开了口就想把话全部说完。

“你说,我们都听着。”

村长允许潘强说话。

潘强的脸更红了,他平时话很少,但今天,现在,他确实有话要说:“村长,各位,我潘强是知道感恩的人,劳作从不偷奸耍滑,都是老老实实的干活。”

“这点我能证明。”谢刚给妹夫作证。

“我也能给潘强作证。”

“我也能。”

站出来给潘强作证的人都是谢家村人,可见潘强的人品确实不错。

“谢谢,谢谢大家。”潘强感激地向大家作揖,然后才接着说道:“我从来没想过要跟岳父母家分家,我知道,我没有这个资格。”

其他十几家外姓女婿听到潘强的话,都很肯定地点头。

他们确实从来就没有想过要跟岳父母分家,就算他们在岳父母家劳作,所有的劳动所得都入公账,他们也没想过要分家。

与他们的得到相比,他们的付出是应该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